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5-01-31张益芳
张益芳
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探讨
张益芳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接种中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把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及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晓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中有3例儿童出现发热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且在接种后,观察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长及儿童满意度。
【关键词】预防接种;系统护理干预;儿童
作者单位:028000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ZHANG Yifang, Inner Mongolia Tongliao Hospital, Tongliao 02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vaccination system. Methods The children who were vaccinat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and the awareness of the parent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ork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are 3 cases of fever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oculat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par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for nursing work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vaccination of childre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Key words]Vaccination,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hildren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对疾病进行预防[1]。但近年来很多地区出现了问题疫苗事件,这不仅危害儿童身体健康,更给家长带来困扰,很多家长对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了恐慌,为保证儿童接种的安全性和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对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科进行预防接种的24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6例,女104例,平均年龄(3.64±0.92)岁,接种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等,把接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接种疫苗种类上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分为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
1.2.1 接种前 首先对于接种儿童建立完善的计划免疫档案,包括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有无接种疫苗的禁忌性,在预防接种前对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并询问家长儿童近期的身体状况。有少数家长缺乏预防意识,因此在接种工作进行前通过宣传或发放学习手册对家长进行宣教,以提高家长对接种的认识,此外还要把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实告知家长,并与家长建立通讯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了解接种后的反应。由于接种对象都是儿童,因此在布置接种室时,要温度湿度相宜,并采用色彩鲜明的图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减少儿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1.2.2 接种中护理干预 在接种室,护士要对接种疫苗的批号、有效期及药品有无破损等情况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2]。在接种时对于接种儿童的档案资料与儿童的真实情况进行认真核对,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及接种内容等。在注射前要检查儿童的接种部位有无瘢痕或炎症,接种时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方法[3]。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幼儿,取斜卧位或环抱坐位,以减轻儿童疼痛,护士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准备些小的玩具吸引幼儿注意力,从而取得幼儿的配合;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采用语言鼓励的方法,在与儿童交流的基础上,夸赞他们“你真勇敢”“你真棒”等,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和疼痛感。在接种时用一次性注射前抽取疫苗,要做到方法正确、动作轻柔,注射结束针头拔出时护士应马上用无菌棉签在皮肤上按压,防止疫苗流出或出血。
1.2.3 接种后护理干预 接种后不能让儿童及家长立即即开,应该让儿童在观察室静坐20~30 min,确认儿童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此外应注意向家长说明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此外应注意向家长说明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1)近期内不要让儿童做剧烈运动,要多饮水,注意休息,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2)要保持接种部位清洁;(3)接种后应注意观察儿童的体温及身体状况反应[4];(4)告知家长下次接种的时间,定期询问儿童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调查表和预防接种知识点考察的方式对接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电话回访后,观察组中无一例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而对照组中有3例儿童出现发热情况,但经后期治疗后儿童状况得以恢复;且在接种后,观察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
3 讨论
预防接种是法律赋予儿童的权利,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
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证[5]。但在实际接种中,很多家长对于接种知识了解甚少,甚至有部分家长对于儿童接种持消极态度,因此作为医护人员要大量宣传接种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我们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大多数家长能正确的认识接种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接种儿童进行系统系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儿童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儿童家长对接种的满意度,提高家长对儿童接种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儿童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盛彩霞. 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1,17(20):105-106.
[2]王丽英. 小儿预防接种全程护理干预[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94-4395.
[3]魏宏玲.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J]. 护理研究,2014,28(6):722-723.
[4]段正敏. 系统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2):198.
[5]王洋.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的护理干预分析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210-211.
·效果评估·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7.177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7-0239-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