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文化扎根新科小学校园——新科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文化寻根

2015-01-30蔡琴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科村民学校

文/蔡琴

广州市白云区新科小学位于广州城乡结合部的白云区均和街新科村,学校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8平方米。学校以“存善念于心,育善道之人”为办学理念,以创建“善文化”特色学校为办学价值核心追求,以“日行一善 善行一生”为校训,形成“择善而从 止于至善”的校风,“谆谆善诱 乐教善导”的教风,“善善从长 乐助善长”的学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上品贤师”教师队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提炼并形成学校的善思“生动”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在“善品”德育的理念指引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养善教育”为特色主题,创建特色项目:善思“生动”课堂 经典诵读 跆拳道 善品德育……

为了准确定位学校文化,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传承和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相关会议,制定和修订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方案。动员全校师生,开展了文化寻根之旅。

一、根据学校的文化建设原则,我们从历史渊源着手,对学校文化进行了定位

新科小学它的前身是“长新小学”的分校,1965年办成独立学校,名叫“科甲水”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红卫小学”。1988年重新改名为新科小学。

“新科”是指新村和科甲水两条自然村,共有常住人口2000多人。新村村民民风纯朴,齐心团结,以越姓为主姓。越氏人善良勇敢,忠军爱国,在近代广州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作出杰出贡献。现年90多岁的越敬派老人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村口牌坊对联“新景丽华怡晚辈,村风纯朴继前贤”更是凸显了民风“善”之传统。科甲水相传有白沙湖杨氏村民迁入,祈望子弟中科甲及第,故名科甲,村旁小河为科甲水,后作村名。科甲水村民风淳厚。村中杨氏宗祠门前建有落马台,宗祠周围坐落大小书塾十多间。相传科甲水有杨氏始祖杨云岫,生平为人廉慎,乐善好施,人称贤吏。生有三子,长子思孝为乡进士,次子思恭为乡贡,三子思聪为宋进士钦赐状元,自公以下,七代九进士,人才辈出,科甲联翩。近代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杨启荣先生,他为官清廉,心系家乡建设,村的宗祠、书塾在他的倡议下重建。2012年重建的科甲水牌坊题字——“科名兆显甲水源长”无不彰显了杨姓教育子孙后代要行善积福,上善若水。

新科联社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地,千百年来,村民民风淳厚,学子崇尚的是老孟“性善论”思想。这里的村民“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二、基于学校的历史渊源,寻根学校文化

“新”取木也。—— 《说文》中,木之始伐谓之“新”,也就是创新,“科甲”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用“科”这种制度去约束“新”,“新”也要有规有矩,那么这种规这种矩就是“善”—— “动善时,故能弊而新成。(老子《道德经》)。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性善论”(出自《孟子·告子上》)。善是一种发展,善是一种能力,善是一种品质,善是一种追求。她代表一种本色的人性,一种道德境界和人生态度。小学是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是的启蒙阶段,“善”是最好的切入点。

我们学校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善”文化教育的切入口:

善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患”

善学——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善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善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善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老子《道德经》,围绕人有向善之心,不断创新赋予人性向善的教育与引领,使“善”的本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

综上,“动善时,故能弊而新成”,新科小学的“善文化”是千百年来新科村民“性善论”思想的传承。新科小学近十几年来生源比较复杂,相信在“善”文化的引领下,教育学生做一个“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好学生,全校师生“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扬善举”,继承、发扬先祖的善念、善行,六年厚积薄发,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学校文化和我校面临的实际,对教育特色进行了思考

基于对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围绕学校的现实状态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新科小学是一所不断成长的学校,在50年的办学历史当中,或浅或深地对学生进行善文化的熏陶。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反思,从建校伊始的“规范行为习惯”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六成教育”到“育善教育”再到今天的“善文化”,学校栉风沐雨,教师勤耕不辍,学子孜孜以求,“养善”为“善”之根本。养善教育,与核心文化“善文化”相承。我们认为:养善教育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实现,它能把认知转化实际行动,成为真正的品质;在好习惯培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既是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再认知的过程。养善教育,一个朴实的愿景:“动善时,故能弊而新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善,已成为新科小学的不懈追求,成为每个新科人的“精神标杆”,那就是——厚道德,大视野。善,已积淀成新科小学独特的教育品质和人文气质。因此,我们相信:在“善”文化的引领下,新科小学创新思路,执着前行,不断实现着自我的超越。新科小学,与善同行;新科人——存善念于心,始终行走在善道之中!

猜你喜欢

新科村民学校
新科世界冠军有他们五位
A self-driven photodetector based on a SnS2/WS2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 with an Al2O3 capping layer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学校推介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