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问题及战略路径

2015-05-09韩枫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肥创新型建设

韩枫(合肥市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31)



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问题及战略路径

韩枫
(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十二五”以来,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与国内先发地区和发达国家创新型城市比较,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合肥市新近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这给合肥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挑战: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要进一步拉高标杆,发现问题,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探索路径,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内先进、世界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路径

一、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一)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就

合肥市近年来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利好政策尤其是试点城市、示范区建设等政策的叠加效应,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改革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权”,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根据中科院环境与地理所的初步测算,合肥市在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创新水平位居第20名,省会城市第9名。其中,合肥自主创新水平位居地级以上城市第21位,省会城市第11位;合肥产业创新水平位居地级以上城市第28位,省会城市第10位;合肥人居环境创新水平位居地级以上城市第36位,省会城市第5位;合肥体制机制创新水平位居地级以上城市第9位,省会城市第4位。应该说,十一五以来,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战略规划、体系和主体建设、投入与试点尤其是政策扶持及体制机制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使得合肥城市的地位在提升,产业在集聚,资源在汇集,民生在改善。

合肥市十一五以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一个放大、三个突破、三个提高、五个翻番”:

一个放大,即从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再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效应。三个突破,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突破、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以及创新平台建设的突破。三个提高,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的提高(17.8%至25.4%),2008—2013年,全市工业高新技术产值和增加值分别由1057亿元和317亿元增长到3998.5亿元和1003.8亿元,增长2.8倍和2.2倍,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3.6%;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的提高(60%至80%)以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的提高(1.9%至3.1%),研发投入由34亿元增长到144.69亿元,增长3.3倍,超过十二五研发强度3%的发展目标。五个翻番,即各类平台总数由190家增加到820家,增长3.3倍;高新企业数由233家增长到708家,增长2倍;在肥院士和“千人计划“人数增长1倍;引进高端人才数增长2倍,达3500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由2838件和1037件增长到19425件和11487件,增长5.8倍和7.8倍,双双突破万件。

据统计,截至2013年,相对于上一年,合肥市又实现了新跨越: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技术合同交易额上升1位,列第八;发明专利申请量上升2位,居第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继续保持第八位;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上升4位,至第五位。具有了新突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次花落合肥;企业首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奖;股权与分红激励总金额首次突破亿元;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主体建成运行,成效显著。拥有了新品牌:新获批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八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①

(二)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

合肥市的经验可以总结为:

1.求是创新:即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合肥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从地方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法规、政策,沿着“技术创新城市→科技创新城市→创新型城市”的演化路径,谋求“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创新”的创新模式,实现“科教兴市→创新驱动→创新立市”的三级跳跃,遵循市场决定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企业不仅占据省级以上科技奖项的70%、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70%,而且形成了“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的企业成长模式。②

2.发展创新:即科学发展、谋求变局。根据过往的历史和已有的经验,一个城市的发展,基本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三产不富”,一个后发地区的发展,也遵循“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的过程。因此,合肥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既符合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又体现“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变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以上。同时,伴随着县域突破和城乡一体建设,以及行政区划的调整,“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已然进入人们的视野。

3.自主创新:即围绕原创、聚焦产业。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包括三种形式:即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相对来讲,原始创新最为艰难。因为,原始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也是商业模式、市场运作的创新,原创不仅需要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且需要创业循环链条的完善,唯此,才能真正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合肥语音产业,其研发人员虽然都来自本土,技术却属于国际原创。与此同时,合肥市采取率先应用、盘活存量、坚持发展、培育和孵化并举的方式,开展自主创新推动工程。

4.特色创新:即瞄准标杆、保持特色。在合肥市十二五规划中,“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和产业创新示范区,率先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成为合肥市的战略定位,也是近期目标。合肥近年来的实践说明:以发展创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以集聚创新要素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完善创新体系促进环境优化是合肥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最为显著的特色。其中,最具合肥特色的有三项:一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协同创新机制;二是不断扩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面的激励创新机制;三是以立法形式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5.改革创新:合肥这座城市一直与持续的变革相伴,十一五期间,合肥就从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共资源交易、土地管理、政府效能等方面进行改革,寻求发展的动力源;十二五以来,又继续推出深化十二项改革举措全面推进行政、经济、社会等管理体制改革;2014年,合肥市委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2014改革要点》:提出八大目标、188项改革,其中近1/3具有本土特色。合肥的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社会化”引领,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努力探索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之路:即经济上,建设智慧城市;政治上,建设法治城市;文化上,建设创意城市;社会上,建设公正城市;生态上,建设绿色城市。③

6.开放创新:开明开放是合肥的城市精神,无论是招商引资、产业承接,还是项目引进、人才集聚,合肥始终坚持“引进”与“出去”并举,“开放”与“开发”并重,“分工”与“合作”同步,“内力”与“外力”结合的发展态势,积极打造创新高地:按照大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路径,引进一大批企业;同时,引进国内成功的技术交易模式,加强与国内先发地区的战略合作;综合保税区加快推进,中部省会合作机制日渐成熟。近年来,合肥市通过全面开放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消费品零售额、技术合同交易额分别达181.90美元、1480.84亿元、61亿元;合肥市的技术市场份额占全省近半,省部属中标科技经费达市级科技经费总额的70%。

二、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问题

尽管合肥市2013年度研发投入强度已达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2.5%,但总体而言,无论是投入、产出,还是对内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以及科技对经济贡献率、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等等,均未达到真正创新型城市的标准。④尤其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贡献与惠民、创新服务与文化建设方面,合肥显然不占优势。同国内其他先发城市和国外发达城市比较,合肥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配置低效、创新服务机制不优等问题。

(一)城市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合肥近年来经济增速显著,发展步伐加快,但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最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仅有增速是不够的,必须切实将经济发展从要素、资本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这就需要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新模式,以自主创新引领自主产权、自主品牌,要着力改变基础强、应用弱,科教强、产业弱,单项强、地区弱的不合理状况,避免资源碎片化、产业同质化,要以“四化同步”化解结构不优、区域失衡问题,坚持“五个互动”(即自主与引进互动、科技与经济互动、市场与政府互动、区域内外互动、城市农村互动),实现“五个转化”(即科研项目地方化、科技成果产品化、科技贡献市场化、区域创新联动化、产业发展特色化)。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合肥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瞩目,但随着城市体量增强、空间扩大,城市建设面临新一轮任务,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环巢湖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合肥市委市政府之所以将其列为合肥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因为这项建设决定了合肥发展的走向。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替代传统的园林城市,不仅是地域的扩张,更是城市品位的提升。如果说,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城市的实力,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城市的智慧,那么,生态的治理则塑造了城市的美丽。要统筹节能减排降耗与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注重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建设、协调发展。

(三)企业家精神有待进一步培育⑤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来自于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来自于她崇尚自由、尊重个性的品格以及鼓励创造、激励创新的氛围。合肥虽然在发挥科教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创新尚未成为一种价值观,特别是企业家精神的欠缺是目前合肥城市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平庸守旧、固步自封、求稳怕乱、相互推诿、小富即安等诸多观念、行为习惯尽管早已成为过去,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棒打出头鸟”、“成王败寇”思想依然严重,加上体制原因和路径依赖,加大了创新的成本,使得一些企业家宁愿模仿、套利甚至寻租而不愿创新,严重背离了企业家精神。所以,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以包容创新理念替代成功哲学思维,让合肥成为一座创业、创意之城。

(四)城市制度体系需要建构完善

创新型城市不仅是富强、文明之城,更是法治之城、公正之城,要以创新型地方政府替代建设型地方政府,以城市竞争优势替代城市比较优势。尽管合肥走出一条知识生产为主的科学创新模式,但城市制度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这是合肥城市发展的最佳切入点。以往合肥科研基础较好,但经济实力不强的主因之一就是制度跟进不够。制度往往重于投入,合适的制度环境是创新和创业的必要前提。因此,城市发展要以市民有序参与激活民主,以政府清单治理激活法治,以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营造公正。城市制度体系的建构,必将增强科技惠民的程度,提升创新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推进产城一体、城乡一体,让合肥迈向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三、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性建议

(一)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

1.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独特内涵

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安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起着示范引领作用,是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在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合肥将以国际化、协同化、开放化、生态化为主线,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为定位,致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化都市区、国家创新中心及开放高地。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也是合肥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合肥城市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昭示着合肥的美好未来。

2.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定位,以提升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坚持企业主体、产业导向、协同创新、政府引导、统筹推进为原则,加速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信息链“五链融合”,致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高地、研发转化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创新投资高地和体制创新高地,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创造”转变。

(二)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

1.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合发〔2013〕10号)的规定,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2015年,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2017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成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支点和产业创新示范区;2020年,形成与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城市创新体系,使合肥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和自主创新示范区。

2.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

合肥要成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必须坚持“创新是灵魂、产业是支撑、生态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的战略方向。针对合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任务:即以平台建设推动科学创新,以载体建设推动产业创新,以信息建设推动智慧创新,以民生建设推动社会创新,以法治建设推动政府创新,以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创新,以开放建设推动合作创新;明确今后一段时间的战略重点:即进一步完善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体系,即创新主体是前提、创新载体和平台是关键、创新服务是保障、创新环境是动力、创新网络是推手。

图1: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

(三)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路径

1.以产业创新增添城市竞争力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到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统筹发展;围绕培养八大新兴产业,大幅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如以新能源汽车、光伏和LED产业为代表的“政策推进模式”、以京东方项目和区域总部建设的引进为代表的“引进合作模式”、以十大产业研究院的创建为代表的“平台集聚模式”、以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企业关键技术突破为代表的“原始创新模式”。

2.以企业创新培育城市创造力

要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出适时的培育规划:如针对企业的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别对应创新后备企业、创新小巨人企业、创新骨干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通过企业在技术、服务及组织方面的创新,以此增强企业的新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能力,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能力,以及新商业模式创造和实施能力。同时,通过战略联盟、示范基地和项目建设,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3.以平台创新铸造城市支撑力

要以知识、技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等为依托,进一步健全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围绕建设中科智城,进一步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针对各类开发园区尤其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把发展新兴产业和企业改造升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以大学科技园、民创中心为代表的各类孵化器的服务创新功能,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的窗口。

4.以人才创新营造城市原动力

为了培养和吸引更多的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要建立适合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崇尚科学,培养竞争、公平观念,形成冒险、宽容、合作理念,增强主体、效率、民主、法治意识,开展创新评选,举办创新论坛,塑造创新景观,加强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型、经营性、创业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可成才,人人能创新”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构建“以实践造就人才、以事业吸引人才、以岗位留住人才、以利益激发人才、以法治维护人才“的创新机制。

5.以风投创新培养城市孵化力

必须克服和弥补“风险厌恶”,以风险投资作为利器,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平台,培养城市孵化创新的能力。发展风险投资,最为关键的一是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二是坚持投资主体多元,三是探索孵化器与风险资本有机结合模式。由于股权融资相对于债权融资,更加适合高科技企业,也更为投资者所亲睐;风险投资的特点决定了在资金来源方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资本市场支撑三者缺一不可;孵化器可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种子资金,增强造血功能。利用风投撬动、盘活整个社会资金链,健全以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为一体的科技金融、科技财税、科技法律服务体系,促进城市的创新创业。

6.以制度创新提供城市保障力

制度创新能够保障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从而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通过向社会分权、向市场放权的方式进行权力收缩,实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使得政府职能真正转移到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公平正义上来。要完善创新型城市制度建设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人事以及分配制度;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运行机制创新,特别是通过协同机制、转化机制、利益机制的推动,建立科技管理新机制。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也是城市生态的本质变化,决定了城市政府在创新环境的培育方面,应有积极作为:政府要以市场化、法治化的理念,引导和服务创新,既注重顶层设计,更注重方法科学,创造制度、文化、政策、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的创新空间。

7.以合作创新增强城市辐射力

无论是经验模式,还是发展潜力,无论是平台创建,还是载体完善,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均离不开“开放协作”的力量,也最能体现合肥特色:如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就是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建设,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技术创新研究院;再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中安徽省大部分创新资源,成为中西部科技资源密集区之一,通过合肥等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形成城市创新合作联盟的典范。合肥市将以“四个合作”打造“四项创新”,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即以科技合作打造自主创新,以校企合作打造应用创新,以城市合作打造区域创新,以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创新。

8.以包容创新打造城市凝聚力

随着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最新定位,合肥未来将致力于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化都市区、国家创新中心及开放高地等。合肥将进一步发挥科技与产业协同、民主与法治协同、城市治理与民生改善协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巢湖治理与生态城市建设协同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城市创新发展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努力实现人人参与城市创新,人人分享城市创新成果的良好局面,使合肥成为一座海纳百川、宜居宜业的创新型城市。

注释:

①合肥品牌还包括: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合芜蚌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试点等。

②创新型企业,即在技术、品牌、体制机制、经营管理、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参见《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6〕110号)

③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用智慧化的手段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营造产业更便利、生活更宜居、发展更可持续的现代城市。参见肖林马海倩著《国家试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沪)2014年6月第1版。

④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目前尚存在五大瓶颈,即投入瓶颈、收入瓶颈、技术瓶颈、贡献瓶颈、人才瓶颈。因此,与标准创新型城市还有差距。参见方创琳刘毅林跃然等著《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京)2013年7月第1版,第109—114页。

⑤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的集合,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参见熊彼特著、邹建平译《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画报出版社(京)2012年6月第1版,第87-94页。

责任编辑:江浩

作者简介:韩枫,合肥市委党校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01—26

猜你喜欢

合肥创新型建设
合肥的春节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合肥的春节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