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关于“问题提出”设计中的错觉*
2015-01-31江苏省灌南县教育局教研室李太敏
☉江苏省灌南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太敏
数学概念教学关于“问题提出”设计中的错觉*
☉江苏省灌南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太敏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内容的最基本的单元,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概念教学在数学课堂各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则是“问题的提出”,正如美国的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让学生能提出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能解决问题,但在目前的概念教学中,关于“问题提出”的教学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觉,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问题提出的严谨性错觉:越严密越好——“日常概念”形式化
数学概念常可分为三类:其一是反映基本元素的概念,如集合、数列等;其二是反映相互关系的概念,如平行、包含等;其三是反映对象特性的概念,如奇偶性、周期性等.[1]这些概念大都具有双重性,既具有日常概念的特征,又具有科学概念的特征,其中一些概念,尤其是第一类、第二类中不少概念更是倾向于日常概念的特征(本文简称为“日常概念”).学生在学校学习之前,他们的心里并不是一张白纸或空瓶子,而是充满了影响学生观察和理解的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原有的概念,即前概念.“日常概念”大都属于易下定义的概念,它们的定义常常和学生心中的前概念一致或基本一致,有的概念只是相当于一种描述性的甚至是直观性的概念,只是一种梳理,学生接受起来也很轻松有效,但为了追求问题的严谨性,在“问题提出”的设计中,有些老师对“日常概念”也进行过分形式化的挖掘与训练,如精心设计“‘对数函数’中的是否对数函数?”过分深挖“‘数列’中的:{an}与{a1,a2,…,an}有何不同?一列数与一列数的集合有何不同?”反复研究“‘四种命题’中的:‘我们班50人’是否为命题?真假性如何?”仔细比较“‘对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中:对数符号log、三角函数符号sin的后面不含变量是否有意义?”诸如此类.对这些“日常概念”进行种种形式化设计与训练,都会引起学生的强烈争议,效果不佳,看似想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实质相反,反而影响、干扰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正如培根在《新工具书》中所说:“就帮助人们寻求真理而言,三段论的坏作用多于好作用.”[2]数学上许多原始的思想,非常朴素而深刻,并不严谨,却十分重要.比如,面积、体积从没有被定义过,但一直在使用,从概念上讲不严格,[3]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如果“日常概念”也进行过分形式化,就可能会导致形式化泛滥,效果会适得起反.数学的历史发展也告诉我们,很少先有抽象的、形式化定义的概念出现,总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数学家们才给出严格的形式化的定义,可以这样说,数学概念是在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对于“日常概念”的问题提出设计,不宜过分“严谨”,宜防止“日常概念”的形式化倾向.
二、问题提出的趣味性错觉:越有趣越好——概念背景现实化
“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情境创设成为课改后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的情境令人拍案叫绝,但也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设计,为了创设情境而“挖空心思”,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情境创设”出现了虚假繁荣现象.[4]如在概念教学中,为了使课堂生动,追求现实中的情境,有些老师提出的问题背景太关注现实意义,或随意移植,或随意想象,大胆的移植和想象,常常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虽真假难辨,但难以值得深究.如教学内容“基本不等式”引入设计中的:“自己的朋友去购买物品,遇到两臂不等的天平,商人用两次称量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卖给朋友,问:朋友是亏了还是赚了?结论是:由于不法商人奸诈,肯定亏了”;“平均变化率”引入设计中的“为了感觉天气情况,老师昨晚在外面呆了一夜,感觉非常冷,这是怎么回事呢?结论是:天气突然变冷”;“人突然站起时会头晕,原因何在?结论是:站得太快,导致血液流动跟不上”等.诸如此类问题的设计,将概念背景随意现实化,看似灵活而生动,实质上经不住推敲,缺乏科学性.
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定需要联系现实背景而从现实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的教学内容,或一些暂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的学习内容,可利用概念的历史背景进行导入设计,或单纯从知识上导入,或进行直接传授也未尝不可,绝不宜随意地移植、想象来设计现实背景从而提出问题,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如角度制很自然,为何要学弧度制?这样的问题从现实背景中去设计生活情境很难解释清楚,而从历史的背景中,正如数学家李忠教授所提到的,我们原先熟悉的角度制适用于初等数学及实用几何,而弧度制适用于高等数学,弧度制为面积与弧长,以及微积分中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现代数学文献中,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量一律采用弧度制,[5]这样也许能抓住问题的实质.
三、问题提出的难易性错觉:越易接受越好——概念分解自由化
黑格尔说:“用分析方法来研究对象,就好像剥葱一样,将葱皮一层又一层地剥掉,但原葱已不在.”[3]这正如为了保证学生能易于接受概念,有些老师在进行相关问题提出的设计时,提出的方法“灵活”,大小问题都由老师自由提出,想怎么提就怎么提,常是一些操作性、导向性的问题,像剥葱一样,把一个完整的数学思维过程加以拆解,把一个大的、整体的数学问题自由切割成一系列小问题,导致不少学生一步步、一个个都会做,却不知在干啥,思考比较浅层.诸如“函数奇偶性”的学习中将“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的解析式有何特征?”分解为“关于轴对称用什么语言?如果点在图像上,关于轴的对称点也在图像上如何表示?点的对称点如何表示?点在图像上如何表示?点的对称点也在图像上如何表示?”学生虽然易于接受,但不知在干啥,问题的解决多限于特殊性解决.
事实上,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积累,将整体自由分解后,学生虽容易接受,但要想将原先还原出来并非容易,初中生会忙于一个个因式分解的练习题,到高中很可能没形成恒等变形的思想;初中生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时,只发现上下平移,不见左右平移,到高中也会受到干扰.把概念从结构上自由地分解,自由地提出问题,学生像搭积木一样构建概念,只有到积木成型后,才知道在做什么,只是利于记忆,不利于理解、运用.只有了解并根据概念的来龙去脉,根据上、下位概念间的关系,发现、设计初始性和整体性的源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四、问题提出的时效性错觉:越早越好——概念挖掘初始化
概念常常会有概念群.如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群:集合—映射—函数—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算术数—有理数—实数—复数,它们具有线状概念结构,有的从一般到特殊,有的从特殊到一般,逻辑链可长可短,链上的概念可疏可密,有的逻辑链出现于某一章,有的是整个学年甚至更长;具有并列关系的概念群,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柱、锥、台,奇函数、偶函数等,它们具有某种潜在的联系,从属于某个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1]对于概念群,尤其是具有并列关系的概念群,常常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但在概念获得的初始阶段进行过多的类比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反而会产生干扰,如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学习的初始阶段就设问“我们已学习过椭圆,大家能列表将椭圆的性质与双曲线的性质进行一一比较吗?能分清a、b、c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吗?”这样对易混内容在初始阶段进行类比设计,往往会对部分同学的学习形成干扰.同样地,举反例与逐渐深入的变式教学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尤其在习题教学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也不能滥用,尤其在概念获得的初始阶段,要慎用.如“平均变化率”中的“若某函数对于[x1,x2]的平均变化率为正,能否说明该函数在[x1,x2]上递增?平均变化率怎样时,该函数递增?平均变化率的正负与函数的单调性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能否对y=x3、y=的图像进行比较?能说明函数的导数、平均变化率与图像陡峭程度之间的关系吗?”像这样以问题变式的设计方式进行深挖,尤其是在概念获得的初始阶段,会将细枝末节主干化,对一些学生的概念获得不但帮助甚少,还会起干扰作用.
虽然刚学习新概念时,在概念获得的初始阶段关于问题提出的设计,不适宜过多的联系,不适宜过多的类比、举反例、变式等深度挖掘,否则会欲速而不达,不仅不能加深理解,反而会冲淡主题,但是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的后期,必须要思考与旧概念的关系,要联系与概念群的关系,要思考概念所嵌入的数学外部的情境,包括起源和应用,要组成一个有关联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随着学习的深入,还应进一步把认知结构嵌入到更大的认知结构中,所有这些联系,都必须在后阶段学习时刻意追求.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吧!
1.季素月.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
3.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李太敏.数学情境中创设的“泡沫”[J].中学数学(上),2010(1).
5.李忠.为什么要使用弧度制[J].数学通报,2009(11).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数学片断教学的自然设计研究”的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