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烈士精神重塑家国情怀
——以驻马店《天中晚报》报道为例

2015-01-31陈军超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身后事驻马店晚报

□陈军超

(天中晚报社,河南驻马店463000)

弘扬烈士精神重塑家国情怀
——以驻马店《天中晚报》报道为例

□陈军超

(天中晚报社,河南驻马店463000)

报道英烈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4年3月21日,《天中晚报》开设“天中英烈之生前身后事”栏目,报道河南省驻马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涌现出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他们家乡现在的面貌、子孙的生活状况。开栏第一篇以《跨越七十年的思念》为题,报道了遂平县岈山镇竹园村革命烈士邱绍华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儿子邱长银对他长达近七十年的思念之情。这篇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读者看到开栏语后,纷纷拨打报社的新闻热线提供线索。

栏目开办后,《天中晚报》先后选取十余位烈士进行报道,每位烈士的报道以一个整版为基准。2014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10月1日,该报推出“英魂祭”特别报道,除了刊发纪念烈士的动态消息外,还以5个整版对天中英烈进行报道,其中《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综述天中大地英烈的整体情况,《生经白刃头方贵死葬青山骨亦香》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对革命烈士、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进行报道;《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革命烈士张家铎进行报道;《英雄淮水拔剑舞慷慨悲歌满江红》对革命烈士孔剑舞进行报道。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对这组报道作出批示:《天中晚报》抓住国庆节的时机,适时推出英烈宣传报道,贴切适当,社会认同度高、效果好,润物细无声地起到了引领作用。我们的宣传工作就是要恰到好处。

媒体联动帮助英烈后人圆梦

“天中英烈之生前身后事”栏目在报道英烈先进事迹和他们后人生活状况的同时,还十分注意通过媒体的力量帮助英烈后人完成未了心愿。邱绍华烈士于建国初期牺牲于武汉市,他牺牲时儿子邱长银只有几岁,他的妻子不知道他葬于何处。《天中晚报》与《武汉晚报》的同行取得联系,帮助他寻找父亲的安葬地。一些线索很快汇集到报社。因为邱绍华牺牲已近60年,他的战友也大都作古,这些线索需要一一核实。两报联手,最终确认三处革命烈士陵园可能是邱绍华长眠之地。这让邱长银全家都非常感动。马纪忠长期在驻马店从事革命活动,并结婚生子,由于当时斗争形势严峻,他没有告诉妻子自己是河北人,至于是河北什么地方,他没有说,后来他牺牲于这片热土上。如今他的儿子已年近古稀,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的老家到底在哪里。记者及时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燕赵都市报》的同行取得联系。通过一段时间的查找,基本上确认马纪忠是河北省井陉县人,这些查找,单凭个人力量无法实现。

《天中晚报》的“圆梦”行动还延续到了在世的老英雄身上。刘玉中是驻马店市正阳县闾河乡人,曾参加抗美援朝并立下战功。他有一个战友叫王全安,两人相约不论谁牺牲了,另一个都要和他的家人联系并将遗物送到家人手中。后来王全安牺牲了,刘玉中虽然身负重伤却活了下来,但一直没能和王全安的家人取得联系,只知道王全安是洛阳人。记者在报道他的事迹的同时,与《洛阳晚报》的同行联系,很快就找到了王全安的家人。

走进历史重塑烈士家国情怀

天中英烈是天中儿女的优秀代表,是天中大地的光荣和骄傲。“天中英烈之生前身后事”栏目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记者走进历史,深挖烈士的英雄事迹,向广大读者展示了烈士生活年代的历史画卷,再塑烈士的家国情怀。张家铎烈士生于驻马店市区内的张楼村,记者在报道他的事迹时,特别指出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一个地主家庭的年轻人,却将自己的一生与争取穷苦群众的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一下子就让烈士的形象崇高起来。烈士不是对家庭不负责任,而是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烈士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女,而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充满大爱。二是突出烈士奋斗的一些目标今天已经实现。张家铎烈士出生的地方当年十分破败落后,但记者在报道时首先写到今天这个地方的繁华,用对比的手法展示烈士家乡的巨大变化。寇文谟烈士是驻马店市上蔡县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重要领导人,牺牲于全国解放前夕,生前他经常勉励子女要自食其力,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记者在采访他的后人时发现,他的子女、孙子都是勤勉工作的典型,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记者在这方面着墨较多,意在说明烈士的精神感召后人,从而提升烈士的光辉形象。

该栏目还十分注意烈士的广泛性,《英俊上尉闪耀的人生旅程》报道的是新时期年轻军官吴春华的事迹,《碧血长润汝南春丹心荣辉新蔡月》报道的是国民党抗日英雄燕鼎九烈士的英雄事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时期,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为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都值得我们珍藏和纪念,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感悟人生打动记者读者心灵

报纸报道什么,把什么样的作品奉献给读者,这是所有报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答案在每个报人的实践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天中英烈之生前身后事”栏目是落实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我们都不能忘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的幸福是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也正因为如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一些年轻记者感慨自己对烈士、对历史了解的太少,不少读者则表示希望这个栏目长期开设下去,说他们收藏了刊发烈士稿件的报纸,以便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阅读,从中受到教育。

河南报刊审读的阅评员说得最为贴切:《天中晚报》用“家国情怀”这根主线引导读者在品味美好生活时感受“家”和“国”的内涵,从而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毫无疑问,能让记者心灵感动的采访是成功的,能打动读者心灵的报道是优秀的。“天中英烈之生前身后事”栏目是一个较为完美的策划,在报道烈士方面有突破有创新,也为报业同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本栏编辑:尚志鹏)

猜你喜欢

身后事驻马店晚报
我还未出生(外一首)
数字时代“身后事”: 虚拟财产谁继承
外海中央花园的“身后事”
办好百姓“身后事”
《圣诞夜》晚报
浅谈驻马店驿站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