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民族心理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2015-01-30王青
王 青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中西民族心理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王 青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中西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心理在各自的饮食文化方面有着鲜明的体现。文章着重从中西方对于饮食重视程度的不同及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理解这两方面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通过跨文化交流的深化,将会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并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
饮食文化;民族心理;跨文化交流
前中央台主持人芮成钢的一篇名为《当拉菲遇到蒜泥白肉》文章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他在文中指出,“就在人们一瓶又一瓶开“拉菲”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到,其实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或社交礼仪都和红酒文化大相径庭。红酒讲究“轻轻闻细细品”,国人的酒文化却是“感情深一口闷”,动不动“打一圈”。平均好几千一杯的“拉菲”,干了不合适,不干更不合适。”这段话生动地反映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深化,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冲突日渐凸显出来。英国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曾说:“拉菲与中国的大多数食物搭配都像是一场酷刑。”
饮食是人类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研究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找出双方可以融会贯通之处,对于增进双方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都大有裨益。张起钧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文化(尤其是近代美国式文化)是男女文化,而中国文化可说是一种饮食文化。中国人把更多的关注及精力投向饮食,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可见一斑。正是这种群体性的热情赋予饮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较之中国而言,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呈现。因此,对比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差异仍有意义,鉴于此,本文拟从中西方对于饮食重视程度的不同及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理解两方面寻找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民族心理中对饮食重视程度的差异
中国人对于饮食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西方人。没有再比出《汉书·郦食其传》的“民以食为天”更能反映中国人对于饮食的态度。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孟子就曾说:“食色,性也”;我们嘴中经常说的“你吃了吗?”则反映了我们整个民族潜意识中对于饮食的关注。同样一句“Have you had your meal?”往往会西方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导致误会的发生。比如在英国,若是问到这个问题,则言下之意就是你想请对方吃饭;而这对于未婚男士而言,则表明他有意约会对方。饮食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几乎已上升到了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高度,老百姓所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是关于饮食。一个“吃”字背后所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的意义;吃不仅仅有一般的交际功能,同时调节社会心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礼”。《礼记·礼运》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的过程中,也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逻辑起点。这种文化倾向在汉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为‘饭碗’,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位’,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易中天,199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吃饭是为了果腹,饮食是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仅此而已。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饮食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由此划分,我们可以看出饮食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被划分在第一层。林语堂先生曾在《美国的智慧》中提到,对于美国哲人来说:“味觉,或是口尝食物的感官,属于最声名狼藉、最让人轻蔑和贬损的感官之列,并将其斥为低级的肉欲感官。”(林语堂,2007)卢梭在《瓦尔登湖》中写道,“葡萄酒并非是高贵的饮品,智者只能选择水作为他的饮料”;除此以外,“一杯热咖啡会使清晨的希望破灭,而一杯热茶会使晚上的憧憬化为泡影!”通过卢梭所坚守的所谓“高级生活法则”不难看出,饮食在他心目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方式,是人性最低层次的需求。
二、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理解在饮食方面的体现
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于面子的关注和需求,但需要指出的是,获得面子、失去面子或赋予面子时所依赖的标准却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却大相径庭,而这些标准评判是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独特的价值取向中的。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是有社会群体取向的,即:面子是社会群体所赋予个人的;中国人希望公众对自己的威信或名誉给予肯定,进而获得群体对自己的尊重,因而这种面子,或者说是脸面,具有强烈的道德意味。而在西方文化观念中,面子则更多的是个体意志的体现,Brown 和Levinson 就把面子界定为“人们想为自己获得的自我形象”。 在注重基本的自我形象的同时,还希望个人的行动不受他人干涉、阻碍。这种对面子理解的不同在饮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正是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餐桌礼仪,下面就对这种不同做简要陈述。
传统中国人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讲排场,重氛围,场面之大往往令西方人咋舌。近期,黄晓明和杨颖的婚礼上,开席300多桌,气氛热闹,尽享山珍海味;主菜越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就越显示主人和客人的身份,让主客方都有面子。另外,饭桌更是社交的场所,老同学、老朋友相互让菜,劝酒,共享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周到和诚恳,餐桌上热闹才能反映主人真正尽到了地主之谊。
中国人的这种宴请方式往往是很多西方人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因为与中国人的热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人进餐就显得太过冷清了。西方的餐桌礼仪中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修养与礼貌。比如,喝汤时不要发出声音;汤很热也不能用嘴吹,而是要等它自然冷却;咀嚼食物是不能咂嘴,不能讲话;即使别人问问题也要等咽下再作答;吃饭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要兼顾到整桌人的感受;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吃饭时要坐直后背,注意自身形态。至于食物的数量多少为宜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西方聚会一般四至五道菜,饭量以刚好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而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这是难以接受的,如果上的菜刚刚好,主人会觉得无法展示自己的体面,甚至有怠慢客人之嫌。即使做了丰盛的食物,主人还是会说些“粗茶淡饭,不成敬意”之类的谦逊话。对中西方饭局上的话语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均十分重视面子,但展现的方式却大相径庭。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更侧重自身面子的维护。
综上所述,中西方在饮食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折射出东西方对于饮食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民族性格。值得指出的是,本文所列举的上述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对于各国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且长久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新世纪与西方饮食文化互补兼容、相得益彰。实际上,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送带”。它已经成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TS971
A
王青(1981-),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比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614Z03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校级重点课题,经费:2万元。
[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林语堂. 美国的智慧[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