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拓展训练式教学策略分析

2015-01-30孙金梅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孙金梅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拓展训练式教学策略分析

孙金梅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体育课程作为各阶段教学中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的重要学科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然而传统体育拓展训练却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也就要求教职人员开辟新思路寻找新方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传统拓展训练不具备的优势,是创新传统体育拓展训练的重要途径,教职人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而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拓展训练;教学策略

结合少数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结合学校体育拓展式训练和民族体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拓展训练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校体育拓展式训练和民族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少数民族体育具有丰富和深刻的体育价值,但是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枯燥、教学内容过时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还没有将民族体育教学充分重视起来,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拓展式训练拥有的影响力和优势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这有效地开辟了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文化的滋养也是解决中国本土文化发展和传承问题的重要手段。而这些关系的存在都推动了两者的结合。但是人们也应当认识到,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关系,切忌将两者机械地结合在一起。但是拓展训练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范围是重合的,包括具有一致的教学目标、相似的教学内容、可借鉴的教学方式,而这也正是两者有效融合的基础。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拓展训练教学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民族体育拓展教学目标分为发展目标和基本目标,每个子目标都分别包含六个下级目标,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增加了民族情感目标。首先,基本目标。基本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标准、社会适应目标、民族情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运动的乐趣,并使其参与民族体育拓展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得到有效培养,最终促进自身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运动技能目标则是通过课程将民族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动作传授给学生;身体健康目标则要求学生通过课程中的体育拓展训练,提升身体素质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进而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预防;心理健康标准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锻炼和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社会适应目标要求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交往技能和意识的提升;民族情感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参与民族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民族体育的精神与乐趣。其次,发展目标。发展目标也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民族情感目标。其中运动参与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通过挑战自我和挖掘自身潜力激发自身进行民族体育训练的兴趣,进而更加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技能目标则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掌握民族体育项目技能和操作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运动技术水平;身体健康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提升身体技能水平;心理健康标准则是要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意志的培养;社会适应目标要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并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民族情感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深入认识和了解民族体育乐趣和精神,进而形成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准确认识[1]。

(二)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环节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原则,应当满足以下六项要求:第一,民族性要求。民族体育拓展活动课程应当选择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这个过程应当排除西方体育项目,确保体育项目拓展训练的民族化。第二,健身性要求。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健康第一”,所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应当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第三,安全性要求。在确定体育拓展项目内容的时候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安全性,在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会受到操作人员水平、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当尽可能选择安全性高的项目作为体育拓展训练的内容。第四,可行性要求。学校应当从现有实际条件出发选择民族体育项目,充分考虑物力、人力、空间、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五,趣味性要求。学生很容易被民族体育的运动乐趣和独特魅力所吸引,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认同不同的民族,因此应当将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作为训练内容。第六,群体性原则。提升沟通技能、强化团队精神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目的,拓展训练本身所具备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团队性,所以应当将容纳人数多的项目作为首选。

(三)合理设置教学流程

第一,课前准备。教师应当在课前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名族体育项目,确保掌握教学流程。然后教师应当进行道具和人员的准备,带领助教对整体教学策略和课程教学进行了解,并对民族体育拓展训练涉及的相关道具和资料进行清点。第二,建设团队。教师应当创造条件,通过消除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形成具有和谐氛围的团队,进而为后续教学流程打好基础。而这个过程秩序在第一次民族体育拓展训练中进行,此次形成的团队是接下来每次体育拓展训练课的活动单位。第三,活跃身心。教师应当组织做好相关的身心准备后再进行民族体育拓展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受伤的情况,还能够调动课堂气氛,并将民族体育拓展项目有关的知识介绍给学生。第四,项目布置。这个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对民族体育拓展活动的规则、流程、任务目标进行宣讲,将学生代入活动状态。然后教学会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进而有效吸引学生。第五,亲身体验。民族体育拓展课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亲历体验,学生的身体在训练中充分活动起来,通过遭遇困难和解决困难实现训练目标。第六,反思分享。民族体育拓展课的第二个核心环节就是反思分享环节,反思和分享是本环节的主要内容,反思分享阶段是亲历体验后升华体验的重要环节。事后反思是民族体育拓展课的关键所在,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重新认识,本质上是再次理解和分析固有经验。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即是分享,进而再次强化相同的感悟,学生的思辨和进一步沟通则被冲突的观点再次激发[2]。

(四)教学评价设计

第一,评价分类。评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部分;根据评价阶段则可划分为事后评价、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三部分;根据评价内容分为知识获得、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身体素质。第二,评价内容说明。评价内容通常分为四个部分,“知识获得”是促进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相关基本知识的认识;“情感态度”包括三个方面,包含对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体育锻炼、民族体育拓展活动的形式学生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目的则是让学生在民族体育拓展课程中培养开展体育项目的兴趣,更加认同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行为习惯”包括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主要作用在于增强学生的有关知识和技巧。“身体素质”应当保证学生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进而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学生心态和教学角色

首先,学生心态。应当明确学生在民族体育拓展课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拓展活动中来。另外,还应当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制定相应规则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个过程中学生通常包括四种心态:第一,参与。尽可能完成民族体育拓展项目涉及的每一个过程。第二,专心。应当将思考课程、体验课程、了解课程作为工作重点。第三,表达。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存在保留或者私下讨论不同意见的情况。第四,倾听。对于存在分歧的人也应当给予其表达的机会。

其次,教师角色。教师在民族体育拓展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和组织课堂活动,辅助学生完成拓展训练。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当采取设置情境、巧妙提问、激发学生兴趣等教学策略,整个过程中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应当在活动和发言环节积极引导每个学生的参与;严格落实相关规则;尽可能提升活动的乐趣和吸引力;存在或者发生危险时应当介入以保证拓展训练的安全进行;应当将相应的指导和讲解穿插在训练过程中;有效掌控训练进展[3]。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少数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拓展训练的结合能够有效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少数民族体育和拓展训练的结合运用,通过高效的体育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

[1]姬上兵.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5):141-144.

[2]蒙万宁.广西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现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13-15.

[3]张晓林.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状况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9):61-63.

G8

A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