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部位规律及对放疗靶区设计的意义

2015-01-31吕金燕,郑真真,王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胰周回顾性腹膜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胃癌根治术(D2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转移规律以确定术后辅助放疗照射,为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我院由病理诊断为胃癌并行D2根治术后,随访经CT或MRI确诊出现复发转移的60例患者。对其术后复发区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局部复发吻合口、残胃(12/48)、腹腔淋巴结(41/48)、肝脏(11/48)、肺转移(6/48)、盆腔种植(4/48)、其他部位转移(12/48)。有41例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其中局部复发7例。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部位与原发部位相关,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腹膜后淋巴结,且以胃体及胃窦部癌常见。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1.034

作者单位:11600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

通讯作者:高文斌,E-mail: drwenbingao@163.com

Recurrence of Gastric Cancer Metastasis Site and Implication to the Design of Radiation Therapy Target

LV Jinyan ZHENG Zhenzhen WANG Gang GAO Wenbin  WANG Ruoyu (Oncology department,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g 11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understanding (D2 radical prostatectomy) of local recurrence after gastric cancer radical transfer rule to determine the postoperative adjuvant radiation exposure, guidance for further treatment after surgery. Methods Review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for the parallel D2 gastric cancer radical surgery and follow-up CT or MRI diagnosis of recurrence metastasis, 60 cases occurred. Statistical analysise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regional data. Results The local anastomotic recurrence in the stomach (12/48), abdominal lymph nodes (41/48), liver (11/48), pulmonary metastasis (6/48), pelvic planting (4/48), other parts of the transfer (12/48). There were 41 cases with abdom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cluding 7 cases of local recurrence. Conclusion The gastric cancer radical surgery tumor recurrence partly related to the primary site, the transfer of the most common site is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gastric body and gastric antrum cancer is also common.

[Key words] Cancer of the stomach, Radiation therapy, Radiation target design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R0切除)是其治愈手段,但仅有25%~40%患者可行R0切除且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差 [1],术后局部或者区域复发及远处转移是其主要原因,发生率高达40%~90% [2]。且80%的胃癌死亡患者存在区域复发转移,而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最主要的因素,如何减少术后复发、早期诊断术后复发和及时正确积极治疗术后复发则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术后局部复发部位常见的为瘤床、残胃癌、吻合口、区域淋巴结 [2],对于术后需行放疗标准及获益尚不明确,放疗野的确定也均来源于临床资料的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D2根治术出现复发转移的胃癌患者,对复发部位规律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能改进放射治疗野,指导进一步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4月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治疗随访出现复发转移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胃癌分期采用AJCC 2007年分期标准。

2 诊断标准

所有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均由CT或者MRI影像诊断明确,其中吻合口或者残胃复发均由胃镜或者病理证实。

3 结果

对60例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多数患者伴有多发转移。其中出现局部复发包括:吻合口、残胃(12/48)、腹腔淋巴结(41/48)、肝脏(11/48)、肺转移(6/48)、盆腔种植(4/48)、其他部位转移(12/48)。共41例患者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包括胃周淋巴结转移(11/48),胰周淋巴结转移(34/48),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9/48)。其中原发于胃体部癌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2/14),主要为胰周淋巴及转移(10/14)。原发于胃窦部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5/27),主要为胰周及腹主动脉旁(23/27),其中局部复发7例。

4 讨论

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是胃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胃癌术后复发的常见部位包括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特征 [3]。化疗及腹腔灌注治疗是标准治疗手段。过去胃癌放疗一般只是用于姑息性对症治疗 [4],我国还没有作为常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与姑息术式相比胃癌根治术可以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近年研究表明术后辅助放疗或放化疗能进一步提高胃癌的局控率及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亚洲国家主要以D2手术为主,韩国已有回顾性研究证明,同步放化疗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和长期疗效。因此胃癌术后放射治疗野的设定是由局部复发转移的位置决定的。准确的放疗范围和合适的放射剂量不仅对疗效有重要影响,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放疗并发症。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扩散途径,对手术区域及淋巴结引流区域的预防性照射,可降低胃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的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复发区域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胃窦部原发肿瘤较其余两部位更常见(27/48),且该类患者术后出现腹膜后淋巴结及局部复发率都比较高,分别为24/27,7/27,其中胰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转移率分别达到17/27,18/27,而胃周淋巴结仅为5/27。而原发于胃体部患者,其腹膜后淋巴结复发率远远高于其局部复发率(12/14 vs.2/14),对于胃底贲门原发癌其局部复发率相对较高(4/7 vs. 3/7)。因此在行放疗靶区划定时,应该对于不同的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及临床经验进行选择。对于残胃及吻合口的勾画就具有选择性,因为残胃的放疗胃肠道不适反应难以耐受,对于淋巴结引流区域建议常规行放疗,包括胰周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尽量包括在放疗野内。

猜你喜欢

胰周回顾性腹膜
CT评估胰周坏死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胰腺MSCT灌注扫描参数对鉴别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周感染的价值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回顾性研究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Ang-2表达评价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