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满意的“杭州医保”
2015-01-30刘允海
文/ 本刊记者 刘允海
城乡百姓的参保观——“为健康多缴费,比什么都值!”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杭州市滨江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西兴街道金东方居委会劳动保障员方雪梅难掩惊讶:“哟!那可有年头了,我们这里早就不分城乡了,都称‘杭州医保’。”这一说法引出记者与被采访者下面的一番对话。
“怎么不分法?‘杭州医保’是否包括职工医保,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不就业的城乡居民有两个自选:在城乡居民医保中,农民和市民想选哪个档就选哪个档;在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中,农民、市民和职工想选哪一项就选哪一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可以转为职工医保,这叫‘低转高’,参加职工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转为城乡居民医保,这叫‘高转低’。究竟往哪转,全凭自愿。”
“你真会归纳!”
“不是我会归纳,市里文件上就是这么写的。”
村里有“低转高”的吗?
“有,我就是。”快人快语的陆玉琴是西兴街道居民。她争着说,我们两口子原来参加的都是新农合,后来都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再后来都转为职工医保,乡亲们都夸我俩是“低转高”的领头人。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做梦做出来的!”38岁的陆玉琴说,从懂事开始,我就羡慕城里的工人退休能拿工资,看病能报销,一直想着长大进城当工人。现在虽说进城没进成,工人没当成,但杭州医保具有“低转高”的先进性,允许老百姓在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之间自由挑选,让我心满意足地实现了梦想。
“你先生跟你的想法一样吗?”
“他听我的。我们开了一个经营刺绣的夫妻店,我是老板,他是伙计。”陆玉琴幽默地说。据了解,陆玉琴的刺绣店年收入30多万元,是村里公认的小康之家。
“我一直在琢磨小康的内涵,觉得它不仅是个经济概念,还应该是个健康概念,小康不可缺少健康,包括个人健康,家庭成员健康,国民健康。缺少这条,就不能算全面小康。”陆玉琴说,建医保,直接目标是保健康,最终目标是奔小康。“低转高,为健康多缴费,比什么都值。”
“你参加职工医保比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多缴多少钱?”
“我只管拿钱,就知道2014年我们两口子每个月拿609.30元,但没跟居民医保比较过。”方雪梅接过陆玉琴的话茬说:是这样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分为两档,一档每人每年1500元,其中个人拿500元,其余的由政府拿;二档每人每年1000元,其中个人拿300元,其余的由政府拿。农民和市民转为职工医保,按上年省平工资的9%缴费,2013年省平工资是40087元,一个人一年需要缴3655.8元(包括职工缴纳的重大疾病医疗补助每人每月3元和医疗困难救助每人每月1元),平均到每个月是304.65元。所以,玉琴夫妻俩每月共缴609.30元。
“西兴村有多少人选择一档,多少人选择‘低转高’”?
方雪梅:全村除了少年儿童和大学生外,共有村民3320人,全部自选一档;像陆玉琴一样自选“低转高”的已有998人,占村民总数的30%多一点。市里对在校大学生的政策更优惠,每人每年缴费240元,其中个人缴60元,统筹基金支付不设封顶线,且上学期间的缴费年限视作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少年儿童缴费低,每人每年500元,其中个人缴200元,但享受的待遇跟成人一样,最高支付限额都是18万元。
谈到自选“低转高”的原因,接受采访的几位老乡从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两方面作了解答。
现实意义表现在,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24万元,城乡居民医保为18万元,二者相差6万元。老乡们认为,参保的主要目的是防范花费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重大疾病,选择哪项保险,就得看哪项保险保的医疗费用多,6万元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必然会成为众多人选择“低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实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农民收入水平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实现“双提升”,有能力、有愿望为“低转高”提供经济支持,实际上,在“低转高”的居民中,都是人均年收入8-10万元的家庭。还有一个动因,就是忠孝之道,子女主动拿钱为父母“低转高”,以尽孝心。
长远意义表现在,参加职工医保退休后,个人不缴费。当地人均寿命已达80岁,按60岁退休计算,有20年的时间个人不用缴费,这一条对乡亲们自选职工医保更具吸引力。
在城乡居民医保中,西兴村的居民全部自选高档缴费,同样是政策导向产生的正激励作用。虽然一档比二档个人多缴200元,但政府补一档比补二档高出300元。同时,门诊待遇一档高于二档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在三级、二级医院发生的门诊费用,一档均高于二档15%。
据杭州市医保局统计,到2014年底,主城区8个区共有农村人口33万,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仅有11万人,其余22万人均已自愿通过“低转高”参加职工医保。这组数字,揭示了政府实施的城乡、人群“制度贯通”的改革举措顺乎民意,深得民心!充分体现出“民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呼应感!
参保人员的受益观——“我希望一生都缴费,一生不看病!”
41岁的戴岳阳,是滨江区长河街道汤家井社区的居民,人称“健美男”,自称自由职业者。他对医保政策的谙熟令记者不禁惊喜。
“社会医疗保险是绝大多数人为极少数患病的人化解医疗经济风险的一项制度。”记者的话音刚落,戴岳阳接着说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词:“统筹。”记者当即伸出大拇指深表赞赏。接下来的发言,更能展示这位农民对参保内涵的深度理解:“我也是由农民医保转为职工医保的。追求‘低转高’,就图个踏实,不图报销医疗费。”戴岳阳接着说,有的认为参保缴费后报销医疗费才算受益,我却认为是受罪、是灾难,报销的医疗费越多,说明病情越重,灾难越大。“我希望自己一生都缴费,一生不看病。”
戴岳阳算了一笔账:拿2014年来说,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一档,个人一年缴费500元,而转为职工医保,一年需要缴费3655元,相当于居民医保一档缴费的7倍还多。他说,看起来缴费的数额成倍增加了,但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比构不成压力。况且,每月缴了这笔钱后,机会公平的获得感和安全的预期感大大增加,这种收获更加宝贵。
戴岳阳的受益观在杭州具有代表性。江干区农民朱玉娟6年前因患脑肿瘤导致全身瘫痪,长期卧床又导致褥疮不断,每年要住2次医院治疗褥疮。朱玉娟的老伴赵荣法对记者说,我老伴从做脑瘤手术到年年治疗褥疮,医保报销的医疗费用超过百万,有人说我老伴是受益大户,我对杭州医保也是一百个满意,但我不同意“花钱多受益大”的说法。我从未得过病、报销过医疗费,也是受益者,因为我一直坚持参保缴费,选择的是一档,万一得了病,我也能报销医疗费。“当然,我最不希望有万一。老伴患病受的罪,我历历在目,一年到头躺在床上,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还是不生病、不花医疗费才是幸福人生!”
参保群众日趋理性的参保观和受益观,来自多样化、多层次、持续性的医保宣传。市医保局一以贯之地坚持“以政策普及促政策执行”的经办服务思路,编印出《杭州医保政策宣传》系列丛书,分为在职职工、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少年儿童、大学生、其他城乡居民等6个分册,免费发放给全体参保百姓,让保民从政策导向中领悟医保的内涵,端正参保观和受益观;记者采访的滨江区、江干区,分别开展了医保征文、典型案例解剖、“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演讲”等活动,旨在让保民从切身感受中认清医保与养老保险的区别与联系;市红十字会医院、老年病医院的医保办,创办了医保与医疗月报,用住院患者的现身说法进行受益观的引导……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正向激励作用。面对制度允许的“低转高”与“高转低”,自愿选择“低转高”渐成时尚。按照国家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医保,也可以参加居民医保,但参加职工医保一直是主流。主城区8个区共有灵活就业人员38700人,其中有35971人参加职工医保,占灵活就业人员总数的93%。
市委市府的民生观——“让制度可持续,让百姓可预期!”
在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的进程中,杭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发挥着舵手作用。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的一项重要体制改革,杭州这一步迈得早、迈得大。
早在2007年,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市委[2007]42号),按照城乡统筹,全民覆盖,一视同仁,分类享受的基本原则,整合了独立运行的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医疗救助等项保障制度,归并了管理职能;打破城乡户籍壁垒、人群界限,允许城乡居民自由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或职工医保,并可根据本人的缴费能力和参保意愿选择或转换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项目。说步子迈得大,从8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些改革举措仍然显示着敢于担当的创新性: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还只是少数省份和35个地级市的作为;城乡医疗救助职能划入医保,实行一体化管理服务,在全国范围仍属鲜见;打通城乡、人群的制度通道,让老百姓自由选择、自由转换保险项目,在全国亦属屈指可数。
2013年7月1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杭政[2013]68号),对2007年的保障办法进行了修订。围绕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目标,在坚持“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制度贯通,分类享受”,明确提出可以“低转高”或“高转低”;更加注重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参保补助、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和医疗困难救助,将重大疾病医疗补助作为基本医保的延伸,将“医疗困难救助制度”作为基本医疗保障后再托底的一项制度安排;更加注重筹资与保障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2014年城乡居民医保一档的财政补贴标准为1000元,是同年国家财政补贴标准320元的3倍以上;更加注重医保内控和对医药服务行为的监管监控,强调维护医保基金的运行安全。杭州市医保局局长谢道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几个更加注重,其实质是让制度可持续,让百姓可预期,让医保大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能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目标要求:富裕群体与困难群体都实现小康,才算全面小康。从这个目标出发,杭州在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上,政策力度大,对象选得准,工作做得实,成为制度公平可持续、百姓可预期的一大可靠因素和突出标志。
政策力度大,体现在从参保补贴到医疗补助和救助的全过程;对象选得准,体现在以证补贴与救助上,持有《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以下简称《救助证》)、《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以下简称《残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证》)、《低收入农户证》的人员,农村五保户、“三无”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均享有政府全额参保补贴、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和医疗困难救助。
江干区笕桥镇草庄村80高龄的周永文,12年前患喉癌,医疗费高达30多万元,那时新农合刚建立,保障水平很低,仅报销8000多元。沉重的经济负担再加上丧失劳动能力,使他家成为困难户。2013年3月,他又患中风,并导致失语失禁;9月股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并患有肺积水。周的老伴说他是“苦命的老头”。当记者入户采访时,儿媳妇金美丽和婆婆一前一后,笑容相迎,还没落座,婆媳便异口同声夸起医保来:我老公公从入院到出院,各种手续都是我办的,那年共花了差不多42万,基本保险这一块报了18万,重大疾病医疗补助报了15万,医疗困难救助报了3万多,我家只拿了5万多块,没有因病受穷,“多亏生在杭州、长在杭州、参加了杭州医保”。金美丽76岁的婆婆接着说:“21年前我患肠癌,花了3万多,全是自家拿,没有别的指望;现在有杭州医保,是老头子不幸中的大幸,是全家的福份。”
金美丽介绍的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医疗困难救助具有杭州特点。重大疾病医疗补助专门应对超过封顶线的医疗费用。其资金筹集为:职工按缴费基数的0.2%从缴费中划转,参保人员每人每月缴纳3元,政府按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充。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超过封顶线24万元的部分,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资金可补助90%。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资金由财政安排,个人和统筹基金不承担,对封顶线18万元以上的部分补助70%。
医疗困难救助资金由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每人每月缴纳1元,剩余部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救助范围:一个结算年度内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费中个人负担部分。救助方式:按费用标准,对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费用分段累计救助,对困难群体救助力度最大。具体规定如下:
持有《救助证》《残保证》《残疾证》或《低收入农户证》的人员,不设起付线,各段救助比例分别为:5000元以下为50%;5000元以上至1万元为60%;1万元以上至1.5万元为70%;1.5万元以上至2万元为80%;2万元以上为90%。这几类困难群体还享有普通门诊救助,比例为50%,每人救助额最高3000元。
企业退休人员,起付线5000元。5000元以上至1万元为50%;1万元以上每增加5000元,救助比例提高10%,至2.5万元以上为90%。
其他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起付线1.5万元。1.5万元以上至2.5万元为50%;2.5万元以上每增加5000元,救助比例提高10%,至4万元以上为90%。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起付线2.5万元。2.5万元以上至3万元为50%;3万元以上每增加5000元,救助比例提高10%,至4.5万元以上为90%。
杭州市医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主城区8个区享受政府参保补贴的职工和城乡居民困难群体为16.3万人(次),其中困难群体100%享受,实现应保尽保;享受重大疾病医疗补助的职工和城乡居民为31642人,占住院总人数的9%,基本实现应补尽补;享受医疗困难救助的职工和城乡居民为43122人,占住院人数的10.8%,基本实现应救尽救。从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到应救尽救,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提升了保障水平。以周永文为例,在其总医疗费用41.94万元中,统筹基金、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资金、医疗困难救助资金共支付36余万元,支付比例达到87%,个人负担仅为5.45万元,占总医疗费用的13%。婆媳俩的点赞,来自杭州医保对持有《救助证》的困难群体所发挥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救尽救的全过程保障功效,彰显老百姓对基本医疗保障的安全预期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