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位聘任制度下高校辅导员岗位专门化设置探析

2015-01-31

职教通讯 2015年35期
关键词: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林 洁

岗位聘任制度下高校辅导员岗位专门化设置探析

林 洁

无论是从政策角度还是现实状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都是包罗万象、事无巨细的。从基于岗位聘任与岗位设置的视角,以辅导员岗位专门化为切入点,建议专项化辅导员岗位职责,逐步推进并实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建设目标。

高校辅导员;岗位聘任;岗位设置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队伍中的一支特殊队伍,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第一线。这支队伍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发展关系到高校学生队伍的安全稳定以及学校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如何给辅导员们减负并加强其职业认同感,促使他们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进而逐步实现教育部提出的辅导员队伍专家化的建设目标,这是高校管理者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要求的理解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要求辅导员们具备专业化的能力素质,具有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能定期接受专业化的岗位培训。这就要求高校要成立或依托专门的辅导员培训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培训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培养辅导员的专业化能力。江苏省专门成立了两个辅导员培训基地,每年定期定专题培训全省辅导员。各高校也很重视本校辅导员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培养,通过辅导员沙龙、辅导员技能大赛等方式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是要求辅导员们具备职业化的技能和素养、具有职业化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就要求教育部根据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制定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明确辅导员的执业条件与资格,之后各高校根据职业能力标准来选拔聘用辅导员。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辅导员的职业化奠定了良好的职业规范基础。

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是要求辅导员们要具备学术研究者的能力和素养,并能一以贯之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个人及其团队在学生工作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之后,对其开展专项的学术研究,取得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获得自我成功感并实现自我发展。然而,目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现状现实上使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感,不利于其进行深入的工作思考和学术研究,从而也就阻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现状

(一)政策现状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辅导员工作要求、主要工作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辅导员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奖勤助贷、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以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标准》指出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并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上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对辅导员在不同职业功能上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两份文件从政策角度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二)实践现状

“迎着晨曦,踏着暮色,殷殷切切,嘘寒问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静静陪伴,默默守护;英俊强健的男汉子,温柔可人的女神,因你们而改变,逆转成:轻声细语的奶爸,彪悍护犊的女汉子”,这段自创的高校辅导员之歌的歌词形象再现了辅导员们事无巨细、琐碎繁杂的工作场景以及每日起早贪黑对学生无微不至、呵护备至的工作态度。

(三)繁重工作职责和工作压力,阻碍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建设进程

1.职责边界无限扩大。高校辅导员集众多职能于一身,凡事与学生有关的事务性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都在辅导员工作范围内。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之下,任何一个辅导员都很难面面俱到兼顾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就好比全科医生与专家医师,杂而不精。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全面的学习《标准》中提及的各种职业技能,因而很难自觉的真正实现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

2.工作压力大。辅导员长期处于工作高压状态,再加上家庭压力的逐年增长,自我主动学习和开展科研的要求就会不断放松,从而导致自我发展的空间和途径越来越窄、越来越少,职业倦怠感油然而生,致使大部分辅导员有主动谋求其他岗位的想法和举动,从而造成辅导员队伍的高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实际上阻碍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建设目标。

3.日常琐事繁多。辅导员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研读经典的思想政治理论著作,也就难以与时俱进的掌握并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原理和规律对大学生开展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也就弱化甚至是边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这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三、岗位聘任制度的视角下对高校辅导员岗位专门化设置的建议

岗位聘任制度是一种以岗位业绩为主要依据的竞争机制,理论上将高校教师的职称职务与岗位岗级相分离,能更大程度的激励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部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同时拥有高校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岗位聘任时可以自由选择岗位。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鉴于辅导员薪酬和个人长远发展考虑,辅导员们往往是被定位为高校思政教师岗。虽然享受的待遇与同职称职级的教师相同,但在工作职责上,辅导员不仅要承担两份文件中所要求的超大负荷工作职责,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使得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更加任重而道远。基于这一点思考,笔者建议,从岗位聘任与岗位设置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辅导员岗位专门化为切入点,专项化辅导员岗位职责,逐步推进并实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建设目标。

(一)重新划分高校岗位类别,在岗位设置时增设高校辅导员岗位

《标准》中明确将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来定义和要求,那么,高校辅导员岗就不能再是单纯的教师岗或管理岗或鉴于两者之间,而应该从这两者间分离开来,独立成为一类岗位,然后才能逐步发展成一个职业。

(二)细化辅导员岗位设置,专项化岗位职责

岗位聘任,一方面,是从技术等级层面确定个人岗位等级;另一方面,则是从工作范畴清楚界定岗位职责,编制岗位说明书。根据《标准》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的要求,立足于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分工,结合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及个人兴趣点,可以进一步细化辅导员岗位,专项化辅导员岗位职责,将辅导员岗位具体设置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岗、党团管理辅导员岗、公寓辅导员岗、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岗、就创业指导辅导员岗、日常管理辅导员岗、奖勤助贷辅导员岗等。

分门别类的细化设置辅导员岗位,可以从政策制度的角度给辅导员减负,让辅导员从高压的工作现状中解放出时间和精力,从而可以自主学习相关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减轻职业倦怠感,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让辅导员们从心理上接受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趋势;专项化辅导员岗位职责,编制专项岗位说明书,可以引导辅导员自主的由“全科医生”向“专科医师”转变,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化、专家型辅导员。

(三)设定辅导员岗级分层

参照教师岗级设定原理,结合辅导员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能力标准,参照教师分层岗级的设置标准,设定辅导员十三级分层岗级,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职称评聘体系以及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体系,为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创设良好的政策体制大环境。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是一项意义重大的长期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 李 漪]

林洁,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干部工作、人事岗位工作。

G715

A

1674-7747(2015)35-0072-02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加速职业化
试述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艺术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