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2015-01-31宋强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

宋强英

3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宋强英

【摘要】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 选取2013 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3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疗时间7~10天,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 挽救生命,积极改善心肌炎症状、抗病毒治疗及综合治疗。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吸氧,心力衰竭应及时控制。对症治疗为主,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作者单位:150601 黑龙江省尚志市人民医院

病毒性心肌炎它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病因以引起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常见,病毒直接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细胞溶解、免疫反应同时存在,在病变的晚期,免疫反应是造成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治疗时提高治愈率,减少心肌炎的后遗症,减少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1]。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及时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治疗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临床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门诊及住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3~45岁,平均年龄32岁。室性早搏22例,房性早搏3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主要临床表现:乏力22例,胸闷、气短、心悸21例,胸痛5例;心电图:Ⅰ°~Ⅱ°房室传导阻滞6 例,房性、室性早搏15例,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16例。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增高21例,肌酸磷酸激酶(CK)增高14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11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增高12例,谷草转氨酶(AST)增高11例。

1.2 方法

减轻心脏负荷、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营养心肌细胞,吸氧,防治感染应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更昔洛韦、丙种球蛋白及中药抗病毒治疗,如α-干扰素(100~300)×104U,im,1次/d。黄芪注射液20 g放入250 ml液体中静脉点滴。改善心肌代谢,维生素C 5~10 g,静脉点滴,维生素E 100 mg,口服,3 次/d。果糖二磷酸钠5.0,静点,2次/d,辅酶Q10 10 mg,口服,3次/d;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参麦注射液静点。并发症治疗纠正心律失常,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心脏起搏治疗。治疗心衰,应用ACEI、ARB、螺内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小量为宜)治疗[2]。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及栓塞,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低分子肝素。皮质激素对病情严重者,可短期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正常,心肌酶谱正常;有效:症状好转,心电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心肌酶谱正常;无效:症状及心电图、心肌酶谱无改善或恶化。

2.2 治疗结果

对3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疗时间7~10天,总有效率为93.33%。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心肌内血管,同时由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病理改变是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其结果是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以病毒性心肌炎多见。可流行性发病,也有散发病例。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情程度不同,轻者可无症状,严重可发生猝死。病程在3~6个月。

VMC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因此在治疗上必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其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等)采取必要的正确治疗措施,既要有效治愈患者,又要避免过度治疗,以免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休息、增加经济负担。

如患者入院时有严重的并发症,补液及用药时应该注意。病情危重者可以考虑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40~60 mg/d,口服,缓解后减量,疗程4~6周。也可以短期的激素冲击疗法,如使用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3~5 d,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论。在临床上对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或休克者:休克者,可用多巴胺静脉滴入。多巴胺通常是用20~60 mg加10%葡萄糖溶液250 ml 以1~5 μg/(kg·min)的速度静脉滴入。有心律失常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输液时不宜过多、过快,24 h总入量为1 000~1 200 ml/m2,除口服量外,余均匀分布于全天。用低分子右旋糖酐10 ml/kg静脉滴注,以恢复循环,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有酸中毒者即输入碳酸氢钠,剂量以5%溶液5 ml/kg加5%~10%葡萄糖溶液稀释4倍,均匀滴入;余用维持液补足,均匀滴入[3]。对烦躁不安者,及时注射足量镇静剂,使之能安静休息。大剂量维生素C可明显减轻缺血一再灌注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并迅速清除氧自由基,是其他抗氧化剂不能代替的。维生素C 100~200 mg/kg即刻静脉注射,如注射后血压上升不稳定,可在0.5~2 h内重复注射1次,血压稳定后,每6~8 h以同样剂量注射1次,24 h内可共用4~6次,以后按急性期常规处理[4]。升压药首剂维生素C 100~200 mg/kg静脉注射后,接通输液器,缓滴升压药维持血压。

参考文献

[1] 张素芹.病毒性心肌炎44例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28.

[2] 李格丽,陈国桢,覃有振,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17例临床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z1):183-185.

[3] 苏玉山,张桂红.参麦注射液与能量合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2,23(5):314.

[4] 王巍.病毒性心肌炎辩证论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 (3):85-86.

Clinical Analysis of 30 Cases of Viral Myocarditis

SONG Qiangying,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Shangzhi, Shangzhi 1506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iral myocarditis clinical drug treatment.Methods January 2013~June 2014 were treated 30 patients with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30 patients were cured 25 cases, improved in 3 cases, 2 cases, the treatment time is 7 to 10 day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Conclusion Saving lives, and actively improve myocardial inflamm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Establishment of intravenous fluid path, oxygen, heart failure should be controlled.Symptomatic treatment, improve myocardial nutritionbook=0,ebook=336and metabolism of drugs.

[Key words]Viral myocarditis, Medications, Symptomatic treatmen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03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046-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42

猜你喜欢

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
心肌康方案治疗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体会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