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2015-01-30鲁燕邹立君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分层英语教学

文/鲁燕 邹立君

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文/鲁燕1-2邹立君1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是职业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伴随着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时候英语基础都残次不齐,英语水平差异显著。因此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的时候要求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个人差异的情况下来实施分层教学,明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英语学习。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以人为本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课程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专业、不同英语需求、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要根据统一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来进行英语学习,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因此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开始普及推广,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

1.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将学生合理的分成机组,然后针对不同层次来进行教学。每组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均不一致。分层教学模式充分承认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以期通过分层教学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分层教学模式的原则是“因材施教”,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思维。

2.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2.1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对人才素质发展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很多企业与单位对人才的英语水平有了硬性的规定与要求,而高职学生在日后的就业过程中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因此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来开展教学,实施分层英语教学,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

2.2符合学生生源情况。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源的多元化结构不断凸显,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基础差异巨大。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确定英语教学目标,英语水平高低不一致的学生无法获得其所需求的英语教育。而分层教学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开展英语学习[1]。

2.3符合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职英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急切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满足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

3.实施分层次英语教学的具体方法

3.1学生分层。进行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第一步骤。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英语水平测试,试题难度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相符。在测试完毕后根据测试结果、学生高考的英语成绩以及自我意愿来进行分层,分别可以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英语基础较好,B层学生英语基础一般,C层学生英语基础较差。A、B、C三个层次的划分结果主要由教师自己掌控,力求达到最为合适的分层效果。

3.2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来设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汇总需要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A层学生的教学目标是“综合分析应用”,B层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应用”,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接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拥有符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进行各个层次的教学时就能够因材施教,避免由于教学目标单一而造成的英语教学质量无法提升[2]。

3.3教学方法的分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例如,要求A层学生能够使用英语来回答问题,根据内容来概括课文大意,能够结合现代学习方式在课后开展自主学习;B层学生能够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在课堂上能够更多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C层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掌握基本知识点。教师可以给予A层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帮助其在课后开展探究性活动;给予B层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强化对其监督与管理,丰富教学形式;给予C层学生更多的鼓励,根据其实际英语水平来开展教学,提升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4作业布置的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以及评价方面也需要配置不同的内容与要求。在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层是能力作业,B层是提高作业,C层是基础作业。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构成都不同,A层作业分为综合题与选做题,供A层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拓展探究性思维;B层作业分为简单综合题与巩固练习题,供B层学生强化基本知识训练,巩固重点难点知识;C层作业分为基础练习题与拓展练习题,供C层学生消化基础知识,向更高层次进发。

3.5分层教学反思。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规模较大,教学对象数量较多,因此在进行分层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院校上下部门,制定完整的管理体系与体系,制定明确的分层标准。在分层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己的意愿,尊重“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稳定学生的素质与水平。学生在经过期中或期末考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来要求进行层次的上升或下降。高职院校要在教务管理上考虑到分层教学实际操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构建合理分层教学体系,给分层教学建立良好的客观环境。

4.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实施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与其水平相符的英语教育,从而使得其能够成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在高职院校进行英语分层教学,实施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层次、教学方式分层、作业布置分层等方式,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对于创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1]顾红兵.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

[2]刘明鹤,北辰.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

鲁燕(198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在职教育硕士,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g

A

2095-9214(2015)03-0169-01

1.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2.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分层英语教学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英语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