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传播学视域下

2015-01-31胥爱红黄正廪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胥爱红,黄正廪(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红色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传播学视域下

胥爱红,黄正廪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红色体育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文章主要从红色体育传播的学理阐释、高校大学体育是红色体育得以传播的沃土、红色体育特质适宜在大学里开展并得以延续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的软、硬件设施比较好,适宜红色体育的开展;红色体育课程的开展既可以丰富高校大学体育的选学内容,又开辟了大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关键词:红色体育;高校;大学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红色体育传播的学理阐释

1.1红色体育

关于红色体育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红色体育历史沿革:正如史进在《红色体育研究》中所述,“红色体育”最早提出于1934年1月,是毛泽东提出的。学者对红色体育发展阶段及过程的阐述有史进的《红色体育研究》和党挺、虞重干的《近60年我国红色体育研究述评》等。2.红色体育的内涵及历史意义:关于红色体育的内涵及历史意义的探讨早见于曾飙的《中央苏区体育研究》(1984)、于建涌的《试论红色体育和新中国体育的内在联系》(1991),另外还有梁光桂(1988)、王增明(1989)和史婉虹(2002)等的论述。3.红色体育项目开展状况:资料显示,苏区体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党挺等2010,张爱萍的《发展赤色体育运动》)。据1933年的资料统计(史进等2011),苏区举办了大中型运动会20余次,主要开展的体育项目有球类、田赛、径赛、体操、军事体育及民间传统体育等。红色体育运动会是红色体育在新时代的延续。红色运动会已举办两届,第一届于2010年在山东临沂莒南举办,第二届于2011年在甘肃庆阳举办。两届红运会举办情况已有学者做了详细研究,分别是常保荣等的《红色体育运动会调查研究》和薛宇等的《第二届红色体育运动会调查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红色体育已逐渐走向成熟,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这为本课题研究留下了空间。1.关于红色体育的开发、利用和宣传的研究有限。这就需要研究者突破以往红色体育研究中研究内容和视角的限制,从更宽广的角度探讨红色体育的产生及其开展路径。2.大众传播思维路径下的红色体育,强调其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对象的多质化、传播内容的通俗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3.文化哲学思维路径下的红色体育在立足生活世界的现实根基上,应激发受众情感的心理认同、注重主体精神的实践理论和追求交往理性的认识融通。

1.2红色体育传播

说到红色体育传播,我们要先从体育传播谈起。王大中,杜志红等在《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中有关于“体育传播”的论述:“从宏观上来说,体育传播是人类以体育运动为媒介进行的一种传播活动,……”,“从微观上说,……传播存在于体育得以实现的整个过程,是体育的功能得以发挥的必经之路。体育现象或活动中无时无处不蕴涵着传播的现象或活动。”那么我们可以将红色体育传播定义为以红色体育项目为媒介进行的一项体育传播活动。红色体育传播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有着严格的传播结构,即一定的“传播主体”在特定“传播环境”中,通过一些主要“传播渠道(载体)”以某些合理的“传播方式”,向“传播对象(受众)”有效地传播红色体育文化,并使红色体育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本文研究思路即高校通过开设红色体育课程这一“渠道”,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铺垫。

2高校大学体育是红色体育得以传播的沃土

一般而言,高校的软、硬件设施比较好,适宜红色体育的开展。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畅通的信息资源为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接受新生事物的前提;高校体育氛围浓厚,体育设施较好,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科研能力较强,具备将科研成果向体育实践转化的基本条件。所以说,高校是红色体育得以发展的沃土,而高校大学体育是红色体育得以发展和传播的媒介。

2.1《纲要》为红色体育在高校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八条规定,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纲要》强调,大学体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全国红色运动会所设红色体育项目是将红色精神与体育元素相结合,发挥体育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将这些项目引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中,一来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二来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2.2高校师资为红色体育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关系到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的培养。《纲要》要求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体育教师。高校的师资比例应该是相对合理的,特别是近10年来,教育部加强了对全国各高校的评估工作,高校的师资结构更趋合理。当然,我们说红色体育项目并不需要竞技运动项目那样的技术,但它毕竟是体育项目,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高校体育教师能为开设红色体育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2.3高校丰富的场地设施资源为红色体育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纲要》建议学校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高校积极倡导体育课程内容多样化,吸纳诸如攀岩、野外生存,户外运动等课程进高校,这就使得高校在充分利用校内体育设施的同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发自然环境资源,满足高校体育课程的需要。红色体育诸多已有项目和待开发项目对场地设施资源还是有特殊要求的,为了红色体育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营造更加逼真的体现红色元素场景的文化氛围。

2.4红色圣地的红色文化氛围促进红色体育的开展水到渠成

遵义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后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转折之城遵义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著名的遵义会议纪念馆、黎平会议纪念馆、猴场会议旧址、四渡赤水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等,都是我们接受红色教育的良好素材,瞻仰遗址,缅怀先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红色历史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我们要开发利用红色体育项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充满正能量。

3红色体育特质适宜在大学里开展并得以延续

结合转折之城遵义的的革命历史,学校可以把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事迹融入到红色体育中,创编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体育项目,使其成为高校的校本课程。红色体育课程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大学体育的选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另一方面红色体育的融入,开辟了大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阵地,把红色体育文化根植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使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红色体育寻求到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作用。

3.1红色体育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红色体育文化是从属于体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在特殊时期赋予它特殊任务、目的、意义而衍生的文化形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上讲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个人层面上讲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高校是树人育德的园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示范引领的载体。大学期间大学生从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践行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形式,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接受革命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传承创新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红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开设红色体育课程、举办红运会来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使红色体育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2红色体育项目简单易学,集健身、教育、娱乐于一体

红色体育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宣传教育、娱乐等多种作用。特殊时期开展的体育项目决定了它的特殊性,那就是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在比较平坦的山坡上修建田径场,用竹子编两个圈绑在两根竹竿或木桩上制成篮球架,用废布、旧棉花做成球,排球网是自己编织的,足球是用兽皮包一团乱草缝制而成,水质清洁的池塘和江河是天然的游泳池,跳远的沙坑(没有沙)是用铁锹挖个坑把土弄松做成的,单杠是用一根木头平架在两棵树之间做成的。特殊的时期,因陋就简开展的体育活动是广大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器材的制作到因地制宜场地设施的开发都体现了人民对体育的热情和热爱,同时自娱自乐的体育运动给当时人民的工作生活增添了活力,既活动了筋骨、发挥了集体精神又娱乐了身心。

至今已举办过两届全国红色运动会,它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之中,不仅为群众打造出喜闻乐见的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平台,同时也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诠释红色文化核心价值、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红运会项目设置都是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红色运动会的举办既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又传承了红色文化理念,增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将红运会的体育项目引入高校校园,或是将复杂项目进行简单改编都可以在高校推广和普及,红色体育项目的开展及普及在丰富高校大学体育选学内容的同时,既对红色文化起到宣传作用,又对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3.3红色体育课程丰富了高校大学体育选学内容

当前,我国各高校因师资力量有别,各高校大学体育开设课程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朱玉霞《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调查结果:“篮、排、足、羽毛球各校均能设置,对于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开始流行且易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项目,如网球、台球、攀岩、登山、跆拳道、高尔夫等项目,由于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的原因,各校均有不同。”而集健身、教育与娱乐于一体的红色体育课程融入到高校大学体育中,能极大丰富高校大学体育选学内容。具备开设红色体育课程的高校,可以与户外运动、攀岩、登山等项目相结合,以红色转折之城遵义为例:以海龙屯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战役等为题材,与户外运动、攀岩、登山项目相结合,开发红色体育项目:包括独竹漂、划独竹舟(四渡赤水战役),登红军山(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穿越娄山关(娄山关战役)等。当然,这些项目的开发是有困难的,高校可以与政府部门及旅游公司等携手开发。

4结束语

大学体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是高校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让大学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赋予大学生以青春和活力,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体育丰富的场地设施资源、高学历、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红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物质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是适宜红色体育生存、发展及传播的沃土;同时红色体育课程的开设,给大学生提供了从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接受革命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传承创新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红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红色历史事件为素材开发红色体育项目会面临诸多困难,但红色文化需要传播,红色革命精神需要传承,历史所趋,势不可挡,我们坚信红色体育将迎来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飙.中央苏区体育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84.

[2]党挺,虞重干.近60年我国红色体育研究评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7):21-24.

[3]史进,刘晓莉,于学岭,等.红色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2(12):138-140.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 (2002-08-06)[2015-5-2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tml

[5]范维,黄正凛,王波.贵州红色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5):55-56.

[6]黄先锋,周琥.红色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4,(2):107-110.

[7]靳红樱.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188-189.

(责任编辑:娄刚)

An Analysis of Feasibility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d PE to Sports Courses of Universities/Colleges——A Perspective of Media

XU Ai-hong,HUANG Zheng-ling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563002, China)

Abstract: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feasibility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d PE to sports courses of universities/college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namely, theoretical explicat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red PE, PE in universities/colleges as the means to disseminating red P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presenting the peculiarity of red PE in universities/ colleg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soft and hard facilities in universities/colleges are well equipped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red P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d sports courses not only provides more electives about PE, but opens up a new field in which undergraduates can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Key words:red PE; higher schools; PE in universities/colleges;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作者简介:胥爱红,女,河南台前人,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体育学研究。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JD2014192);遵义师范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基地项目(15HSYSJD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项目(14KRIZY04)

收稿日期:2015-06-19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5)-0164-04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