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2015-01-31缪小燕姚延芹

职教通讯 2015年3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缪小燕,姚延芹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缪小燕,姚延芹

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也影响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形势看上去欣欣向荣,但背后仍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就此需要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之策。

高职院校;就业率;就业能力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决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一汪清泉,使得高职教育更加生机勃勃。其中指出,职业教育对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将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下,高职教育如何居安思危,挖掘就业深度问题不仅是涉及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更是涉猎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福祉”。[1]因此,探究职业院校“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的矛盾,找寻其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职业院校的“高就业率”背后的矛盾

2014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接近700万,且初次就业率在学历层次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两头高”是指博士生和硕士生及专科生就业率高。而从学校类别看,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9.2%,高于211和985重点大学。这一数字足以让高职院校欢欣鼓舞,仅就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言,2013年的就业率普遍都接近100%。但是,这些“高就业率”的背后仍存在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高就业率与高离职率之间的矛盾

高职毕业生们大多只有20岁,他们年轻并充满活力,带着对工作的渴望与兴趣走向岗位,但实际上,很多毕业生并未真正思考过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再加上现在的90后学生普遍都存在,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理想追求,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高层次的追求、忽略了专业与专注重要性的特点。因此,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90后闪辞族”。以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备工程系为例,2007级学生在一年实习期内跳槽或者换岗位的的比率达到37.6%,正式就业后一年内跳槽率竟达到55.4%。

(二)“好就业”与“就好业”之间的矛盾

学校设备工程系2013届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的对口率为87%,专业相关度有92%;就业起薪低,主要是低水平就业,平均月收入为1900元;而转岗率较高,半年内离职率达到27%。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即高职院校的“好就业”不等于“就好业”。

作为一所建设类专业的学校,建筑施工单位“好就业”的岗位往往具有岗位薪水日薪化、岗位缺乏发展性、人员流动性较大等特点,而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具有相当强专业技能的管理型人才,而不是底层劳动力的培养工厂。特别是受国家的发展大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总量持续放缓、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减速,势必对建设行业有一定的冲击,由此,建设类高职院校的有效用人需求也会减少。如何让高职院校学生既要“好就业”、又要“就好业”,就成为我们必须要打好的攻坚战。

二、职业院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化的就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当前,职业学校都很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等,但却严重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其具体表现为:(1)就业指导老师很多缺少企业工作背景,也缺乏专业背景,在教学时都是照本宣科,缺乏针对性;(2)院系就业指导人员整天忙于具体的事务型工作,没有深入去了解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流于形式,内容单一狭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不大。因此,在职业院校普遍重专业重技能的背景下,就业指导教育往往成了“酱油”的角色。

在新时期的职业院校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需要拥有相当强的专业素养,既要按照学校要求上好就业指导课程,也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就业教育工作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要引导学生为社会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去基层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梦想、创造事业。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真正的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师资,同时,学校也应该更新思想,从制度上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模式。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断层严重

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毕业生的质量,通过跟踪调查,可以找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可见,毕业生跟踪调查是学校就业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没有办法细致深入做下去,尤其是毕业三年以上的学生,基本没有跟踪且断层严重,现有的毕业生联系主要还是靠原先班主任和学生的情谊,没有能形成一项常规工作。其原因有二: (1)人手不够,跟踪调查工作量很大且任务艰巨,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2)原先班主任跟踪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学校对班主任这部分的工作量不予考核,打消了班主任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抓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也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创业教育浮于表面

创业是最高效也是最艰难的就业。创业教育作为就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探寻出一条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途径来。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创业课程,组建起创业社团,学校里也有创业基地。但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缺乏创业经历,在授课的时候也是照本宣科的讲授一些创业形式、商业计划书等方面的知识,很多老师自己对创业都一知半解,更何况是学生。

创业是一种实战精神,需要创业者有极大的勇气和极大的兴趣,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乐于去创业的。虽然创业是就业的一项内容,但是没有必要将创业教育变成学生的必修课,应该将其变成就业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让有兴趣的学生去选择这门课,聘请有经验的创业者来讲授这门课,并且结合校内创业基地,将理论课变成“理实一体”课。

三、高职毕业生自身普遍存在的不足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岗位认识的肤浅、对自我发展的规划不足的缺点,由于缺乏针对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因而毕业生群体中职业道德素质与岗位适应性要求不匹配、抗挫折能力薄弱、创业意识不强等问题逐渐显露了出来。而企业更加注重的吃苦耐劳、踏实忠诚、协作敬业等无形资产,这又往往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非常欠缺的品质。当然,他们也有优点,高职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头脑灵活聪明,但是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比较自负,对自己有一种“精英”意识。一旦在求职中受挫,就会满腹牢骚,缺乏自省精神,也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虽然高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但专业理论不够深厚,知识储备不强,因此,发展的后劲不足,这也是制约高职生高层次求职的主要瓶颈。

四、解决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不盲目追求就业统计数字上的完美

作为职业院校,更应该思考的是学生就业质量如何、学生就业后的发展优势有多大,而不能被表面的数字所迷惑。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就业率这个数字上不能盲目攀高,而应该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就业问题未来的走向。

(二)构建全员、全面、全程的就业培养体系

1.真正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作,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进行审定,并融入到日常教学教育中来,从而实现学生就业问题“全员培养”。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就业部分和系部学工工作的任务,更是专业教研室要关注的工作。专业教研室应该结合本专业特色以及未来行业的发展,将企业标准引入课堂,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对接,并研究制订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措施。

2.加强师资力量,集结学校的优质师资,培养出一批能动性强,能够联合多种力量,可以充分调动起专业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公务员等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中的全面培养学生是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对市场的分析能力、观察决策力等,从而实现就业教育的“全面培养”。

3.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将学校的德育特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高职教育”继续深化下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的就业指导体系,从而实现就业问题的“全程培养”。(1)对于新生主要是了解专业为主,班主任和学工辅导员应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立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2)对二、三年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还应该鼓励帮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他们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便进行职业定位;(3)四年级为职业定向期,这个时期专制就业指导老师应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当年就业政策解读、就业技巧培训、就业心态调适、创业培训等;(4)五年级的顶岗实习是学生迈向社会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学生的岗位意识的提高,社会经验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顶岗实习期间,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就业环境、企业文化、工作待遇、专业对口、思想状况等情况了如指掌,尽可能地去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努力适应环境、融入企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三)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收集、发布网络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让学校每个部门每个老师都调动在就业网络中,比如,专业教师与企业之间积极联系,随时发布就业信息;校企合作部门开拓校外实习基地,输送学校的毕业生们;校友会也可以加入,联络各行各业的老校友们提供就业信息。

利用多种网络平台,除了传统的网页发布就业信息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实施“交互式”数字化就业信息发布服务体系,确保就业信息推送到每个毕业生手上。其他的新媒体,如微信平台等,也可以利用起来,发布就业信息。

当前,高职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契机,不再是“末等教育,扶贫教育”。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保障,没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学校的发展就会严重受阻。因此,认真思考就业工作的每个问题,是每一个职教人应有的职业责任感。而将就业工作做到实处,不仅为了学校的发展,也是对学生、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1]鲁昕.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解决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N].人民日报,2014-3-24.

[2]于英慧.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4(19):132.

[3]管丹.浅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57-60.

[责任编辑 秦 涛]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JA130332)

缪小燕,女,南京理工大学2011级在职硕士研究生,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G717

A

1674-7747(2015)35-0064-03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