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思想·社会
——论《乐记·乐本篇》的逻辑结构与礼乐思想

2015-01-3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乐记王道礼乐

牛 茹

(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思维·思想·社会
——论《乐记·乐本篇》的逻辑结构与礼乐思想

牛 茹

(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乐本篇》作为《乐记》现存11篇中的首篇,在总体框架上具有纲领的性质。考察其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既是内在逻辑的论证过程,同时也是礼乐思想的论证过程。试从《乐本篇》的内在结构关系入手,在剖析其内在逻辑结构的同时,也较深入地探讨了其蕴涵的丰富的儒家礼乐思想。

《乐记》;礼乐文化;思维逻辑

《乐记》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承载了较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乐本篇》作为《乐记》11篇中的首篇,从全文的内在逻辑结构上看,以“感于物而动”中蕴涵的音、心感应关系为论点,从音与人、音与政治、音与伦理、音与王道等方面论证这种感应关系,这是其内在的逻辑思维;而礼乐思想则是其逻辑思维下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乐与人”“乐与政治”“乐与伦理”“乐与王道”的关系,正是礼乐思想表现的不同方面。内在逻辑结构的严密性是《乐本篇》行文结构严密的客观保证,而礼乐思想的表达才是其严密逻辑结构的目的与结果。所以,文章首先从其内在逻辑结构入手,再延伸分析其逻辑表象——礼乐思想。

一、感应关系

(一)关于“音”“心”的感应关系

《乐本篇》在文中首段明确提出其重要命题“感于物而动”:“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及干戚羽旄,为之乐,乐者,音质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短短几句话,两次强调了“感于物而动”,可见这个命题的重要性。仔细分析发现,两次提到这个命题,其实是在强调声、音、乐与心的重要关系:感应关系。为证明音的产生是人心的反映,文中列举6种情绪下的6种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其着重论及了两点:第一,《乐记》的音乐来源,即音的产生是心动的结果;第二,“六声”对应“六情”,说明“声”与“情”存在着感应现象。同样道理,音、乐也分别与心存在这种感应关系。的确,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人愉快时其声音明朗轻快,歌声悠闲;人痛苦时,其声音或低沉或尖锐,在听觉上往往超出人的正常听力范围而导致听者能够立即感受到发声者内心的情绪状态。《乐本篇》列举6种“声”的产生所对应的6种情绪,可谓是有力论证了这种感应关系的存在。

(二)“音”“心”感应下的各种现象

在确定了音乐与人心的感应关系之后,又用一系列的材料证明这种关系的存在。

第一,音乐的起源。历史上,关于音乐的起源说法众多。例如,认为音乐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模仿,如模仿鸟叫,即模仿说;有的观点认为音乐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如求雨,即巫术说;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的动作和呼声,给予了音乐与舞蹈以节奏和音调[1]。基于“音、心”之间具有的感应关系,《乐记》所提的音乐起源问题必然不同于以前,所以,《乐记》提出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音乐产生说,认为音乐产生的根源是人心。这跳出了先前各种观点的藩篱,具有了自身的特点,而这个结果,正是源于其对“音、心”对应关系的认识。

第二,三种感应关系。首先,音乐与政治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政治和谐的“治世”音乐,其特点安详而又快乐;政治混乱的世道,其音乐怨恨,愤怒;亡国的音乐悲哀而又思念。三种政治状态与三种音乐特点相对应,正是6种心情与6种声音在思维方式的延续,只不过是在层面上加以提高:从人的层面提高到社会的层面。结论是:政治与音乐之间存在感应的关系。其次,音乐与伦理之间的亲密关系:“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这段文字精彩绝伦,反复在声、音、乐形态和其对应的三种人之间的关系上加以论证:“知声”为最低层次,禽兽都知道、懂得声;知音较次之,是一般的平民;知乐才是最高层次,知乐的人是君子。文章认为,对于这三种人,要区别对待,即“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每个层次的对应关系是不同的,其实际目的还是在论证音乐与人的感应关系问题。最后,音乐与王道之间的关系。《乐本篇》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是安静的、平静的,也没有什么好恶之分,这是天性,即“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但是,话题一转,“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紧接着就描述一幅混乱的社会场景:“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文章认为这种“大乱之道”的出现,是“天理灭”了的结果,是人心、人的本性迷失后产生的社会恶果。而这种社会恶果正是人心与王道之间“感于物而动”的结果,其论述的逻辑还是基于“音、心”之间的感应关系。

二、礼乐思想

《乐本篇》用严密的逻辑结构,论证了“声、心”之间具有感应的关系,正是基于对这种结构关系的认识,《乐记》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的音乐起源说。当然,如果仅仅认为《乐记》论证“声、心”之间的这种感应关系,是为了证明其音乐起源说,则是研究的误区。笔者以为,《乐本篇》这样煞费苦心地一再研究、论证这种关系,主要是利用这种关系论证礼乐思想。

《乐本篇》在论证完“声、心”之间的感应关系以及音乐的起源问题后,马上就指出:“是故先王慎所以感知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也。”这才是《乐记》反复论证“音、心”结构关系的目的所在。先王知道,礼、刑罚、政治,都是典章制度,是可以看到的外部规定,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但是,这些典章制度的弊端是它只能约束人的外部行为,而不能从人的内心改造、改变一个人;如果要实现对人民完全的管理,一定要对老百姓的内心与外部行为同时进行干预。这种“礼外乐内”的思想就是儒家的礼乐思想。礼乐思想是一个内容极其复杂的体系,从哪些方面入手,既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呢?《乐记》做了周密的思考与选择:乐—社会、乐—伦理、乐—政治、乐—王道。

第一,乐通社会。文章从音乐本体宫、商、角、徵、羽的调性特点入手,认为调式乱也即是音乐乱,音乐乱也反映出了社会乱。“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怀;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与前面6种声音对6种情绪一样,5种音律之乱分别代表5种政治乱象。音乐反映社会这种说法,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早有记载。春秋末期,季札说:“不乐,音大悲,使卫乱乃此矣”;师旷因晋平公“悦”新声而说:“公室其将卑乎?君之明兆于衰矣”;孔子更是主张“乐则《韶》《舞》,放郑声”[2]。都是把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放在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之上,而这种高度就是源于相信二者的感应关系。

第二,乐通伦理。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声—禽兽、音—众庶、乐—君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实际目的是通过举例引导人们向往君子而脱离禽兽。一方面,以禽兽与君子这两类人进行对比。禽兽因为是动物,当然不知道所谓伦理道德,在许多方面具有乱伦的特点,所以处在三个层次的最低层次;而君子则不同,君子因为知乐,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和谐,具有了平和的性情,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德的形象、善的品行,并且用来改造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清庙之瑟”“大飨之礼”都是“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都是起到“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的作用,使人懂得尊敬先辈,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重而又和睦相处,这是理论论证。儒家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正是基于对“音、心”之间感应关系的把握,指出了音乐具有感化、教育的功能。“乐者,通伦理者也”,不过是这种思想下的一个具体现象罢了。

第三,乐通政(社会)。“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儒家认为音乐是和社会政治相通的,认真研究民间音乐,就可以把握住人民的心声,从而制定相应的政治对策。孔子在其“六艺”的教学中,把乐放在礼之后的第二位,可见其对乐的重视程度。在汉代,汉武帝设立“乐府”这一音乐机构,乐府的作用之一就是收集、整理民间歌曲,用以把握民间的社会动态。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流行歌曲不流行,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大敌当前,人们需要能够鼓舞志气、激励战斗的歌曲,流行歌曲中侬侬我我、缠缠绵绵的声音特点与这种要求不相适应。而在当代,和平成为主题,人们需要放松、享受,所以软软的、甜甜的或者带有个性化倾向的流行歌曲开始逐渐风行起来。

第四,能治“大乱之道”。《乐记》认为:“乐通王道”。文章这样描述一幅乱象:“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认为这是人的欲望没有节制,以至于天性灭绝的结果。为了实现理想,儒家主张用礼“节民心”,用乐“和民声”,配合刑罚、政治,使社会趋于合理状态。关于乐通王道的道理,在儒家思想之前,也早已有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记载:周景王不听单穆公的劝告,铸成了大钟,就派人告诉伶州鸠,说“钟果和矣”。伶州鸠对曰“未可知也”。王问何故,伶州鸠说“上做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说的就是音乐与王道之间特殊的关系。

现在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想西化、物欲横流等现象,许多人信仰缺失、亲情缺失,社会关系冷漠,社会发展存在巨大隐患,所以,重视、研究礼乐思想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2.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16.

[3]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J616

:A

:1671-9476(2015)01-0141-03

10.13450/j.cnkij.zknu.2015.01.037

2014-09-25

牛 茹(1964-),女,河南项城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声乐教育教学及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乐记王道礼乐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库存苹果形势严峻 注重品质才是王道
荀子的“王道”观念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乐记》哲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值得肯定的《乐记》两版本比较研究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