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研究
2015-01-31赵伊帆
赵伊帆
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研究
赵伊帆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实施胃肠道手术的44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护理,能够加快肠蠕动的恢复。
【关键词】穴位按摩;胃肠道;肠蠕动
作者单位:010010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外科
Study on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Afte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Acupoint Massage
ZHAO Yifa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Hohhot 01001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massage on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peristalsis function afte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Methods 44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atient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resear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acupoint massag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 effect. Results The first anal exhaust and defecation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atients after application of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recovery can accelerate intestinal peristalsis.
[Key words]Acupoint massag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estinal peristalsis
患者实施胃肠道手术后,因为受到手术刺激与麻醉抑制的影响,很容易发生胃肠蠕动消失或削弱,从而出现腹胀、腹痛以及肠麻痹等症状,不但会让患者感觉不适,还会对患者的呼吸与伤口愈合造成影响[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作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实施胃肠道手术的4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穴位按摩,取得较好效果,详细内容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实施胃肠道手术的4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22例患者。对照组2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5.4±5.4)岁;研究组2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56.8±5.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22例患者实施胃肠道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具体方法是:通过2名拥有良好沟通能力的责任护士进行穴位按摩,选择患者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膝关节犊鼻穴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恒指处。按摩前护理人员要将双手洗干净,拇指指甲需要修剪成平圆润滑状,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全身放松,有助于按压操作。按摩护理人员利用拇指指腹经持续伸屈拇指第一关节予以按压,10~15 min/次,每隔4 h按压一次,直至患者出现酸、麻、胀等感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相应措施予以护理后,研究组22例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是(38.46±6.13)h,对照组22例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是(59.46±10.29)h,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24,P=0.000)。研究组22例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是(54.66±14.18)h,对照组22例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是(92.59±18.51)h,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28,P=0.000)。两组对比,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实施胃肠道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极易发生肠壁内源性运动活性的神经性抑制,从而导致胃肠功能恢复缓慢,出现肠麻痹。其主要因素包括有手术操作、治疗药物、麻醉、手术后疼痛、术后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被动体位以及营养不良等[2]。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有效恢复,不但需要医师与护士的协同配合,还少不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主动参与。此次研究为我院研究组22例患者采取了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的方法,选取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予以穴位按摩。足三里穴位属于“足阳阴胃经”的一个主要穴位,该穴位能够补中益气、调理脾胃以及舒经活络,具有扶正祛邪以及疏风化湿的作用[3]。足三里穴主要是用于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研究报道证明[4],通过穴位按摩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表明我国传统医学中医穴位按摩能够显著促进肠蠕动恢复[5]。通过穴位按摩,患者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并恢复肠蠕动,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充分表明,利用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予以干预,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胃肠道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护理,能够加快肠蠕动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庞玲英,李文强. 促进胃肠道术后病人肠蠕动早期恢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091-2092.
[2]谭秀平. 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2058-2059.
[3]丁影平. 穴位按摩联合咀嚼口香糖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观察[J].医疗装备,2015,28(1):62-63.
[4]白建蕊. 穴位按摩联合萝卜汤预防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4,22(10):1525,1545.
[5]顾秀芳. 舒适护理干预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64-65.
·临床实践·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4.134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4-0190-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