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泻叶临床不良反应的毒理研究与合理用药分析

2015-01-31邹会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番泻叶黄疸腹痛

邹会英

(河南省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许昌 471000)

番泻叶为豆科草本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其近于成熟的果荚(番泻荚senna pod) 功用与叶相同,服后腹痛的副作用较小。中医认为本品性寒,味甘苦,归大肠经,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功效。《中国药典》名Folium Sennae,国外一般称Senna。公元9世纪时阿拉伯已作药用。我国有关本品药用的记载始于近代王一仁著《饮片新参》,仅数十年历史。现代研究发现番泻叶具有泻下、抗菌、止血、解痉等药理作用[1-2]。近年来,其被国内外主要用作腹部及肠道各种影象检查前或手术前肠道清洁准备,主治各种便秘,特别是老年性及顽固性便秘;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也有促进作用[3-4]。也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导泻剂。但其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据资料报道和本人观察,现将其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与防治方法报告如下。

1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救治

1.1 临床表现 番泻叶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溶血性黄疸、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损害。

1.1 .1 溶血性黄疸 可见乏力,发热、尿黄,头昏。5例患者一次服用番泻叶15~20 g通便,腹泻后3~5天出现体温在37.8~38.4℃之间,巩膜黄染,2例有肝脾肿大,3例血红蛋白降低 (70~90 g/L),白细胞正常,肝功能示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正常。尿胆原明显增高。排除肝炎及其他疾患,诊断番泻叶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给予常规支持治疗6~10天后上述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但也有报道对使用该品的102例患者,于治疗前后作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及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引起溶血性黄疸现象可能与用量过大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5-7]。

1.1 .2 消化系统损害 本品对肠胃道有一定刺激性,服量过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盆腔充血,子宫出血等。某女,因腰痛、呕吐疑诊“泌尿系结石”,,拟摄X线腹平片,嘱摄片前服“番泻叶30 g泡水服”。服药4小时后,即出现腹痛加重伴腹泻4次。5小时后,腹痛加剧,呈阵发性,并泄泻6次,水样量多,继后解黏冻状物。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临床诊断为番泻叶引起肠黏膜损伤[8-9]。

1.1 .3 神经系统损害 有报道引起面部麻木、三叉神经痛觉减退,以及头晕、行路不稳等中毒反应或引发癫痫,直至昏迷死亡[10-11]。某女,20岁,因便秘18年就诊,自述头晕、恶心,大便干燥,3~4日1次。追问病史,患者自2岁遂岁时.因大便干燥服用番泻叶,至今已18年,服用期间多次出现;头晕、恶心,口唇、颜面、四肢麻木,鼻尖发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全身无力,多次就诊均诊断为“低钾血症”,经治疗症状减轻出院。此次患者又再现上述症状,查血K+3.07mmol/L,BUN 20.17mmol/L,Cr474.7μmol/L。停服番泻叶,予大黄粉3 g,1日1次冲服,5%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维生素B注射液,1日1次静脉滴注,多食蔬菜、饮蜂蜜水,中药以清热滋阴通便方,日1剂口服。1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复查K+4.01mmol/L,BUN 0.17mmol/L,Cr174.7mmol/L。

1.1 .4 休克 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特别是在肠梗阻的病人易发生。

1.1 .5 尿频、尿急 用法无误,剂量超出常用量3~6倍,有报道有2例患者服后30分钟出现尿频、尿急,小腹拘急阵痛。

1.1 .6 过敏反应 表现多为药疹。有报道,给5岁以下的小儿服用含番泻叶的泻剂可能引起尿布疹、水疱和皮肤脱屑及依赖性戒断症状。

1.2 救治 (1) 停止服药,胃肠道刺激症状重者可服收敛剂。对症处理。(2) 催吐、洗胃。(3) 口服鞣酸蛋白2 g,每日3日,或药用炭2~3 g及蛋清、牛乳等。(4) 腹痛剧烈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1mg,每日3次或肌内注射延胡索注射剂,每日2次,每次2ml。静脉滴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0~1500ml。

2 毒理研究

番泻叶所含番泻叶苷、大黄素等有强烈的泻下作用,多服可致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临床有中毒的报道[12-13]。这些蒽醌类成分占0.85%~2.86%,毒性机制是蒽酮类对胃肠道的刺激引起的。番泻苷A、B经胃、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盆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服用后出现的头晕、口唇颜面、四肢麻木,是因蒽醌类对大脑皮质的刺激,导致短暂的脑功能异常,长期服用轻者导致低血钾,重者导致肝硬化。番泻叶苷的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414 g/kg。折合番泻叶生药为36.3 g/kg。

3 使用注意 (1)控制使用剂量,内服用量3~6 g。作缓泻剂用量勿大于2 g,作峻泻剂用量勿大于6 g;医嘱开水泡服的不应煎煮服用,以防造成用药者剂量过大二。在饮用方法上应注意泡开后少量饮服,如达效果即停服,效果不理想,再逐渐间歇加服,切忌泡开后一次大量饮服,以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2)为防止其副作用l发生,一般配木香、藿香、厚朴等行气和中药物。(3)寒积、虚性便秘尽量勿用。脾胃虚弱者和经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均应慎用。(4)番泻叶的豆荚有大毒,用时注意检出。(5)在服用番泻叶肠道清洁时,应注意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疑有肠梗阻时,尽量少用或不用。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可引起肠黏膜吸收功能降低,使分泌液量增多,番泻叶泡水服后,也使水分大量滞留于肠腔内,患者虽无呕吐、腹泻,但大量体液积聚于肠腔内,不能进入血循环,将导致低血容量休克。

[1]吴丹,郑学宝.番泻叶的研究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08,11:151-153.

[2]郎秀状,丁望.番泻叶的研究概况[J].实用医技杂志,2005,10:1294-1295.

[3]周理好,项柱.石蜡油及番泻叶促进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7-9.

[4]张玉梅,韩凌,李艳.番泻叶冲剂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3:8-10.

[5]张勇阜,番泻叶严重副反应 19 例报告[J].江苏中医,1997,18(11):35.

[6]马玉清,李良.口服煎煮番泻叶致血压异常2例报告[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3):

[7]阿依贤姑.番泻叶慢性中毒1例报道[J].新疆中医药,2002,20(4):18.

[8]孟沙沙.老年患者服用番泻叶引起肠痉挛1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9:1079.

[9]官月萍.番泻叶清洁肠道致急性梗阻1例[J].中国乡村医生杂志,2001(4):34.

[10]史宽,史振国.番泻叶致一过性咀嚼肌麻痹1例报道[J].新疆中医药,2000,18(1):25.

[11]公丕泉.口服番泻叶致癫痫样发作一例[J].山东医药工业,1998,2:60-61.

[12]米丽,李敬超,张夏华,等.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9,4:727-728.

[13]孟彦彬,洪霞.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3:322-323.

猜你喜欢

番泻叶黄疸腹痛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番泻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静脉肾盂造影前不同肠道准备的应用与效果对照分析
番泻叶的研究概况
特发性腹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