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百方针”的理论来源
2015-01-30褚娟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褚娟(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浅析“双百方针”的理论来源
褚娟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研究“双百方针”的理论来源,对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百方针”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经近代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言论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评判以及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和陈独秀等人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而逐渐成熟。目前学术界大多只是探讨“双百方针”的影响,很少对“双百方针”的理论来源进行研究。而研究“双百方针”的理论来源有利于为当代学术界和文艺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实现学术、文化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双百方针”理论来源言论自由学术自由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对经济文化建设的理解、阶级斗争状况的估计、文艺政策的逐渐松动以及对知识分子评价不断发生变化。“解冻文学”思潮的兴起,尤其是对文学创造模式化和文艺行政化的质疑,显示了苏联文坛想要“复活”传统的俄苏近、现代文学的企图,这也激发了中国作家对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学启蒙主义传统的重新认识。[1]加之苏联文化政策的调整对中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国内国际背景下,“双百方针”应运而生。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之后,“双百方针”正式成为党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基本领导方针。当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时,苏联领导人以“双百方针”给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为由坚决反对。但毛泽东坚持认为,在思想文化领域允许各种思想学术流派存在与争鸣,不怕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展。[2]1953年毛泽东应梅兰芳之请,亲自为中国戏曲研究院的成立而题词,写下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成为百花齐放的源头。而后,关于中国奴隶社会何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分期问题,学术界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专门对此做出请示说是要百家争鸣,就这样“百家争鸣”首次被提出。1956年4 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总结到:“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3],至此,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才真正走到一起,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双百方针”。而“双百方针”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二、“双百方针”的理论渊源
(一)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首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学术文化和艺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讲到:“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许多学说和观点大家都是可以自由争论的,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4]。他还提到:凡在宪法许可范围内的各种学说和思想,大家有权利自由发表,任何人都不应该加以干涉。当时一位在中国讲学的苏联学者向身边的陪同人员谈到他并不同意毛泽东对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毛泽东回信表明,这种言论自由我们是不应当去禁止的。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任何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该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5]毛泽东对言论自由的倡导、对学术文艺自由的鼓励,深受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影响,是“双百方针”的肇始。
(二)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领域的活跃
1.维新派和革命派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探索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使得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从“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再到戊戌变法对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以及宣传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1895年,梁启超等人创办的《万国公报》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份党政报刊,虽带有政治性,却对冲破那些长期以来封建统治阶级关于结社、新闻出版的禁令具有不赏之功,后来又创办了《中外纪闻》、主笔《时务报》等,他因此被人誉为“舆论君子”。1898年6月,光绪帝决定实施变法,实行新政,新政中有一条是允许办报办刊。1908年3月,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律报》,除少数几条法律限制报道的内容以外,官府对报刊的内容几乎没有限制。鼓吹改良的进步知识分子,主张保皇的顽固派,甚至宣扬革命的激进派都在形形色色的报刊中纷纷发表各自的思想和言论,这时期的报刊业忽如雨后春笋一般。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拉开了思想解放潮流序幕,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并没有放弃民权的主张,而是开辟了一条把法治和民权相结合的新道路,借助法律来保障人民参与政权的自由和言论出版自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民报》作为其主要的刊物与梁启超主笔的《新民丛报》展开了近两年之久的论战。虽然《民报》最终击退了《新民丛报》,但是在这场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变革的论战中革命派和立宪派各抒己见,未尝不是一种言论自由的表现。《民报》中所倡导的革命理论,也为辛亥革命做了舆论铺垫。虽然这只是一场没有硝烟战火、没有发动一兵一卒的人文论战,但却从思想意识的层面上彻底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正如列宁曾经说过的:“判断历史的功能,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6]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保障人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刊行以及集会结社自由等基本权利。辛亥革命期间学术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许多学者能够用近代的新型学术理论去重新看待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为中国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史学革命”和“文学改良”应时而生,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新学科也相继出现。
2.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对”双百方针”的促进作用
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在学术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方针之间也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新学术也开始萌生,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学科层出不穷。后来,保皇派和革命派的论战,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政治色彩,但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宣传自己的思想未尝不是一种言论自由的表现。
(三)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以后,在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民族资产阶级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评判。他们大声疾呼“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已吁”[7]。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致力于改革中国封建的教育制度,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延揽各类人才。中学毕业的梁漱溟虽没念过大学,思想又过于老套,但蔡元培看中他对佛教的研究,聘他为教授。作为学术界的泰斗,他还三顾茅庐聘请在新文化运动中暂露头角的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蔡元培鼓励学术自由,他认为“无论各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蔡元培把《红楼梦》当做政治小说来研读,而“新红学”领域的开拓人胡适,非但不赞成蔡元培的主张,甚至还出言不逊地指出蔡元培的主张是“大笨伯猜笨谜”,但蔡元培并不计较,反而还在写文章之余托朋友借《四松堂集》供胡适借鉴。
除了学术界不同观点的纷然并立,文艺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新闻界出现了《新青年》等杂志和“四大副刊”,它们是新思想传播的乐园,更是新思想与旧思想交锋论战的阵地。新闻报刊业不仅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在形式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胡适大力倡导白话文,《新青年》率先举起提倡白话文的旗帜。其次,杂志和报刊的排版也与往日不同。新闻报刊领域的变革使报刊更具有知识性和文艺性,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后,这一时期新闻业还出现了第一批访问十月革命后苏俄实际情况的记者,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不同的学术观点也可以相互争论,自由讨论,这就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的“春天里我们要允许一百种花都开放,而不是只允许几种花开放”的“百花齐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成为“双百方针”的又一重要理论来源。
(四)马克思关于思想文化自由的论述
1.马克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新的一家思想理论加入到中国新思想新文化阵营与论战中,成为五四时期百家争鸣中影响最大的一家。马克思认为,精神的本质就是自由,不管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每种思想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列宁也坚持认为,保证人们思想和批评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思想学术自由的环境下,吸收借鉴并改造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地推陈出新,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才能建成。
1841年普鲁士的新书报检查令宣布,作家写作活动不再受各种无理限制的束缚。从表面上看,书报检查令的颁布是让媒体有言论自由,让作家有出版自由,但马克思以其特有的理智,敏锐地察觉到了书报检查令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尊重公民宗教信仰方面的虚伪性。1842年马克思撰写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他在文中深刻地批判了该检查令的虚伪性,表达了他对新闻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向往。马克思指出,书报检查令中“严肃”和“谦逊”这两个具体的特征使探讨脱离了真理。他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法律却要求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8]马克思以其挥洒自如的文字功底,进一步批判了新书报检查令的伪自由主义,深刻地表达了对思想自由追求和对新闻出版自由的向往。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学术文化领域的繁荣
从马克思对普鲁士新书报检查令的评价和批判来看,他对妨碍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书报检查令是深恶痛绝的。马克思认为真理的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的而不是只有官方一种色彩,并且大力倡导言论自由,或许这就是资本主义能够崛起并成功改造世界的一个关键原因。自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不管是进步的知识分子还是各级政府领导都不断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将我国的实际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的主张,对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具有启蒙作用,可以说“双百方针”是对马克思文艺自由的继承和发展。“双百方针”的提出,不管是在文艺界还是在学术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摆脱传统思想束缚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和各种题材电影都令人叹为观止,文艺界一派繁荣。由于冲破了思想上的禁锢,学术界也得以蓬勃发展,继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以后,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再度兴起。“双百方针”提出后对文艺界和学术界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幸福感,即“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9]。所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在言论出版自由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三、“双百方针”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双百方针”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不断发展而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领域的活跃进一步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同时首次将西方天赋人权的思想传入中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对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倡导促进了学术领域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民主共和观点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马克思的新闻出版自由思想更是加深了真理探讨、新闻出版和言论自由在中国的发展。
研究“双百方针”的理论来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双百方针”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有利于为当代学术界和文艺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实现学术、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对“双百方针”理论来源的追溯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对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追求的优良传统,又表明我国是一个积极汲取国外成功经验和优秀理论的国家。
参考文献:
[1]包新旺.“双百”方针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EB/ OL].http://www.mzdthought.com/html/sxyj/ wy/2006/0719/8488.html,2006-07-19.
[2]曹希岭,曾广梅.关于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格局的一点思考[D].烟台: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3]王小伟.浅析毛泽东的文化思想[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9):130-131.
[4]宋红锦.“双百”方针新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化的政策个案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
[6]李佳,王健.浅论辛亥革命的重要地位与历史价值[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5):79-80.
[7]吴修申.由两篇轶文看吴虞前期生平和思想[J].齐鲁学刊,2002(6):138-14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9]马克思.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M].瑞士,1843:5.
责任编辑:吴妍妍
作者简介:褚娟,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