“申派越调”辨微
2015-01-31张丽
张 丽
“申派越调”辨微
张 丽
(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的一支“申派越调”进行了学理性的考辨。“申派越调”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戏曲流派,是从“河南越调”蜕变而来,并与“河南越调”的前身“越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申派越调”创始人申凤梅先生倾其毕生的才华与心血对非主流的地方戏曲艺术打磨的结晶,符合戏曲艺术流派从地域性走向艺术家流派发展的规律。同时,在申凤梅身后,站着无数热爱越调艺术的后人,在“申派越调”前行的路上,上下求索、鞠躬尽瘁,共同推动了“申派越调”的当下发展。
申派越调;流派;戏曲
“申派越调”一词是近30多年来,特别是当下媒体、评论界对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相关文化事项进行阐述、品评时使用率较高的词语。这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术语,有着很强的概括性、科学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从科学、规范的学术研究来讲,应该把这一概念的来源、出处、构成要素等相关信息进行梳理,而不应像对待公共资源那样,默认它的存在并谁都可以随便拿来使用。因此,本文对“申派越调”一词进行学理性考辨就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与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从“越调”到“河南越调”
从史学角度看,“越调”“河南越调”“申派越调”这三个概念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和历史的有序性。“越调”出现最早,具有剧种属性;“河南越调”是越调的分支,显示了单一性剧种向地域性戏曲流派的转变;“申派越调”最为晚出,体现了从地域性戏曲流派向表演艺术家戏曲流派的转变。因此,在考辨当下影响甚广的“申派越调”时,需从孕育“申派越调”的母体“越调”始。
(一)越调
____目前对越调的起源,说法多元:有“春秋范蠡归隐家乡南阳,带回吴越音乐”说;唐代“《霓裳羽衣曲》”说;唐代“二十八调”说;宋元“诸宫调”说;金代“九宫十三调”说;明末“中州弦索”说;清南阳梆子说;另有“旋宫转调”说①关于越调起源,主要专著有:马紫辰等编著的中原戏曲文化丛书《河南越调》,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魏天葆编著的《河南越调音乐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张振立《河南省越调剧团史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等多种。多种越调起源的说法,彰显了越调艺术极好的受众缘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独立的剧种,其在唱腔体制、板式结构等音乐本体方面的成熟离不开中国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大文化背景。因此,在众多越调起源说中,学界一般认为,越调艺术兴于清中叶,在襄阳、南阳一带形成后即向周围地域辐射。鼎盛时于陕南、鄂北、皖东及河南境内皆有班社存在。历史上曾有“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盛况。其中有三支影响较大:一支流播于鄂西北、一支流播于陕南、一支流播于河南境内。在历时性的发展中,流播于鄂西北的一支称为“襄河越调”“大越调”,同时,为区别于河南的越调又称“湖北越调”“湖北大越调”,其中,“大”字言其古老和正宗之意。主要传承正戏(但以折子戏为主)和皮影戏(2~4人组成),但20世纪30年代后,湖北越调仅以皮影戏的演出形式活跃于山乡僻野。流播于陕南的一支又称“月调”或“陕越调”,仅以皮影戏形式存至20世纪60年代。而流播于河南的一支,渐趋发展壮大,以正戏为主,渐形成巍巍壮观的“河南越调”。
(二)河南越调
河南越调是从越调母体中成功繁衍出来的一支,不仅广泛流传于河南境内,而且因一代代艺术家们的努力,至20世纪90年代,其足迹遍及淮河中上游,亦曾南至东南沿海、北至内蒙古、西至新疆等地,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河南越调艺术在近200年的发展中,相继出现了《收姜维》《斩关羽》《白奶奶醉酒》等近600个优秀剧目,并于2006年5月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传统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越调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民国时期。当时,河南越调班子星罗棋布于陇海铁路以南,在近80个县市极受欢迎,当地人以乡间俚语“越调窝”形象地描述河南越调的繁荣景象。由于戏曲文化的发展受地域文化价值观念与审美方式的影响,因此流播于河南各地的河南越调受河南各地域文化场的影响,一分为二,形成了南北两路即“上路调”和“下路调”两类地域性戏曲流派。
“下路调”即南路调,主要流播于豫西南,以南阳为中心,因此又称“南阳调”。受南阳盆地多山、多丘陵特定的地理环境影响,“下路调”长期保留了“起腔”类假声演唱的传统花腔特色,并与长期流播于此地的生成于相似地理环境的鄂北的汉剧如影随形,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同时,历史上,南阳是南北文化交汇地,因此,“下路调”又具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它既保留了北方的质朴又拥有南方的瑰丽。
“上路调”即北路调,主要流播于豫中、豫东一带,在周口、许昌、漯河、平顶山、商丘、开封、郑州等地。其中流播于周口的又称“陈州调”;流播于许昌、漯河、平顶山、郑州、开封、商丘的又称“中州调”。在“上路调”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批极富创造力的坤伶,如李桂红、张秀卿、申凤梅、毛爱莲等,她们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一方面积极向姊妹艺术如京剧、豫剧、曲剧等剧种学习,转益多师,自出机杼,成为一代宗师,将此派的唱腔艺术推到一个高峰。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涌现了一批技艺精湛的表演艺术家,积累了一批唱响全国的剧目,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成为河南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一个戏曲现象。
两路相比,“上路调”的积淀更为丰厚。在戏曲艺术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上路调”自20世纪末实现了从地域性戏曲流派向戏曲表演艺术家流派的华丽转身,以许昌越调剧团为根据地的“中州调”,发展成以旦角毛爱莲(1930-)为代表的,具有婉约风格的“毛派越调”;以周口地区越调剧团(1983年改名为河南省越调剧团)为根据地的“陈州调”,发展成以须生申凤梅(1927-1995)为代表的具有豪放风格的“申派越调”。
二、“申派越调”概念的提出
“申派越调”是从河南越调“上路调”的一支“陈州调”发展而来的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流派。从史学的角度看,当戏曲流派以地域性为突出标志时,往往意味着这个剧种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当戏曲流派以表演艺术家为突出标志时,常被识为地域性戏曲艺术流派发展的必然阶段和走向成熟的标志。“申派越调”新词的出现,体现了地域性戏曲流派向表演艺术家流派转变的历史规律。
申派越调创始人申凤梅先生被赞为“一个人救活一个剧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1916-2002)赞其:“想起了申凤梅,就想起了越调;想起了越调,就想起了申凤梅。”央视媒体在《越调申凤梅》纪录片中认为:“即使不知道越调的人也无法忽略申凤梅。”这些评论是对申凤梅这位河南越调一代宗师艺术贡献的肯定和追思。在申凤梅先生57年的艺术生涯中,她为河南越调艺术的当代发展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她使一个地方小戏走进艺术殿堂;使一个地方戏曲在唱腔、表演、舞美等方面走向成熟和规范;使一个非主流的地方戏曲剧种以“三国戏”唱响全国;使一个地方剧团晋升为省级剧团①1983年5月,申凤梅所在的周口地区越调剧团升格为河南省越调剧团。2008年“申凤梅艺术中心”在周口东开发区隆重奠基。2012年10月,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成立。,她是一位女性却塑造了精彩的须生“诸葛亮”。
据笔者找到的资料,“申派”一词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就已出现。在1985年8月5日的《中州剧讯》上,刊登了署名武心喜的文章《袁秀莲和她的表演艺术》,作者在介绍越调优秀演员袁秀莲的唱腔时,特别指出“她的唱腔既有申派的刚健洪亮,又有毛派的柔美纯净”。可见,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申凤梅的唱腔艺术就已被誉为“申派”,而且得“申派”唱腔之美誉,是衡量越调演员艺术成熟的标准。其后,1987年5月22日的《洛阳日报》和1987年9月6日的《文艺百家报》在介绍袁秀莲唱腔时,又都再次提到其深得“申派”唱腔神韵。90年代,“申派”一词的使用频率趋多,21世纪,“申派”一词俨然成了常用词,如申凤梅先生生前的同事,也是她的学生罗云先生于2003年撰文《申凤梅表演艺术散谈》[1],将申凤梅独特的唱腔艺术冠以“申派艺术”之名。剧团琴师史艳秋在申凤梅逝世十周年之际,撰文《我心中的申凤梅老师——纪念申凤梅逝世10周年》[2],文中3次提到“申派”一词。特别是2006年河南越调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经申凤梅先生打磨的河南越调,即以“河南省越调剧团”为根据地的“陈州调”在整体上被学界及观众自发地尊称为“申派越调”。在一些论著及文论上,均可见“申派越调”一词,并因此衍生出相关联的文化现象,如“申派唱腔”“申派艺术”“申派传人”等。在相关论著中均可见到,如《河南省越调剧团史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一书中曾3次提到“申派”;《申凤梅与河南省越调剧团》专辑(王中民.周口文史资料选辑,2009年)一书中11次提到“申派”。相关文章有:《越调<七擒孟获>的风格特征》(吴彬.阅江学刊,2009年第4期),此文作者后在2011年撰文《申凤梅戏曲教育思想略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6次提到“申派”。另有郭德华的《喜虑参半观<老子>》(四川戏剧,2010年第4期);赵三化的《由越剧的发展看越调的传承》(黄河之声,2011年第3期)等。
除了上述纸质媒体,在河南文化网、大河网、中国越调网等网络媒体及大河报、河南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中,多次提到“申派”一词。相关资料有:河南文化网在2006年7月30日发布《“申派的继承人”——申小梅》一文,将“申派”以标题形式提出;大河网-大河报在2010年5月13日发布《越调<老子>亮相中国艺术节》,提到老子的扮演者申小梅是申派传人;在国内多家网络媒体中,中国越调网发布较多也较权威,特别在2011年8月20日发布的《申小梅(大事年表)》及2012年7月23日发布的《“凤梅精神”是越调的灵魂》的文档。另外,在平面媒体上也多次出现“申派”一词。如河南日报于2013年1月8日刊发的《越调<老子>获国家剧目奖》;深圳特区报于2013年11月18日刊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越调首次来深》等。
1985年至今,30年来,“申派越调”一词被众多媒体及学界从不同角度给予诠释,这让人联想到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艺术是一种“集体行动”的产物。多方参与者的协作互动构筑着多姿多彩的“申派越调”的艺术世界。无论“申派”的命名者是否意识到“申派越调”一词产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实际上他们却以“无为”的追忆与阐释方式推动了一个地方剧种从地域性戏曲流派向表演艺术家流派的转化,并在共识的价值观照与审美品评中推动着“申派越调”的发展。
三、“申派越调”的构成要素
音乐学家王耀华(1942-)先生认为,戏曲流派的形成至少要具备4个要素:“1.有代表性艺术家,有传人,得以持续传承;2.有代表性剧目;3.有独特的美学观,鲜明的艺术风格;4.在一定历史时期、在特定地域流传,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承认和喜爱。”[3]下面从这4个方面,谈谈“申派越调”的当代发展和构成要素。
(一)剧团建设的传承意识
剧团是戏曲流派艺术的根据地,也是戏曲流派形成和传播的地方。因此,艺术家群体不仅包括传承人及再传承弟子,还包括这个流派所在剧团的导演、编剧、琴师、舞美、设计、作曲等人,正因为他们的群策群力、精诚合作,才打造了一个风格鲜明的表演艺术家戏曲流派。
“申派越调”的创始人申凤梅先生,11岁学戏, 14岁登台,18岁唱红。在她的艺术之路上,不仅注重唱腔本身的发展、提高,更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申凤梅培养人才的方式是多样的。其一,收徒传承。戏曲艺术作为一种活态的艺术形式,其传承方式多是口传心授,因此,收徒成了中国戏曲史上主要的传承模式。申凤梅从1962年招收第一批弟子至1991年收关门弟子,29年间,申凤梅先生直接收徒30余人,其中田发根、李金枝、杜朝阳、申小梅(原名赵玉霞)等弟子不仅有了再传弟子,而且他们多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或剧团的主演,其中杜朝阳是襄阳县越调剧团的主演,申小梅是国家一级演员和河南省越调剧团的主演,李金枝是社旗县越调剧团的主演。他们是20世纪下半叶越调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二,率团参加多种形式的演出。1963-1995年的32年间,申凤梅7次率团晋京汇报演出、多次率团参加省内外会演和演出,足迹北至内蒙古,南至广州,西至新疆,东至海滨。不仅使越调走向全国,而且使申派越调人在一次次的荣誉和掌声中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无形中提升了申派艺术整体的表演实力。其三,以“开路、铺路、让路”可操作性的行动和举措,促进舞台艺术幼苗的茁壮成长。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李天保吊孝》,申凤梅将主角的位置让给了剧团年轻的马兰。其四,通过舞台比赛、理论研讨等途径,发现人才、推动越调艺术的发展。1991年主持成立“河南省越调艺术研究会”任会长;1992年筹办“河南省越调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任主任评委……这种开阔的胸襟和精神风范,被誉为“凤梅精神”。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河南省越调剧团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给申派越调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申派越调人紧抓机遇,响应时代精神,同年开始了新编历史剧《老子》的编排,历时2年终于搬上舞台,并于2008年成功入选河南省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学艺术优秀成果金奖,2009年入选文化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十佳”,2010年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2013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排名第二)。一代代越调人正在为越调、为河南戏曲的繁荣发展奉献着。
此外,申派越调为了培养人才,组建团队,在2009年与2013年分别与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就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研等方面展开合作。申派越调当下的发展态势较好。目前,河南省越调剧团在编人员100余,聚集着全国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申小梅、魏凤琴、马兰、穆百成、张国庆等一批国家一级演员,罗云、王中民等一批国家一级导演,陈家训、黄政领、王炳灿等国家一级作曲,王保安等国家一级伴奏员。此外,剧团于2001年还创建了“小梅花艺术团”,2007年更名为“青年艺术团”,并聘请省内外诸多艺术家亲临现场指导,申派越调人放开手脚,以与时俱进的风貌行走在当下。
戏曲艺术在渐趋日下的当代,“申派越调人”因“凤梅精神”使这个偏隅于地市级的省级剧团,依然凝聚着一批优秀的国家一级编导、国家一级作曲、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琴师等。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耕耘于周口、奉献于周口、收获于周口。
(二)剧目建设的精品意识
任何戏曲流派都要有一批反映其思想艺术成就的代表性剧目,这些代表性剧目最适宜代表人、剧种特色的发挥。申派越调的立足剧团河南省越调剧团,与共和国同岁,在逾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该团移植、创作了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优秀剧目200余部,为越调剧种、越调剧团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申派团队中,特别是创始人申凤梅和其弟子申小梅,她们两位分别积累了一批唱响全国的精品剧目。申凤梅的三国戏“诸葛亮”系列:《收姜维》《诸葛亮吊孝》《舌战群儒》《诸葛亮出山》《斩关羽》《空城计》《七擒孟获》成功引领了越调艺术50年。申小梅除了继承老师的“诸葛亮”戏,完成老师的遗愿,排演《尽瘁祁山》把晚年诸葛亮搬上舞台外,还创排了一部大型新编历史剧《老子》,把申派越调艺术成功带入21世纪。
从申派越调的发展上看,申派人的“精品意识”出现得较早。“一个剧团怎样才能兴旺发达,它必须根据剧种的特点,建设自己独创的,适合本剧团演出的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剧目。”[4]这是申凤梅的前辈张秀卿(1919-1960)先生的卓越见解,继张秀卿后申凤梅扛起了越调大旗,也传承了张秀卿的艺术理念。在20世纪50年代初,申凤梅与越调剧团同仁开始打磨传统戏《李天保吊孝》和《收姜维》,此两戏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成熟,1963被申凤梅带到京城进行汇报演出,一炮打响,奠定了申派越调艺术暨河南越调艺术未来发展的根基。
申派人不仅较早树立了精品意识,而且也较早地树立了让精品走向全国的理念。一台戏如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当代影视传媒的功能,申凤梅与时俱进的成功让越调与影视联姻:《扒瓜园》于1965年、《李天保吊孝》于1979年、《诸葛亮吊孝》于1980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智收姜维》于1981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吵闹亲家》于1992年由河南银海音像出版社拍摄成上下集电视戏曲艺术片,全国放映;《诸葛亮》系列于1995年由河南银海音像出版社拍摄成7部14集电视戏曲艺术片等,另有多部被制成VCD全国发行。申凤梅先生及申派越调人在河南戏曲史上创造了留存影像资料之最,当然,这种艺术呈现方式又极大促进了申派越调的传播与影响。
对剧目的积累、对精品的追求和走向全国的超前意识,彰显了申派越调人的艺术智慧。
(三)美学追求的道家色彩
一种民间艺术从养家糊口上升到艺术殿堂时,所需临门一脚的力量不是来自其他,而是来自“独特的美学观和鲜明的艺术风格”。美学观是流派的价值观念趋向和判断力;艺术风格是发现美、呈现美的视角与方式。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依共存同生。
申派越调立足于周口,成熟于周口,辉煌于周口,这种成功现象不是偶然,它是多方原因构成的。其中,申派越调自觉对周口的文化传统和周口特定的地域文化功能的适应是其较为重要的成功因素。
申派艺术独特的美学观主要体现为“道家文化”及“儒道互补”。申派越调立足于三皇故都、老子故里、陈楚旧地,同时,这里保存有“孔子问礼处”“孔子弦歌台”等多处彰显儒家文化色彩的遗存。因此,受一方水土的影响,申派越调在文化趋向与价值判断上,自觉追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历史与时代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这在申凤梅打磨的“三国戏”和申小梅打磨的“老子戏”中,均可见到浓郁的“道家精神”和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共构一体、和谐共处的文化倾向,这一独特而深邃的美学观生成了申派越调独有的文化张力。
艺术家戏曲流派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唱腔方面。申凤梅独特的唱腔风格后来化成申派越调的唱腔风格,那就是:苍劲豪放;健朗端庄;韵味醇厚;风骨遒劲;唱中带说,唱中带笑,唱中带哭;行腔千姿百态;念白疏密顿挫;表演化繁入简……这种质朴的唱腔风格恰吻合了道家的“大巧若拙”“大雅必简”的美学观,以及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同时,申派唱腔的这种鲜明的艺术风格往往使身在剧场的观众伴随着剧情的展开,升腾起一种“于妙处之中又见妙处”的艺术体验,进而达到过耳不忘的艺术效果。因此,申派越调艺术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传达的文化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依然回荡在观众和艺术家心中,成为一个时代、一处地域亮丽的文化事项。
(四)为群众唱戏的奉献意识
严格来说,所有文艺欣赏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特别是在20世纪,在西方认识论中由于加强主体性而带来的客观性危机的背景下,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戏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群众的参与被纳入音乐创作的环节,赋予了“三度创作”的性质与使命。从历时性角度考察,申派越调之所以能够做到一步一脚印,得益于其深厚的群众基础。
申派越调在发展的关键期,由于适时听取了群众合理的反馈而勇于突破传统,使申派越调一路畅行。20世纪中叶,年青的申凤梅在古城淮阳演《收姜维》时遭到倒彩和哄笑。淮阳是文学艺术宝地,蕴藏丰富,我国古代的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回荡着她的音响“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5]。当时淮阳是行署所在地,又有淮师、淮中这样的豫东南名校,知识分子云集,审美也较高。那时,申凤梅唱的是老越调,一张口:“探马报……呕呕……老将军……呕呕呕……打回败仗……呕呕呕……呕呕呕……”一唱三拖腔,还用“呕”字。“呕”用假嗓唱,音域高,政治家诸葛亮这么“呕、呕、呕”地尖唱,难听又不符合才智双全的诸葛亮身份,引起台下倒掌。面对难堪和羞愧,年青的艺术家并没有埋怨观众,相反,艺术的敏感敦促她及时走进群众,倾听反馈,从挫败中吸取教训。她和琴师深思熟虑后大胆改革,去掉假腔“呕”变为真假小嗓拖腔,使越调须生唱腔流畅又富有韵味,在塑造人物形象、引进传统唱腔改革理念方面为申派越调的早期发展开拓了道路。
申派越调是从民间的草台班发展为河南的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没有群众的厚爱,申派越调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国戏曲艺术家多称群众为“衣食父母”,这种质朴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戏曲流派史中独特的文化现象。演员与群众、剧种与群众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动、交往对话、异质共存现象,与西方20世纪高扬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一致的。“主体间性”是主体与对象关系的一种描述,意为“互为主体,特别指在自己的主体性活动中承认对象的主体性,一种把对象视为主体的观念和方法”[6]。它保证了双方发展的和谐性与有效性,属一种共赢的文化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考察,申派越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主体间性”关系的产物,是人与对象“主体间性”的受益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申派越调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爱戴,辛勤的付出,丰富的回报接踵而来,造就了以申凤梅为代表的一代代越调表演艺术家,塑造了诸葛亮、周瑜、老子等一个个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形成了以申小梅、魏凤琴、马兰、穆百成、张国庆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后起之秀,把申派越调事业成功推进21世纪。2010年申派越调新编历史戏《老子》荣获国家文华大奖,2013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申派越调创始人申凤梅先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越调梦正在逐步实现。
四、结语
“申派越调”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以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先生为创始人,在地域性戏曲艺术流派“河南越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当下戏曲生活影响较大的一个表演艺术家戏曲流派。在“申派越调”新名称诞生的背后,不仅反映了传统戏曲流派从地域性流派向艺术家流派发展的历史性规律,也反映了底蕴深厚的“申派越调”,即使在戏曲艺术步履维艰的当下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依然在前行和发展。
当代美学家刘承华(1953-)先生认为:“艺术一旦在由文化所赋予的某种功能张力的驱动下运作,它就会循着特定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自身的历史规律,并逐渐形成自身的形式特征。”[7]同样,一旦一种戏曲艺术形成流派后,它就活了,像生命,一旦成功离开母体,就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有了不以外界为转移的自身的发展规律,有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范式和风格特征。“申派越调”在逾半个世纪的发展中,遵循着戏曲艺术发展的规律,不仅引领自清中叶以来仅为养家糊口的民间艺术活体走进了艺术殿堂,而且成为河南越调艺术前行的标志。
“申派越调”现在属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属于“大家”的“申派越调”正带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行走在当下。其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地域文化丰富与提升、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新农村文化构建等“软实力”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1]段荃法.申凤梅传[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225-239.
[2]史艳秋.我心中的申凤梅老师:纪念申凤梅逝世10周年[J].东方艺术,2005(8):71-72.
[3]王耀华.戏曲艺术流派的形成、现状及其启示[J].当代戏剧,2009(1):34.
[4]周口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申凤梅与河南省越调》剧团专辑[G]//周口文史资料选辑.周口:周口文史资料杂志社,2009:102.
[5]诗经·陈风·宛丘[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136.
[6]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7(2):57.
[7]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
The analysis of“SHEN style Yue-diao Opera”
ZHANG Li
(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China)
The academical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word“SHEN style Yue-diao Opera”,one branch of state-leve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Yue-diao Opera”,was made in this paper.As a traditional opera style of performance artist,“Shen style Yue-diao Opera”was metamorphosized from“Henan Yue-diao Opera”,and was intertwined with“Yue-diao Opera”,the predecessor of“Henan Yue-diao Opera”.“SHEN style Yue-diao Opera”is the modification quintessence of lifelong talent and effort of SHEN Fengmei,the founder of“Shen style Yue-diao Opera”,on the non-mainstream local operas,in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the genre from regional to the artist style.Meanwhile,countless loving descendants of“Yue-diao Opera”,who pursue the truth and spare no efforts in“SHEN style Yue-diao Opera”,behind SHEN Fengmei,promote collectively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SHEN style Yue-diao Opera”on the progressive way.
SHEN style Yue-diao Opera;style;traditional opera
J604.6
:A
:1671-9476(2015)01-0144-06
10.13450/j.cnkij.zknu.2015.01.038
2014-03-14;
2014-04-10
张 丽(1972-),女,河南汝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