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配合自体耳软骨应用于鼻整形手术的效果评价
2015-01-31付德刚
付德刚
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配合自体耳软骨应用于鼻整形手术的效果评价
付德刚
【摘要】目的 探究expanded PTFE与自体耳软骨在鼻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9例鼻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鼻小柱正中行蝶形切口,以及两侧鼻翼的软骨缘行切口,利用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完成鼻整形手术。结果 本次研究中,鼻整形手术成功率100.00%;随访发现,4例产生负面反应(占比13.79%),经过有效处理,不良反应都得到控制。结论 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应用于鼻整形手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保持鼻部自然美观。
【关键词】膨体聚四氟乙烯;鼻整形手术;效果;自体耳软骨
作者单位:210000 南京维多利亚整形美容医院美容皮肤科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utogenous Ear Cartilage and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in Rhinoplasty
FU Dega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Skin Surgery, Nanjing Victoria Beauty Plastic Hospital ,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anded PTFE in rhinoplasty with autogenous ear cartilage surgery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To choose between June 2013 on April 29 cases of our hospital in 2015 rhinoplasty surger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ombined ear cartilage and ePTFE implants were used in rhinoplasty by the nasal median incision of butterfl y-shape together with lateral incision of marginal nosewing.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nose plastic surgery success rate 100.00%; Follow-up found that 4 cases have a negative reaction (13.79%), through effective processing, adverse reactions are under control. Conclusion The expanded PTFE used in rhinoplasty with autogenous ear cartilage surgery has a good effect, can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keep the nose natural beauty.
[Key words]Polytetrafl uoroethylene(ePTFE), Rhinoplasty, Effect, Ear cartilage
鼻整形是最普遍的美容整形手术之一,最主要的手术是隆鼻手术,也就是利用一些异体、自体的材料将外鼻进行垫高,进而将鼻部容貌改变[1]。然而,隆鼻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手术疗效,常见的隆鼻材料有HAP、expanded PTFE、自体软骨、硅橡胶等,但是临床证实部分隆鼻材料效果不理想,出现假体下移、排异反应等症状[2]。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9例鼻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进行鼻整形手术的效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9例鼻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范围为19~36岁,平均年龄为(26.46±4.2)岁。其中14例先天性鞍鼻,鼻孔明显外露4例,鼻尖肥大8例。全部患者都是第一次进行鼻整形手术,而且无药物过敏史,凝血无异常[3]。
1.2 方法
1.2.1 选择材料 全部患者都进行隆鼻整形手术,应用expanded PTFE、自体耳软骨等材料,其中使用expanded PTFE加强型补片;自体软骨选择耳甲软骨。
1.2.2 术前准备 手术器械:吸引器、鼻中隔深部探子、鼻镜、鼻中隔软骨刀、软骨镊等等。采用浓度为2%的5 ml Lidocaine,以及浓度0.9% 5 ml氯化钠溶液,构成局部麻醉溶液。此外,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鼻镜检查,观察患者鼻腔是否存在病变,同时将小指进去鼻腔检查软骨的厚度和大小,并且进行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
1.2.3 制作鼻假体 手术之前,医务人员应当采用正中线标记患者鼻部,并且将满足审美标准的鼻尖、鼻根也进行标记,然后依据患者鼻形、脸型等特点,制作expanded PTFE假体。在制作假体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制作的鼻假体具有柳叶状,并且利用鼻背缺损进行填充;(2)把鼻小柱与鼻头雕出,延长鼻尖,使其美观。
1.2.4 麻醉、手术切口 在鼻镜下,充分显露鼻中隔,麻醉依次顺序:鼻头部、鼻小柱、鼻背等。首先,在患者鼻小柱正中行蝶形切口,而且两侧鼻翼的软骨缘行切口,接着沿着软骨进行向上分离,暴露内侧角、中间角等,提升鼻尖组织。其次,已经制作完成鼻假体,进行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的浸泡假体,然后实施反复负压抽吸,推动expanded PTFE假体中空气及时排出。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设计软骨整形。将皮瓣进行覆盖,检查鼻外形,直到对鼻部外形满意,使用尼龙线缝合鼻翼两侧切口与鼻小柱。术后静点3天甲硝唑与头孢菌素,查看鼻孔是否出现渗血的状况,术后30天内避免出现碰撞鼻部的现象。
2 结果
2.1 近期手术效果
本次研究29例患者都顺利进行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的鼻整形手术,手术成功率100.00%。全部患者手术后效果较好,鼻型保持自然,手感良好。
2.1 随访观察
本次研究对29例鼻整形手术的患者进行2~12个月的随访,其中4例产生负面反应(占比13.79%),其中鼻假体下移1例(占比3.45%),皮肤透光1例(占比3.45%),鼻梁假体表层出现皮肤发红的症状2例(占比6.70%),其中假体下移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余两例患者经过治疗,不良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和西方国家人种相比,中国人的面部五官较平淡,轮廓柔和,因此挺拔的鼻子让面部五官更加分明。然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并非全部患者都可以采用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达到理想的整形效果,据报道,先天性鞍鼻、鼻尖肥大等患者只需采用此手术就能够达到理想整形效果,然而,中重度患者则需使用耳甲腔软骨延长鼻背的长度,进而才能产生明显效果[4-5]。本次研究中,全部患者都利用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的鼻整形手术,优点以及重要环节在于:
3.1 手术入路
采用蝶形切口入路,鼻整形手术中术者可以拥有开阔的视野,松解鼻软骨,进而获得较好的效果。松解附近组织的目的在于减少鼻尖、鼻背等部位形成的张力,确保鼻假体能科学植入,同时确保固定。
3.2 选择材料
本次研究将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作为材料。自体耳软骨具有平整、方便缝合、较易雕刻、不易移位等优点,而expanded PTFE拥有十分稳定化学结构,而且不易出现变形变质的情况,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排异反应,故将两者结合应用在鼻整形手术上,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同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6]。
3.2 鼻整形手术技巧
(1)由于鼻子部位具有丰富血供的特点,加之血管和神经都穿过筋膜层与脂肪层,因此医生应当尽量减少分离浅层对神经的伤害,避免由于缺血造成瘢痕出现形状改变。(2)放入鼻假体过程中,必须确保鼻中隔软骨和假体下端衔接的效果较好,保证expanded PTFE的鼻假体达到较好固定,达到鼻梁挺直的效果,避免鼻假体发生移位。
总而言之,expanded PTFE配合自体耳软骨的鼻整形手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先进的手术水平可明显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杨海江,杨瑞敏,闰爱春,等. 四中隆鼻材料在临床应用中的生物学性能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42):7939-7942.
[2]赵广文,金春花,李禹楠. 自体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9):98-99.
[3]姚顺利,梁晓健,熊明根,等. 耳软骨在鼻尖美容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4):233-234.
[4]姜晓丽,葛春颖,张晨,等. 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 (12):719-722.
[5]党宁,黄文,艾玉峰,等. 膨体联合耳郭软骨移植在降低膨体隆鼻术后鼻尖感染率的作用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87-90.
[6]蒋初云. 膨体聚四氟乙烯鼻整形87例研究[J]. 中外医疗,2014,6(2):235-237.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8.079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8-0119-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