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持续改进120院前急救工作

2015-01-31李丽郑江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红河州急诊科医院

李丽 郑江丽

浅析持续改进120院前急救工作

李丽 郑江丽

【摘要】医疗急救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红河州120在院前急救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本地区120院前急救工作效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120院前急救;存在问题;持续改进

作者单位:661100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

Analysi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120 Prehospital Work

LI Li ZHENG Jiangli, Hong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120 Emergency Center, Honghe 661100, China

[Abstract]The level of pre-hospital care to some extent, represent a city or regional health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degree,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Honghe Prefecture 120 in the pre-hospital care, measures are proposed, 120 in the reg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e-hospital care, provide some basis.

[Key words]120 pre-hospital care, Problem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8.5%;坝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11.5%。南北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各种突发性疾病、纷争、交通事故频繁。120作为院前急救工作的第一线,能否及时、有效、快捷地完成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防止继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1]。多年来在院前急救中能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为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和健康渴求的日益增长与目前红河州120急救现状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120急救量在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提高120院前急救工作效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我就如何做好120院前急救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 红河州120院前急救现状

院前急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医疗保健和社会文明程度[2],红河州120依托于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建立,目前有救护车10辆,每辆救护车均配有氧气、呼吸机、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及各种急救药品;现有急诊科医生4人(每月由固定于急诊科的21名医生轮流出诊);驾驶员9人,每月固定4人轮流值班;有护士9人。每组由医生、护士、驾驶员3人组成,每天3组按一线、二线、三线轮流出诊。每年承担出车任务5千次左右,基本能确保辖区院前急救工作。

2 存在的问题

2.1 院前急救人才紧缺

本地属于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急救人员没有严格科学的准入制度及全国统一的急诊科建设标准,目前承担120工作的部分医护人员,未进行规范化培训,急救技术不熟练,尚待加强。

2.2 人力资源匮乏

虽然近几年医院大量引进人才,但由于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医保人员的增加使得住院病人急剧上升,现有的人力资源仍不能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担任120出诊的医护人员同时要承担院内急救工作,尤其是在连续工作十几小时下夜班后再去出诊,将很难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2.3 120院前急救医护组合不合理

现有的院前急救医务组合是驾驶员、医生、护士各一人,医生、护士、驾驶员要兼担架员的职责,有时候医生和护士都是女性,楼层太高体力不支,生拉硬拽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2.4 服务范围广,硬件设施不完善

急诊科除担负院内急救工作,还要担负着市区和周边乡镇的院前急救工作,最远的乡镇来回要5小时左右,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由于出诊路途的遥远,120救护车上硬件设备的不完善,使许多患者失去了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因此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5 恶意呼叫频繁,干扰正常的急救秩序

120调度室接线员,每天要接听大量的骚扰电话,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停机的电话,每天频繁的骚扰电话,不但增加了接线员的工作量,还使得真正需要急救的人却不能在第一时间呼入电话,引发患者的极度不满。

2.6 出诊速度与患者的求医心切相矛盾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也相应提高,医疗纠纷逐渐上升[3],由于本地特殊的山区地质条件和道路交通不完善,加之路况复杂,有的村落小院无明显的标志物,同时由于山区少数民族语言沟通障碍,情况表达不清等原因,大大降低了120的急救效率。加之

患者对120的期望值高,求医心切,导致出诊速度与患者满意度的矛盾。

2.7 急救经费投入不足,未体现120的公益性质

120急救是政府公益性卫生机构,但目前120急救面临极少的政府性资金或缺乏政府性资金的投入[4]。120急救中心依托在当地医院,虽然有些资源可以共享,但很多急救面临救治收费与抢救相冲突的问题。每年医院在120院前急救方面还是要贴补很大一部分缺口资金。

3 持续改进措施

3.1 增加人员编制,完善和充实医务队伍

3.1.1 增加和充实医护人员,制定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院前急救医师学历标准。院前急救以现场、途中急救与安全转运为主,虽然具有较特殊的专业要求,但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与院内相比医疗成分相对较低。大专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已基本能适应单纯院前急救需要,同时他们也基本能安心于急救工作。

3.1.2 提高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待遇。与其承担的社会职责、劳动强度相符合,提高急救医务人员收入和待遇,给予专门的岗位津贴补助,稳定院前医疗急救医师队伍。

3.1.3 增加120院前急救医务队伍组合职数。在现有医务人员的基础上各组增加两名担架员,从而使急救工作更科学、更及时、更有效的开展。

3.2 加强培训演练,提高急救应急能力

通过定期不定期聘请专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如院前急救各环节存在的法律隐患与防范措施、医患沟通技巧、规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急救医疗仪器的使用操作等内容。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急救能力。

3.3 加大投入,完善急救实施

不断完善州级120急救实施和措施医护队伍,保障院前急救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健全和完善县市120院前急救机构,使患者得到就近急救,为更多的患者赢得救治机会。

3.4 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社会

3.4.1 在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的同时,也要宣传和普及老百姓自我急救知识,在救护车到来之前,现场人员采取及时的心肺复苏、常见急症的现场初步救护和不同症状的体位放置等可以积极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3.4.2 同时也要加强老百姓素质教育,避免频繁恶意拨打120急救电话,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影响正常的急救秩序。

3.4.3 加大健康知识、急救流程、和伤病患者的不良后果的宣传力度,使老百姓科学养生、安全出行、珍惜生命,同时增进了解,共建和谐。

3.5 政府加大投入,提供基本保障

目前120急救中心依托在当地医院急诊科,在设备、人员等方面资源可以共享,但随着急救量的不断增加,政府在急救设施设备的添置、保养、人员培训、岗位设置等方面要结合实际给予提供保障和支持。使院前急救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4 讨论

院前急救工作为院内急救的外延,是患者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5],如果在得不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充足保障下,它的运行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医院及政府领导应高度重视院前急救工作,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人才培养是基础。加大对急救人才的培养,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院前急救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林豫,袁建军,张湘莉. 我门诊部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做法[J].人民军医,2010(11):889-890.

[2]刘为生,李郁金,史悦明,等. 青岛院前急救现状与对策[J]. 河北医学,2002(8):764-765.

[3]郭晓焕. 舒适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764-765.

[4]伍育军,胡鲜丽,乐东友. 基层120规范性建设的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0,60(6):373-374.

[5]张媛,刘晓红,陆喜英,等. 院前急救转运患者至医院交班存在问题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0,61(1):52-5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8.024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8-0039-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9.7

猜你喜欢

红河州急诊科医院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