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病态社会的残酷性——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新探

2015-01-31陈经卫

中学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鲁四鲁镇四书

陈经卫

《祝福》是鲁迅经典名篇,对于文中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学界历来看法不一。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该文时,往往依据教参所载,认定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在于“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即传统意义上的“四大绳索”。对此,笔者以为此种结论有待商榷。

一、烙上劣根性的鲁镇社会:冷漠、麻木

鲁镇社会,处处笼罩着层层的阴影——冷漠、麻木。现以鲁镇闲人们、鲁四老爷、四婶为例,略作分析。

(一)鲁镇闲人

祥林嫂再嫁贺家墺,再寡,其精神受到严重打击,但是反观鲁镇闲人们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1.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

他们想从阿毛的故事中得到的,只是“有趣”罢了!而笑容的敛起,也绝对不是为了与祥林嫂共同承担那份悲伤,而只是缘于祥林嫂并未满足他们“寻乐子”的心愿而已。

2.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该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的眼泪”。

“陪”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女人们的落泪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而是近似于“逢场作戏”罢了!

3.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

并非为了分担祥林嫂内心的痛苦,而只是将其悲惨的故事作为自己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品,得到猎奇的心理满足。

4.以至于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

念佛,本应暗示着老太太们的“慈悲”“善良”。而今竟然听到故事后,“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则其同情心当已彻底泯灭。

(二)鲁四老爷

1.祥林嫂“像是被捆了躺在船板上”时,鲁四老爷:“可恶!然而……”

“可恶”,只是认为这种绑架行为有损于自己一方士绅的尊严与声誉;“然而”,补充未说出的话,我们可以猜测出,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婆婆有权处理儿媳妇。而作为自家的雇工,鲁四老爷并未对其施以援手,其冷酷无情的嘴脸毕现!

2.卫老婆子上门道歉时,鲁四老爷:“可恶!然而……”

同样的话语,都是怨恨她未经允许而私自绑架祥林嫂有损于自己威严。有此表态,是基于重找勤快女佣不容易,利己主义思想昭然若揭。

3.再入鲁镇做工时,鲁四老爷:“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祖宗是不吃的。”

祥林嫂已经被视为“不洁之人”,败坏风俗,字里行间,满怀歧视的恶劣态度。

(三)四婶

1.祥林嫂重回鲁镇:“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说。

然而,可悲的是,祥林嫂并未意识到自己已被视为“不洁之人”。

2.捐门槛后,本以为救赎了一世的“罪名”,怎奈歧视依旧:“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命令的语气,简单而又沉重无比的怒吼声,彻底砸碎了祥林嫂千疮百孔的心。

二、礼教阴云密布的鲁镇社会:精神虐杀的牢笼

保守的封建礼教意识与观念,已渗透于其间的每个角落,乃至于每个人的细胞之中。

(一)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

“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语出朱熹《论语集注》,《近思录》是封建理学的入门书。而《四书衬》是一部解说《四书》的书。遍观内部陈设,处处透露着理学的腐朽气味。

(二)鲁镇人们

正是她被逼改嫁这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打破了这平静的岁月。鲁镇闲人们的冷嘲热讽,柳妈“因果报应”说,四叔四婶的歧视,这一切,也便如那潮水般涌来,一次次沉重地拍打在祥林嫂那日益羸弱的身躯上,让她不堪重负。究其原因,皆在于封建礼教的观念。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天理”,这是封建礼教所不容的。可以说,封建礼教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根深蒂固,成为了促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幕后黑手”,完成了对祥林嫂精神的最终虐杀。

鲁镇社会人们的冷漠、麻木、自私无情,与封建礼教观念的毒害,编织成了鲁镇上空一张细密的、令人窒息的网,这是最终造成了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根源!而这,也完美的契合了鲁迅创作文章的本意所在。

猜你喜欢

鲁四鲁镇四书
从万木草堂到时务学堂的《四书》教学*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四书辑释》在朝鲜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