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功能障碍预防知识在康复教育中的意义
2015-01-31赵延玲吴江燕
赵延玲 吴江燕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平顶山467000)
继发性功能障碍预防知识在康复教育中的意义
赵延玲 吴江燕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平顶山467000)
探讨继发性功能障碍预防知识在康复教育中的意义。加强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康复护理,患者及家属给予康复知识教育,功能训练强调个体化。早期入院康复治疗有助于减少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继发性功能障碍;康复教育
由于卫生部的重视,目前国内大部分二级甲等医院已开设了康复科,各医学院校也都相应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康复被称为“第三医学”或医学的“第三阶段”,有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康复旨在通过医疗手段,使病人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并最终能重新回归社会继续作为社会中健康的一员而生活和工作。康复无论是对于患者本身,还是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在康复临床工作中发现,到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约50%有程度不等的继发性功能障碍,其原因主要是医生、护士、家属及患者本人对发病早期的护理以及预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认识不足或根本不知道,以及早期护理不当。
在康复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种体验,即ICU或CCU救治后的患者,继发性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其抢救的病程和在这类病房住院的时间呈正相关,由于发病早期医、患均把注意力放在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控和疾病本身的治疗上,忽略了早期康复,从而导致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如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肩一手综合征、废用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下一步康复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1],不仅延长了康复时间,而且预后也很差,还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同时也给患者本人造成了长期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提高医患双方的康复意识,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2],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康复医学本科教育不够目前,本科生的康复医学必修课只有十几个学时,内容以康复概念为主,临床使用性不强,而且大多没有实习时间,即使有也是参观康复科的训练仪器,根本没有到临床实地观察和实践[3],在本科教学中,虽然每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预防并发症的内容,但叙述比较笼统,对预防早期并发症的具体防治手段,没有系统地讲解或根本就没有讲解,因此造成临床医生对早期康复认识不足,只重视本专业疾病的治疗,而忽视早期康复临床干预的效果和重要性。
1.2 临床医生对康复的重视程度不够临床医生都很重视本专业的医疗问题,但对康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功能康复是以后的事情,应由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负责,从而忽略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这无疑与康复医学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有关。
1.3 护士的康复医学在校教育和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护士学校的教学重点是基本操作和基本理论等,对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重视不够,对危重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等要求很多,而对康复护理的要求却很少,护士对定时翻身意识非常强,但对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和如何保护肩关节,预防肢体痉挛等的认识远远不够。
1.4 康复科医生缺少临床科室介入机制目前,各大医院的康复科都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在医院中都是比较被动的辅助科室,很少能够早期参与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早期并发症的防治工作。而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再由康复科介入,往往为时已晚。例如:由于2~3周卧床不动而导致的关节挛缩,却需要大约2~3个月的时间能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给患者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以及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大部分并发症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加以预防。所以,早期康复干预,早期预防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应强调防患于未然。
1.5对患者家属缺乏康复知识及简单康复技术宣教很少有家属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早期康复护理技能,因为没有人向他们讲授具体的早期康复护理知识,有的家属也知道应该早期给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但如何活动合理,一天应该活动几次,活动量的多少等都不十分了解,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才是早期康复的中坚力量,从而使这部分人力资源白白地浪费掉。
1.6 对患者的康复宣教不够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很少向患者讲解或解释早期康复的重要性,而患者都认为自己已经患了重病应该静养,认识不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所以,当家人或医护人员让其适当活动时非常不以为然,加之活动时伴有疼痛,更加不愿意活动。久而久之,自然会出现肩-手综合征、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1]。
2 解决方法
首先,对早期康复和继发性并发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研发的不断进步,脑血管病和脑外伤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相应地由这些疾病导致的残障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传统医疗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康复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医疗手段,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逐步认可和接受。
2.1 加强康复医学教育以教育入手,在本科教育的课时安排上应有重点地安排康复医学的各论内容,康复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4],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要结合临床实践,注重康复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在教学中,应利用目前现有的高科技手段,如多媒体,通过鲜明的画面,结合教师的临床经验进行感官性较强的教育,感官教学对康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解决康复医学课时较少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实践少的问题,特别是对实习时间很少的安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康复医学的实践性很强,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多听,多看,感受临床可能遇到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可加深学生对康复医学的印象,对今后的临床工作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2 加强对护士的康复理念的教育护士早期康复介入对预防患者的继发性功能障碍有很大作用,因此,对护士的康复理念教育应象注重“三基”教育那样,特别是ICU、CCU等病房,以及收治较重患者的科室,护士应该定期接受系统康复理念、康复护理技术的培训,要求她们有一定的康复理论、康复意识和康复技术知识,这样才可以大大地降低继发性功能障碍导致的残疾,同时,还应该让这些科室的护士到康复中心参观、见习,以加强她们的康复理念和技能。
2.3 充分发挥现有康复科的作用重症患者在早期就应该有康复医师介入,及时提出早期康复预防并发症的最佳方案,在日本等康复医学比较发达的国家,急救中心在接到急诊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也会给康复科医生送会诊通知单,请康复医生在救治的同时,及时介入救治方案[4],这时并不一定要求马上进行PT或OT训练,目的是为今后的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充分发挥康复科的真正作用。
2.4 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康复理论和康复技术,要求其每年有一定的学习时间或完成某几项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内容的学习,同时还可以组织时间较短,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参观学习,以加强感性认识。
2.5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5],很多学者认为,患者主动配合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调整患者的心态,反复讲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加以鼓励,多应用鼓励的技巧帮助患者建立自信,稳定情绪以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实现生理康复和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家人对病人要热情,照料生活起居,关心病人,不能流露出丝毫不耐烦的情绪,伤害病人的感情,改变患者及家属过分依赖药物作用的思想,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治疗,以便取得更好的疗效。
2.6 临床工作中加强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保持患者全身关节正确的功能位置和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按摩,对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变形,促进功能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2.6.1 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置仰卧位时,瘫痪的上肢应用一个枕头使它保持外展,并注意将手指伸直防止屈曲变形,同时抬高手腕防止手肿,瘫痪的肢体用L形脚架或固定肢板使脚背勾起,足与小腿正位成直角,预防跟腱缩短和足下垂,侧卧时,下面的肢体上肢前伸,肘关节、手指伸展,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上面的肢体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置于软枕上。
2.6.2 被动活动瘫痪肢体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局部肌肉按摩,关节被动活动都要求患者配合,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人从病初即开始帮助病人活动肢体,开始时活动时间要短,范围要小,不得超过90°,动作要轻,防止脱臼。
2.6.3 进行瘫痪肢体的按摩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防止下肢血管因为长期不活动而形成血栓。
2.6.4 对于无生命危险病人可以尽早搀扶坐起-行走,这样做比药物更加能够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
2.6.5 定时更换体位防止身体受压部位发生压疮。
2.7 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康复知识教育虽然,医护人员提倡康复锻炼越早越好,但是病人和家属往往还是对早期锻炼顾虑重重,特别是脑出血的病人,更是担心早期活动会引起再出血,其实,康复锻炼引起再出血的机会很少,康复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只要严格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避免劳累和用力过度,同时做好二级预防,一般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在病情稳定后48小时到一周之内开始训练,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康复训练在发病后7~10天开始进行。康复效果最好时机是在发病3个月内,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安全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可以在残疾,残损,残障三个层次上提高患者的功能[7],可以利用宣传手册、光盘、图谱或短暂的讲解等方式,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这也是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2.8 康复训练强调个体化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训练强调个体化,即根据其年龄、全身情况、脑损害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等,进行有针对的功能训练[8],为避免和减少可能由于不当的功能训练而加重脑损害,应结合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早期、恢复中期和后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康复治疗计划,训练内容与患者功能障碍相对应,以解决其影响日常生活问题,注意结合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分配训练时间,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和基本康复训练教育,以求良好的配合,给患者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9 物理疗法师进行康复训练在ICU等重症病房中安排1~2名物理疗法师,定期给患者进行专业的床边康复训练,如床上的肢体摆放,被动关节活动等,以预防肩-手综合征、压疮、肩关节半脱位及疼痛、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这样会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1]。2.10康复教育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是弱势人群,医护人员应充分地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较多患者的意志力较患病前弱,惰性增强,所以治疗师不宜操之过急,并允许患者有一个适应-领悟-转变的过程,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中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营造轻松愉快的治疗氛围。
康复是一门看似简单但又非常复杂的科学,其特点是投入少,收益大,不仅直接惠及患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康复医学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康复意识,充分发挥康复的作用,通过早期康复介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赵军,陈巍.基层医院中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6):342-343.
[2]黄培新,黄燕.神经科专病事医临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75.
[3]陈巍,纪树荣.脑卒中继发性功能障碍的预防知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8(11):682.
[4]王刚.在大学中开设康复医学学历教育的几点体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7):447-448.
[5]朗明媚,李兴春.脑血管患者的治疗护理与训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4:103-107.
[6]何天有,毛忠南.脑卒中偏瘫的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M].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2014,1:114.
[7]朱秀勤,李帼英.内科护理细节和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 204-205.
[8]倪朝民.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及其功能训练时[J].中国临床康复,2002,6 (3):314-315.
The Significance of Secondary Dysfunction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the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ZHAO Yanling,WU Jiany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Pingding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nan Province,Pingdingshan467000,China)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secondary dys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medical staff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Give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emphasize individual function training.Early hospitalization rehabilitation help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econdary dys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patient's daily life.
secondary dysfunction;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5.056
1672-2779(2015)-05-0117-03
:苏玲本文校对:王玉华
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