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2015-01-30陈荣泉

中国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文学作品机构

□文│陈荣泉

试析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文│陈荣泉

外国文学的出版在我国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的今天,优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了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现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明确了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方向和思路。

外国文学 翻译 出版 市场模式 出版方向

近年来,我国本土文学在部分优秀作家的带领下已经走向了世界的前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和深入关注。[1]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文化与文学的范式也在积极地作出转变,引进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这一现象的合理和客观的迎合。[2]外国文学的出版发行在我国扩大开放和与海外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能够促进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还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的素养。尤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出版优秀、经典和最新的外国文学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外国文学在我国的翻译出版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一方面放眼世界,翻译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阅读诉求;另一方面,在语种、国别、法律、市场和国际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遭遇了严峻挑战。

1.优秀翻译及出版方面人才的欠缺

在我国,欧美、俄罗斯等国家作家的作品一直是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重点与热门。而近年来,韩国和非洲国家的文学作品也正在受到国内出版机构的关注,作品被出版的数量不断上升。[3]这样一来,不但扩大了文学出版的选题范围,也对译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出版机构为此倾注大量精力的同时,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随着出版需求的不断提升,优秀的翻译与编辑人才显得十分欠缺,一些出版机构由于缺少相应语种的翻译、编审和编辑,而使其陷入了危机之中——选题者又是译者、编者也是校订者、推广者也是选题者——外国文学出版发行的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证。

2.侵权官司频发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每年花在收购版权和支付海外著作权人版税上的费用都很高。可是由于较低的准入门槛加上利益的驱使,一些明显缺乏外国文学专业出版能力和版权管理能力的出版机构也不断地汇入这一行业和领域之中。[4]而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些新进入的竞争对手却以恶性竞争的方式对其竞争对手进行排挤,与此同时,漠视版权的归属,将市场上热销的外国文学作品译本进行改写后便以新译本的形式重新推向了市场。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行业的准入门槛过低,使得一些明显违背出版初衷的出版机构趁虚而入,扰乱市场秩序。这样一来,外国文学作品的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障,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授权机构都会以对作品的抄袭、变相抄袭或者剽窃、粗制滥造为名,对出版机构发起侵权诉讼,这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3.功利化倾向明显

近年来,在网络文化和电视剧文化等因素的同时作用下,我国的部分出版机构将出版重点放在了穿越和奇幻题材等方面,甚至出现了互相争抢的局面,真正静下心来出版有价值、成系统的丛书和套书并不多见。虽然部分实力较强的出版机构在做外国文学的出版工作,出版的文学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赞叹。[5~7]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民营出版机构以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前提,通过资本运营等方式获得超额利润。可是,这些出版机构在基础工作方面却做得并不理想,其态度与出版业的初衷有明显的背离。甚至一些出版机构的出版模式已经扭曲,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时只署上作家的名字,而将其国别去掉。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出版机构估计到了作家的名气问题,而此法恰恰是舍本逐末,将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埋没,也明显不合版权的规矩。

近年来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势头渐强,表现为引进版权的范围扩大,出版新书的品种增加,文集、全集的出版增多,外国文学名著的新译本不断涌现。但与此同时,抄袭、变相抄袭、剽窃、一稿多出等乱象有加剧之势。比如,集合了26部作品、用12种语言写成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集竟由同一译者“翻译”。该《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的译者只有一人,令国内翻译界和出版界大为震动。这种以“翻译”冒充“著作”的做法,深刻表明了一些出版机构,所谓的作者、作家等唯利是图的目的。

4.海外出版冲击国内市场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图书发行市场就逐步实现了对外开放。虽然现当代外国文学市场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扩展,读者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热情和阅读诉求也只能在长期的培养之后才能被确定下来。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出版市场的开放为国际上大型的出版集团提供一个漂亮的突破口,他们是不会满足仅向国内出版机构转让中文版权的,而是会通过合作出版的形式,逐渐主动介入中国市场。如此一来,我国出版机构在独立引进、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就会遭遇明显的困难,出版成本也必然会水涨船高,而将这一成本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之后,又会推高文学作品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外国出版机构的下风,形成对我国本土出版机构的强烈冲击。

二、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影响因素——基于市场模式的分析

我国出版业已经逐步完成了市场化变革,外国文学出版工作也要按照市场发展的模式确定自身的定位和战略取向。这就需要从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继而确定其出版的方向。

1.审美因素

文学是美的艺术。这种艺术的呈现是通过文字、词句实现的。因此,在外国文学出版问题上,对原文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翻译工作会原汁原味地呈现作者的本意,能够将读者带入真实的作品场景之中,在身临其境中完成对美、对艺术的诉求。[8]但是,近年来,虽然翻译出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翻译人员正在成为一种短缺的资源。这种资源的缺失直接导致的便是翻译作品质量的下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一定会产生大量的疑问,不仅影响阅读的效果,文学作品的美的特性和艺术属性也就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一些读者要么选择直接购买外国文学原著,要么放弃对外国文学的阅读。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最终呈现出来,都会直接影响到外国文学翻译的出版市场。

2.读者因素

读者对于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即便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读者市场还并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程度。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读者市场来说,社会价值体系会对读者的阅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对于外国文学出版工作(包括本土文学的出版)实际上都曾经走进了一个典型的误区——出版机构热衷于对文学作品的发掘和出版,而对于读者市场的冷清以及冷清背后的对于阅读的漠然并不关心。而事实上,我国读者对于引进的出版物需求并没有真正被发掘出来,因此,难以全面展现出版行为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3.文化因素

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影响其效率和效果的因素必定是多方面的。以出版市场的文化因素为例,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要考虑到出版市场文化的立场选择问题,需要对时代发展的背景、文学作品母语语境的文化征候等进行细致分析。[9]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是因为,文化会影响读者群体的形成和阅读消费的倾向性。因此,在翻译出版外国文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全面了解特定读者群体的文化倾向与价值取向。否则,偏离了读者群体的知识本源,选择了错误的表达途径和表征方式,都将置外国文学的出版于困境之中。

如,以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为代表的多家出版机构出版了桑多·马芮的《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余烬》《一个公民的自白》等几部书。但是,这几部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基本都是在意大利语、英语、匈牙利语、法语等版本出版之后进行的。我国的一些出版机构之所以会紧随其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阅读过其他版本的读者对作者以及作品的文化认同。

三、外国文学出版的发展思路

近30年来,我国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重印和外国畅销书的翻译上。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以市场模式为基础,重新确定外国文学的出版方向,以更为完整、更加全面的视角,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进行筹划,能够使读者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1.加强对大众文学的出版和研究

在外国文学体系中,无论是英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出版的文学作品中既有严肃的文学作品,也有大量的通俗性和消遣性的读物。两种风格的文学作品针对不同的人群,前者以学术性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为阅读对象,后者则针对大众。因此,为了使更多的读者受益,就应该选择或者借鉴出版市场成熟国家的模式,向大众推广通俗类的小说或者畅销书。同时,我们还应当树立正确的态度,通过探讨和研究,将其内容酌情进行取舍。

2.增加积极向上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量

当今世界的社会形态是十分复杂的,无论是文化维度和知识体系,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行为模式,都前所未有的多样化了。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对外国文学作品不进行斟酌地一股脑引进和出版,势必会将一些文化的糟粕也引进到我国社会中,产生消极后果。因此,为了使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正能量,就需要增加积极向上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量。比如,将世界范围内有成就的名人事迹进行出版,尤其要对其坚强的品格、合作的意愿、豁达的心胸、强烈的自信进行弘扬,以此启发和激励读者自强自立、无私奉献。

3.坚定外国文学的出版方向,建立出版工作的辅助机制

为了使我国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工作顺利地实施,需要坚定外国文学的出版方向,建立出版工作的辅助机制,保证出版工作能够与市场模式保持一致:在我国本土出版机构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海外出版机构也对我国的出版市场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样一来,就要求我们在版权引进方面更加规范和严格。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工作应设立准入制度,最大限度地遏制外国文学出版领域侵权事件的发生,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同时,要通过激励措施,让更多具备外国文学出版资质的出版机构进入这一行业之中,并对侵权、盗版的出版机构实施严厉的打击,提高其违法的成本。

四、结语

从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的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在收到了良好效果的同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按照市场发展的模式确定外国文学的出版方向和与时俱进的出版理念,加强对翻译、编辑的培训与管理,以新的管理方式和销售手段推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注释:

[1]古澄. 2011年外国文学出版之我见[N].文艺报,2011-12-12

[2]湖南人民出版社译文编辑室.认真慎重地做好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工作[J].美育,1999(3)

[3]刘彬,李苑.脍炙人口的译作为何少了——访中国版协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秘书长李景端[N].光明日报,2011-11-18

[4]王炜.外国文学名著的出版与读者市场[J].编辑之友,2006(3)

[5]章祖德.外国文学出版与市场艰难接轨[J].中国出版,2001(1)

[6]肖东发.试论出版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J].出版发行研究,2002(2)

[7]石宗源.打造精品力作 传承出版文化[J].出版科学,2004(6)

[8](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卷五·申郑[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谢宇.世界的文学,文学的世界——看“外国文学简史丛书”的出版[J].中国出版,2006(4)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文学作品机构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