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为重点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2015-01-30陈锦荣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从政营造干部

陈锦荣

以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为重点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陈锦荣

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解决好从政环境的营造问题。良好从政环境事关党的事业全局,内在地包含信念坚定、绝对忠诚的政治环境,勇于改革、敢闯敢试的创新环境,实事求是、积极作为的干事环境,五湖四海、任人惟贤的用人环境,公平正义、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以及纲纪严明、清正廉洁的纪律环境。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是一项党的建设大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破”与“立”、“权”与“责”、“严”与“实”等三对关系。

政治生态;从政环境;三严三实

一、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这是对当前党的建设现状的深刻剖析,也是对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鲜明要求。

(一)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任务依旧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开局,大力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使党内政治生态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当前少数地方仍在观望,个别干部仍未收敛,“不严不实”依旧突出,“破窗效应”还在蔓延,主要表现在:

首先,信念缺失有所扭转但依然存在。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的信仰建设,然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依旧精神空虚,热衷于求神拜佛,少数人信念动摇,[1]严重损害了党的公信力,成为疏远党群关系的梗阻。其次,四风问题有所遏制但依旧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一大顽瘴痼疾。在中央三令五申反“四风”的情形下,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抱有侥幸心理,有的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2]有的信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有的盲目攀比,生活奢华,铺张浪费,挥霍无度;有的作风不检点,道德败坏。第三,潜规则有所清理但依然泛滥。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整治各种讨巧之风和圈子文化。然而,形形色色的潜规则仍有一定市场。有的依旧迷信“班子不如圈子”的官场哲学,搞亲亲疏疏,人身依附;有的党内政治生活走形变样,追求一团和气。第四,腐败现象有所收敛但仍未根治。十八大以来,中央保持高压反腐态势,先后有110余位省部级官员、550多名厅局干部被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少数干部毫不收敛,而且社会上也不时出现反腐“杂音”和“噪音”,认为“反腐是一阵风”,“反腐会影响大局,拖垮经济”等,企图干扰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节奏。

(二)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事关党的工作全局

首先,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对于干部是一种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培养一名领导干部的成本比培养一名飞行员还要高。过去一段时期,由于体制转轨等原因,一些干部在推动工作时程序性不严,在决策用人时随意性较大,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警惕性不高,在个人生活作风方面原则性不强。实践证明:对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平时要求高一点,干部犯错的机会就少一分;纪律环境严一点,人情世故的压力就轻一些。为此,必须通过把党的纪律要求严起来,政治规矩立起来,制度的笼子扎起来,积极营造干部欢喜群众满意的党内政治生态。

其次,党的事业发展迫切要求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刘云山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入学典礼上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3]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就迫切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扎实推进、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二、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要把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和现实、内在和外在、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组织、制度与文化等多重因素。如何把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好,关键在于找准着力点。

(一)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是重构政治生态的突破口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单个人与人、人与家庭的交往,构成了微观的社会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交往就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而这些微观和宏观、具体和复杂、横向和纵向的社会关系,就结成了整个社会生态。人在社会关系网中,既发挥“结”的聚合功能,也起到“线”的衍生作用。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具体行为人,在塑造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受环境的影响制约。从干部在整个政治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定位来说,既是参与者,也是影响者;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既是结构要素,也是动力因子。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4]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政治生态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政治路线确定了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因而,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要从构成并塑造这个生态的主体——干部来着手,要从影响和制约这个主体开展活动的内外关系——从政环境来着手。

(二)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进一步明确其内涵

具体说来,良好从政环境包含以下六个方面内容:[5]一是信念坚定、绝对忠诚的政治环境。信仰坚定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和行动的先导,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体现。信念坚定就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追随;对党忠诚就要忠诚于党的事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为民服务,就要对党老实,表里如一,自觉同中央保持一致,决不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二是勇于改革、敢闯敢试的创新环境。勇于改革是共产党员的时代品质,敢闯敢试是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面临改革深水区的诸多难题,必须树立革故鼎新的导向,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改革共识;必须营造包容试错的环境,在完善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允许地方自主创新,解除改革者的顾虑,同时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者敲响警钟。三是实事求是、积极作为的干事环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积极作为是为官从政的职责担当。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发扬好,谋事要实、创业要实,避免胡搅蛮干瞎折腾;同时,发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崇尚实干兴邦,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坚持“功成不必在我”,一茬接着一茬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四是五湖四海、任人惟贤的用人环境。五湖四海是干部选拔的方针,任人惟贤是干部任用的原则。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杜绝任人惟票、任人惟亲、任人惟圈、任人惟钱的乱象,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拓宽选任干部视野;坚持“好干部”的用人标准,摘掉选人用人的“显微镜”,打破论资历、排辈分、讲资格的用人定式,破除蝇营狗苟和拉帮结派的用人怪圈,不让老实人吃亏。五是公平正义、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是社会价值的核心要义,崇德向善是社会伦理的基本规范。从政环境既包括社会大环境,也包括同事相处的微观环境。倡导公平正义就要鼓励平等竞争、公正分配,防止权力与资本交媾,提防利益集团侵蚀社会公平;同事之间要还原同志关系本色,多一分人情味,少搞点小动作,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多做咬耳朵、扯袖子的举动。六是纲纪严明、清正廉洁的纪律环境。纲纪严明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基本保障,清正廉洁是为官处世的政治本色。纲纪严明的环境就是绷紧纪律这根红线,任何人不允许公权私用、公器私用,更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廉洁自律的环境靠法治和道德涵养,各级领导干部有所敬畏,有所止,正确对待权力和名利、家庭和人情,守住做人、用权、交友的底线。

这六个方面的环境,涵盖了从政者个人、组织、社会及多主体间彼此互动所形成的政治关系,也包括了从政者的角色属性、职责定位和纪律要求,为我们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提供了具体遵循。

三、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把握好“三对关系”

(一)把握好“破”与“立”的关系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既要破除党内一些不正之风,也要把党的政治规矩立起来,在破旧习与树新风方面花足气力。

一是要把“破圈子”与“立规矩”联系起来。针对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和圈子文化,一要着力整治官商之间的“朋友圈”,提醒党员干部慎独慎行、自重自省;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规矩,禁止以利相交、以权相交,防止班长变成“家长”,领导变成“老板”,坚决反对搞门客门阀、人身依附那一套;三是净化网络环境,倡导良好风尚,维护公平正义。四是要把“去垄断”与“强监督”结合起来。危害从政环境的根源是权力过于集中,少数人充当了“大家长”的角色。因此,一要推进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机制、程序和范围,破除权力垄断;二要用好巡视工作这把利剑,把单向监督和专门监督结合起来,不定期杀“回马枪”,发挥震慑作用;三要完善监督机制,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四要把“反腐败”和“倡廉洁”统一起来。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要一手抓反腐,一手抓倡廉,二者不可偏废。因此,一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发现一起就严肃查处一起,减少腐败存量,下大气力拔“烂树”;二要完善诫勉谈话制度,根除不作为、乱作为等消极怠政现象,敲打检查治“病树”;三要防微杜渐,加大对腐败典型案件进行总结剖析的力度,领导干部受到警示、警醒、警戒,从源头上正“歪树”。

(二)协调好“权”和“责”的关系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既要保障广大党员干部履职有其权,也要落实用权担其责,在权责匹配、权责对等方面做足文章。

首先,把“授权”与“担责”匹配起来。权责一致原则,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的准则。在现实中“权责不一”的典型问题是,乡镇一级机关承担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职能,然而其自主决策权力却远不匹配,导致越级上访事件屡禁不绝,上级机关又死命下压,使得乡镇干部出现“两头不是人”的困惑。因而,我们在强调干部用权担责的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授予其担责的相应权力。其次,把“用权”与“追责”联系起来。落实权责对等原则关键要在选人用人上取得实效。一是坚持五湖四海、任人惟贤的干部标准,让老实干事的人享有出彩的机会;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党管干部、群众参与、程序公开、责任追究等要素科学地渗透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三是拓宽干部提名渠道,扩大全委会在干部初始提名中的权重;四是严格执行干部选任责任追究终身制,防止任人惟亲、任人惟圈、任人惟钱。第三,把“民主”与“集中”统一起来。落实权责一致原则重点要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不能以“民主”为名推脱其责,更不能以“集中”为由行专断之实。一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二是实行正确的集中,重点在于完善党的全委会、常委会集体决策制度;三是解决好民主协商与集体决策的程序规范与路径设计问题。

(三)处理好“严”与“实”的关系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也要督促各级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党性修养和实干担当方面下足功夫。首先,要把“严以修身”和“谋事要实”结合起来。刘云山同志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把修身之本作为为政之要;同时,严以修身是为了更好推动发展,各级干部在谋划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业和工作时,要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其次,要把“严以用权”和“创业要实”结合起来。权力一旦不受控制就必然导致腐败。要严明党的纪律、党的规矩,真正做到“纪”在“法”前,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同时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国家法律体系,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以用权不是为官不为,更不是胡作非为,要督促广大干部脚踏实地,奋发有为,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第三,把“严以律己”和“做人要实”结合起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遵纪守法,尤其是对权力要保持敬畏之心,决不能把公共权力异化为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严以律己和做人要实本质上是统一的,各级干部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要忠诚老实,决不能忘乎所以,更不能一手遮天,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3]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J].党建,2015(6):11.

[4]栗战书.科学发展要有好的政治生态[J].求是,2011(2):63.

[5]赵乐际.做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者[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5):5.

(责任编辑 马树颜)

陈锦荣,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博士生(邮政编码 100091)

D26

A

1672-6359(2015)05-0021-04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内民主建设”(L08BDJ009)阶段性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科学化研究”(14LDKDB0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从政营造干部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唐英年:商贾世家 从政报国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普罗霍罗夫的从政历程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