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2015-01-30

中国司法 2015年3期
关键词:司法厅服刑人员矫正

江苏省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江苏省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2013年以来,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社区服刑人员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的目标,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着力提高社区矫正社会化水平。

一是用好政府购买服务政策。2013年,江苏省司法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民政、等五部门联合开展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司法行政部门公开发了1453个公益性岗位,675人聘用上岗。目前,江苏省共有专职社工3662人,增强了一线社区矫正人员的力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走向社会化、实效化。二是广结社会参与网络。公开招募社区矫正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沟通教育工作。2014年9月,江苏省司法厅与省关工委联合出台《关于动员组织“五老”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动员组织“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担任社区矫正小组成员,对青少年、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等开展“6+1”模式结对帮教,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社会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目前江苏省社区矫正志愿者已达5.6万名。三是优化社会参与方式。与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社会讲师团和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基地,提升教育矫正工作的质效。四是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建立和推广社区矫正协会和帮扶基金,鼓励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加入协会,与社区服刑人员结对帮扶,搭建好保障社区服刑人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其学习就业能力,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信心和能力。2011年以来,江苏省共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基地1395个,开展技能培训148762人次,就业指导119987人次,落实低保12652人,安排困难补助1457.8万元,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率达85%以上。

下一步,江苏省司法厅将“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列入2015年重点项目化任务予以推进落实。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创设孵化平台。司法行政部门主动孵化,培育符合市场主体资格、独立承担专业性项目任务的社工事务室、个人工作室等社会组织,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服务。逐步将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疏导心理情绪、纠正行为偏差、修复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引导就学就业等项目,向具有服务资质和能力的社会组织购买,逐步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刑罚执行与社会参与功能的适度分离。二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舆论宣传,进一步鼓励、塑造志愿服务精神,完善社区矫正志愿者发展机制。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全面客观评估,考核志愿者服务成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倡导、弘扬志愿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情况,安排适当补助或奖励。三是加强社区矫正小组建设。吸收社会人士加入,加强沟通指导,发挥小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教、提醒和信息反馈作用,夯实矫正执行的社区基础。四是发挥基层群众性组织作用。进一步落实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工作责任,建立完善村(居)社会矫正阵地和队伍,发挥村(居)民委员会贴近社区服刑人员日常工作、生活的优势,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向和行为表现,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防止其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五是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在全省积极推广建立社区矫正协会,创业帮扶基金等,吸收各方面力量加入矫正协会,促成协会成员对社区服刑人员结对帮扶、安置就业,形成社会参与的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

(江苏省司法厅)

猜你喜欢

司法厅服刑人员矫正
司法厅党委书记落马搅动当地政坛
黑龙江省司法厅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
黑龙江省司法厅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黑龙江省司法厅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大选登记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