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5-01-31王菊香
王菊香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8)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王菊香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8)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模式、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拓展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论文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学生特点入手,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走向世界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成为越来越多高校采用的办学方法。近年来,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猛,办学层次逐渐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模式、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拓展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对高职院校而言,通过合作办学可以培养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实用型人才,既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又满足了社会需求,达到双赢效果。对学生而言,通过合作办学不仅获得国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更好地了解所在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受到对方国家思想和文化的熏陶,为今后就业增加了竞争砝码。但是,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存在着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教学运行和管理体制还不能真正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未能实质性地引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生学习能力总体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和韩国大邱工业大学“2+1.5”联合办学模式为例,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学生特点入手,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大致有三种各具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一)融合式。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中外两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其做法是:引进外国合作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教学手段;聘请外国教师来中国讲课,派遣中方教师去外国进修等等。通过全面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做到在国内培养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满足了人们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避免了在国外学习的巨大经济压力。
(二)嫁接式。主要是充分保留中外双方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课程的评估,互相承认对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如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韩国大邱工业大学采取“2+1.5”联合办学模式,即中国学生前2年在中国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进行基本素质和职业基本能力培养,后1.5年到韩国大邱工业大学进行职业专项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训练。同样,韩国学生先在韩国大邱工业大学学习2年,然后在中国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习1.5年。联合培养的学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两校的毕业文凭,并且两国文凭互认。嫁接式办学模式的优点是,结合中西方的教育优势,能让学生直接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对国外的人文背景、生活方式有较深层次的了解,除专业知识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同时相对高中毕业直接去国外学习而言,可节省很多费用。
(三)松散式。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中国学校讲学,中国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如,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多次派教师去英国、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进行中短期进修学习。这种模式可以更多地吸取国外办学的经验,强化国际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开发我国的职教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高等职业学院,从2005年开始陆续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韩国京畿科学技术大学和韩国大邱工业大学等国外高水平的职业大学合作,并具体实施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韩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韩“2+1.5”联合办学模式。这种联合办学模式综合了“融合式”、“嫁接式”和“松散式”的优点,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制定了教学大纲,共同开发课程,全套引进教材及相关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保证双方各阶段课程目标的有效衔接;学生在两校学习期间,全部采用合作院校的课程及授课体系,除本校教师授课外,还可以由合作院校互派教师授课,并按合作院校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合作双方共建实训室,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专设中韩汽车发动机实训室,韩国大邱工业大学长期提供教学及实训软硬件资源。
无论采取哪种办学模式,由于国内与国外思想观念的不同,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生碰撞,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生完全适应西方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困难。国内学生大都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而国外教学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及自主学习,这样一来,没有迈过语言关和心态关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作风、学习态度、职业意识、心理需求、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律意识较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按人均教育成本收取学费的政策,这使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就读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的娇宠和呵护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便陷入生活无规律、起居无定时、学习无目标、花钱无节制的混乱境地。
(二)人文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薄弱
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他们的各方面素养是不一样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一般家境较好,不少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受到较好的引导,学生见多识广,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特别是在文体、书画、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较强。但其价值观功利意识浓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且高职学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三)自我意识较强,自信心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关心自身的权利,强调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张扬个性,勇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但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会产生“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常常迷惘、困惑、怀疑自己,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
(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不强
多数学生都满怀信心来到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雪“前耻”,有着远大的事业抱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入学后,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事都想做。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生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失误与不足,使得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及行为往往因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束手无策。一旦考试成绩不合格,就会思想迷惘、生活懒散、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继而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或中途退学等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没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或对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清楚,或有理想,但理想不切实际。
三、加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中外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属于跨国教育,不可避免存在中外文化差异性,涉及高等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工作方法、教学方式、思维习惯、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诸领域,由此产生的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碰撞、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交织现象极易给思想活跃的学生造成影响、面临抉择。而作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既要加大教育开放力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又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有力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袭和国内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这无疑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及其方式方法带来新的挑战。中外合作院校的学生处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前沿,他们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又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接受者。中外合作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多元化,追求时尚,对外来文化感兴趣,对本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关注,对中国传统道德和中华美德知之甚少。学生在充分享受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以现代文明为载体的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入校园和教室。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有广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要有着眼共性,吸纳时代精神,注重发扬人类共同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另一方面,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个性,正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消化吸收乃至适当重构优良的传统文化。
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因此在入学适应期要着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及日常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良好的习惯;学业进行中要不断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学习热情;毕业择业期要加强学生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完善课程体系,充实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人文素质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中外合作办学高职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和专业需求出发,在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基础上,根据学生在职场或职业生涯中的素质结构要求,打造符合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在完善课程体系中,既要突出“两课”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又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还要开发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文素质课程,其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
(二)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高等职业院校要把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些活动、大型纪念日和社会舆论培养学生的谦让、团结、乐观的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要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到学生管理服务、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阶段,因而特别需要受到尊重、关爱、体贴和激励,特别重视自我表现和他人的评价。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考方法来面对学校、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家长,自觉克服消极心理,学会对人生目标进行设计并围绕目标来对自身进行管理,尽可能发挥其特长和潜力,尽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
(四)加强中西文化比较教育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我们在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运行机制、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应加强中西文化的比较教育,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使他们了解和学习祖国的历史,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他们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摒其糟粕。
(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外合作院校中的一些学生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难免会淡化国家意识,弱化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开放性的特点,有必要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的教育。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外合作院校学生在成长中产生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从根本上讲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核心是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问题。这不仅决定着德育的根本目的、性质,而且决定着德育的效果。因此,中外合作院校中德育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广大学生端正思想、坚定信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科学严谨、充满活力、学风优秀、教师风范好的师资队伍。授课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增强自身外语应用能力,及时了解国外教育观念的最新发展,合理借鉴国外教育模式,探索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教学理念。
(七)加强社会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职业道德培养实行课内外相结合,尤其是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养成教育。在实验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能力训练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Z].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汇编(2004年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王骏.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教育,2009,(3).
[3]张勇.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1).
[4]刘红委.高职院校国际办学师资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5).
(编辑 刘晓岩)
College Students'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Foreign Cooperative Vocational School
WANGJuxiang
(HeilongjiangAgricultural EngineeringVocational College,Harbin 150088,China)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and its scope is gonging on expanding.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schools has played a role in the reform ofeducation,innovation ofeducational model,promotion of the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advance of the quality of teachers,expansion of personnel cultivating approach.So itcan not be ignored.The paper explores the cultivating methods of human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adapt and learn from the SCRS mode characteristics of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tudents.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school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humane quality;trainingways
G648.9
B
1672-0601(2015)05-0024-04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ZB1211017)的研究成果。
王菊香(196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所教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