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5-01-30合肥市委党校课题组
合肥市委党校课题组
合肥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合肥市委党校课题组
[摘要]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经济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发达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把绿色、低碳、环保等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国内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就要求产业结构必须适应这种新常态。合肥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1331”空间布局等战略,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先进制造业力量薄弱,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提升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等等。为此,一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合芜蚌试验区为契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二要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和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的效应,推动产业转移和资本形成;三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四要加快开发园区整合、扩容、升级,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五要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
[关键词]合肥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课题组组长:江浩;成员:何永义、林庆康、陈荣。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形成及分类
产业形成是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人类出现三次大的社会分工,依次经历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商业。随着现代社会分工持续细化,科技进步不断深入,机械力的使用和信息技术发展,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且生产同类的产品和企业积聚在一起,所以“产业”一词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被定义为“生产同类或有密切关系的产品、服务”。
产业分类的方法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而不同。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提出的,他在《资本论》中以生产物质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作为分类标准,将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从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Allan.G.B.Fisher)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首先提出第一、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联合国的经济统计,基本采用这种分类法,我国从1985年起也开始采用。事实证明,三次产业分类法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分类方法。产业分类方法还有很多,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泰勒在1968年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三大类来研究工业化所处阶段,等等。
(二)产业结构与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各产业部门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从产业的量方面来考察,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如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制造业内部结构;三次产业中的行业构成,即产品结构。从产业的质方面来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素质分布状态,包括加工深浅度、附加值高低、资本密集度、高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产品的集中度,规模效应和国际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提升,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一、二、三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持续发展。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相适应。
产业结构是经济学的核心课题之一,在西方经济学中,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都涉及产业发展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研究经济就是研究产业。从早在16世纪早期的重商主义到18世纪重农主义学派,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从圣西门到马克思,从国际贸易学到发展经济学,从屠农的农业区位论到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都在研究国家地区产业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产业没有深刻认识,不使用产业这个概念。直到80年代初,才把产业结构列为研究课题,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重点研究产业结构、布局、政策。1985年,我国开始使用GDP和第三产业的统计,为开展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奠定实践基础。我国的产业结构及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著作和论文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和演进规律;二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三是我国和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实证研究;四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五是部分外国产业结构变动启示研究,等等。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度量
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度量,主要看产业结构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和可持续增长空间,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集群化、产业竞争高端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一般规律是资源配置从农业转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的动态变化过程。产业转型升级要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将资源逐步转移到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评价可以采用三次产业比例,第三产业比重、现代服务业比重、先进制造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产业组织集群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挥资源共享和实现产品差异化等方面具有优势。反映产业集群化从产业集聚度、集中度和融合度三个指标分析。产业竞争高端化方面,主要从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指标评价。
二、合肥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合肥市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定位为引领,审时度势,攻坚克难,奋力赶超,坚持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等战略,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特别是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巢湖市、庐江县融入合肥市成为大合肥后,人力、土地资源更加丰富,环境容量增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潜力增强。从“十一五”开始到2013年,合肥市生产总值从1056.2亿元增加到4672.9亿元,年均增长15.8%;财政收入从140.5亿元增加到768.3亿元,年均增长23.7%;固定资产投资从549.4亿元增加到4798亿元,年均增长36.1%。2013年,合肥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先,GDP升至第15位,固定资产投资升至第7位。2014年上半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居第12位、增幅居第8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居第11位、增幅居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第4位、增幅居第9位,合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城市,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批准合肥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并有望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有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合肥获批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期工程建成使用,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工程正式启动,积极申报未来网国家大科学工程;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签约组建。据英国《自然》杂志评定,2012年、2013连续两年,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2013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144.69亿元,比2012年增长24.8%;全市专利授权11487件,同比增长19.2%,占全省的比例为2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98.5亿元,增加值达到100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6%,占GDP的25.4%,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先进水平,其中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速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三)工业主导产业迈向“聚焦”新阶段
工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合肥不发展工业没有出路,工业不做大做强,同样没有出路。多年来,合肥市资本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不断推动企业改革重组,通过马钢重组合钢、美的重组荣事达,荣事达三洋与惠而浦开展战略合作,合肥赛维顺利重组,庐江矾矿破产改制稳步推进。2013年“合肥之友”等招商平台得到拓展,“百名县干大招商”活动取得实效,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重点区域招商成果丰硕,与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深入推进,招商引资2550亿元、增长22%。大招商不断扩大有效投入,引入总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TFT-LCD六代线项目、总投资280亿元的鑫晟8.5代线,还有格力、晶澳等已成为合肥工业发展的脊梁。2013年工业增加值2051.41亿元,占全市经济比重达4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2%。如今合肥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持续增强。工业主导产业迈向“聚焦”新阶段,2013年电子信息及平板显示、光伏及新能源、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188.8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1907.40亿元的比例达62.3%。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00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
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日益显著,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大发展反哺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金融、物流、旅游、文化、会展、房地产、商业零售、餐饮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巨大的牵引力。
(四)产业结构布局日趋优化
近年来,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等政策,2014年进行系统修订,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1个若干规定、3个管理办法和5项具体政策,(简称“1+3+5+N”政策体系)。完善的政策体系为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推动产业在加速规模扩张中转型升级。2013年,《合肥市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文件,使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近年来,合肥市根据现有的发展基础,顺应未来发展趋势,建设区域性金融物流和信息中心、区域性文化教育和商贸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和会展中心,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初步形成了以金融、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文化、中介服务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结构。目前,一批城市综合体、现代物流等项目相继开工,要素大市场成功建成;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将包括20家总行级金融后台服务机构,100家大中型服务外包型企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3年实现增加值近300亿元、增长21%;旅游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旅游共接待国内游客5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2%、14%,且两项指标继续领跑全省。
三、合肥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和难点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十一五”以来,合肥国内生产总值从1121.3亿元增加到4672.9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16.4%;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总值由527.22亿元增加到1841.9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1%。2013年现代服务业生产总值增速10.9%,规模不大,增速不快,低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现代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是下降的,从47%下降到2013 年39.42%,这与经济发展大势不相符合。从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合肥经历了由升到降再到升的过程,从2006年的38.4%下降到2013年的35.36%。合肥市经济高速发展第二产业贡献最大,这样的经济结构作为大城市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协调发展。
(二)先进制造业力量不强
合肥汽车产业单个企业规模小。国际上普遍认为,轻型载货车汽车企业的经济规模为10—12万辆,中型载货车6—8万辆,轿车25—30万辆。世界10大轿车公司产量均超过100万辆。合肥现有规模以上整车和专用车生产企业10家,配套零部件企业200余家,2013年产量是52.06万辆,与迅速增长的汽车需求市场不相适应。合肥单个的企业规模不大,2013年江汽实现销量51.97万辆,实现营业收入390.19亿元。长安集团合肥基地已建成投产,但该基地到2015年达到产销整车规模也只有30万辆。规模效应是汽车行业利润的追求,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943.06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4%,然而合肥的汽车产家却榜上无名。家用电器产业是合肥最为成熟的产业之一,一条从研发到核心配套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清晰呈现,但很多配套件电源控制系统、电磁阀、集成电路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配套基本上依靠外购,加大了整机的物流成本,也制约着整个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合肥装备制造业企业大都是单机多,缺乏高中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及重型机床的制造,大多数配套企业集中在铸锻件、冲压件和切削加工上,而比较复杂的特种铸锻件、特种模具、特殊热下理加工、工业电镀等加工工艺发展不足。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较弱
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高增长行业相对不足,总部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智能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项目引进和培育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速度慢,国际影响力不足,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和竞争实力不强。在发展壮大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对培育和发展下一代互联网(NGI)、下一代网(NGN)、生物医药、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办法不多。合肥在航空航天研究制造领域有一定基础,但多年来并未形成气候,一旦国家放开低空管制,将会感到对新兴市场准备不足。新桥国际机场已经启用,原骆岗机场本可以作用训练商业飞行员的地方,但迟迟没有再利用计划。没有积极鼓励安徽江淮航空制氧制冷设备公司、合肥皖安航空装备公司等企业,发展空调器及方舱、航空仪表和航空地面设备产品。所以在打造以自主创新为特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现代产业竞争力上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企业重眼前技术引进、轻长远消化吸收。日本和韩国成功的经验在技术引进的同时,花大精力、大投入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都在1:3左右。而我国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合肥市的比例为1:0.216。合肥的这一比例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消化吸收强度不足致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研发机构中企业只占21%,研发投入中企业投入不到50%,研发人员中企业只占26%,专利申请中企业只占35%。这几项指标远远低于深圳90%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受观念、体制、资金、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没有有效的结合点,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不广、层次不高,已有的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共建研发机构、共建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还比较少。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作为政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范例,目前看来也只是“盆景”,没有变成“风景”,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产学研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技术产业化合作的重心没有落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成果、设备等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地向产业集成。
四、合肥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
国家提出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宁杭合三个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省委省政府要求合肥当好全省改革发展排头兵,合肥提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目标,要建设经济繁荣的实力之城,关键是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合肥当前发展实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一)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比同类城市,合肥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吸纳集聚了中科大、中科院合肥分院以及中电集团38所、16所、43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截至目前,合肥有高校60所,各类专业人才53万多,被誉为中部地区智力最密集、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是要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合肥市现有条件,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八大重点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全国重要的IC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合肥“工业立市”战略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依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在35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类产品中挑选出八大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如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合肥要着力抓好产业链龙头项目、价值链高端项目、重大重组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家用电器、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和农产品加工、新型化工、冶金、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八大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家电制造业集群、全国重要的汽车及车辆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三)准确判断发展阶段,确立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社会形态在变化,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与之相适应,经历农业经济为主,转向工业经济为主,再转向服务经济为主。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中,服务业上升。合肥市人均GDP在2008年突破5000美元,时年7月22日在合肥市委九届六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竞争力。2013年,合肥市人均GDP达到9965美元,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进入新阶段,要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重点发展区域性金融、物流和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会展和文化服务业;做大做强现代商贸、社区服务业。
(四)利用城郊县区位特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合肥现代农业发展主要依托区域是在肥东、肥西、长丰和庐江四个城郊县。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农业发展的目标从过去的单纯提供农产品和生产必需品,逐步过渡到保护自然环境、调节生态平衡、发展景观文化、休闲体验以及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四个城郊县由于离城市市场距离近,服务大城市方便的特殊优势,将农业的传统功能拓展为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社会功能。为此,要以市场化、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生产和提供名、优、特、新、鲜、活的产品,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五、实现合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合芜蚌试验区为契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要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发展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提升合肥源头创新能力。要提升技术开发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化装备、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要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在合芜蚌试验区政策引导下,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推动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梯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效益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促进创新产业跨越式发展。要完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健全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担保和再担保体系。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服务功能。
(二)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和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的效应,推动产业转移和资本形成
要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和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政策的叠加效应,依托合肥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环境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在承接先进制造业方面,要积极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建设大项目、大企业,做大增量,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企业。大力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配套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承接与改造并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引进城市综合体,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信息软件、工业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积极承接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
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为合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要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优势学科和重要学科,围绕合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依托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引进高端创业服务团队,依托创新型园区引进高端创业投资机构。完善区域投资环境和各项人才引进政策,着力推动重点高校学科建设、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结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进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人才为骨干、以经营管理人才为纽带的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和知识创新策源地,构筑国际人才港。支持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合肥企业联合建设前沿技术研究机构,探索建设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等模式,以“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方式引进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在合肥地区落户。
(四)加快开发园区整合、扩容、升级,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产业集群
加强规划统筹,在“1331”空间规划引领下,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以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在新站区依托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在经开区,培育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在高新区,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促进装备制造、车辆产业、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支持巢湖经开区、庐南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支持合肥经开区、高新区等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启动编制合肥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五)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
要完善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和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而又有效衔接的运行机制,增强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市场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地方,政府要坚决退出。要加强对市场的立法与监督管理,理顺市场监管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继续广泛、深入地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强经济国际化、自由化,推进都市区的国际化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调整利用外资领域,在巩固和推动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引导外资流向能源、交通、环保、旅游等重点产业,促进外资参与金融、物流、商贸和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继续扩大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开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等领域中外合资、合作试点。实现利用外资从资金为主提升到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主,从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重的转变,提升利用全球产业资源配置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国际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合肥转移,探索国际合作新形式,建立规范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管理制度。深度开发欧盟、美国、韩国和港澳台等传统外贸市场,着力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开发技术、整合资源,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责任编辑:李敏琪
收稿日期:201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