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定力·能力
——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人才支撑
2015-01-30胡爱敏丛文娟
胡爱敏 丛文娟 金 刚
活力·定力·能力
——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人才支撑
胡爱敏 丛文娟 金 刚
人是所有资源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要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就要夯实基层党建的人才基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定力和能力。为此,要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规律,形成与时俱进的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要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增强政治定力和担当意识,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以建设高素质的带头人队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优秀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党建科学化;人才支撑;定力;长效机制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整个执政体系中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基层党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基层的党员和干部是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这支队伍的活力、定力和能力的提高是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是党的事业的有力支撑,也是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人才保障。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活力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
人是所有资源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要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要夯实基层党建的人才基础。而基层党建要搞好,就要靠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为此,要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规律,形成与时俱进的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
(一)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规律
长期以来,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的传统和经验,如:“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民主生活会、“创先争优”活动、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等一系列好的方式方法。“形势越变化,党的事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1]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要把党打造为坚固的战斗堡垒,把全体人民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就要靠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我们紧贴时代脉搏,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继承发扬好的传统做法,同时又要努力探索和运用新的党建载体和方法,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研究党员队伍的变化情况。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党员群体,党员队伍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党员的来源及构成成分更加多样,有农村党员和城市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学生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等。党员的素质普遍提高,对教育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期待都有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思想文化交织,党员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要求党能够更好地凝聚党心民心,要不断研究党员队伍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新方式新方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党内激励。要进一步探索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的措施和办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落实,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把党员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范围轮训制度、技能提高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党员素质能力持续提升机制。更加关注党员的合理需求,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强化党组织服务党员功能,使党员感到既有义务、有责任,又有权利、有温暖。”[2]
2.全面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教育培训不仅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更要注重形式的变化性和创造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党员喜闻乐见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基层党员受教育、勤学习、提素质活动,开阔眼界、更新知识、提高党员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坚持正面教育,如定期开展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召开形势报告会、进行警示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等,引导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表彰一批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工作业绩突出的先进党员,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向上,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环境。
3.党员管理规范化。对党员要从严管理,从发展党员这个环节开始,严格程序,健全常规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把好入口关,完善发展党员操作规程,把工人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纳入党内,发展党员工作全程记实,确保党员质量。对于党员的日常管理,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党员的具体情况,建立党员信息库,全方位掌握党员干部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要跟踪管理,健全流动党员外出登记、思想汇报、专人联系、民主评议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流动党支部,开展组织活动,确保离土不离党。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常规性党内生活制度,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效果,提高组织生活质量,规范党员行为,提高党员素质。
4.优化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功能。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就要求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激发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现实要求。工作中,坚持党组织的人文关怀,关心党员的工作和生活、了解其需求与期盼,为党员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同志之间的友爱,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党员的办法。“既要按党章要求保障好党员应有的权利,为党员履行义务提供帮助、创造条件,又要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党员所需所盼,解决党员在学习、思想、工作、生活中具体困难和问题,全面服务党员的成长进步,把服务工作做深入、做细、做实、做好。通过服务普通党员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3]既要服务党员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又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服务党员的全面发展。
(二)形成与时俱进的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历史任务。2013年8月22日,《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要以此为指导,紧跟时代步伐,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起常态化的党员干部学习、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内生动力。
1.教育培训制度化、经常化。按照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要求,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制定培训管理办法,科学安排培训内容,为基层党员干部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依托党校等机构,在现有的基层党员干部的定期培训的基础上,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基层党员轮训机制,对党员和干部普遍进行培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及培训次数。通过办班培训、外出考察、巡回宣讲、挂职锻炼等方式,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分层次多渠道抓好教育培训。
2.培训内容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训和知识更新”。[4]要加强党性教育,“认真进行党的根本宗旨、党员标准再教育,使党员认清党的最终目标没有变,党的宗旨没有变,党员的标准没有变,真正把合格党员的标准立起来,把先进分子的形象树起来,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5]结合各个时期的理论热点问题,有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方针和重大会议精神的把握能力。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培训方式多元化、载体化。运用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电化教育、巡回宣讲、外出参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采取重点精学、领导领学、研讨促学等方式。积极吸收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注重发挥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的作用,搭建教育平台,以党建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网、社区宣传栏等为阵地,有效利用党员服务站点,与党员和干部远程教育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实现党的政策理论及党的知识信息的宣传,引进鲜活的教育内容,突出党员教育管理的时代性。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服务。
(三)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
韩金来创造了奇迹,用实际行动造福家乡,让荒山变成绿山,带动茶业口镇走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用“龙山”的点滴变化向我们证明了40年的林业改革深入人心,惠民万代。
活力是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表征。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用,始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力量,不断地激发和增强自身的生机活力。党自身的生机活力,在于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要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培养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要扩大党内基层民主,鼓励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努力在党内营造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良好环境。完善干部职务晋升及其他激励制度,如根据党员干部德才、工作实绩和资历能力的高低,采取提高级别工资待遇等相应措施。党员要自觉提高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要关心关爱党员干部,由物质关爱向政治关爱、精神关爱拓展,由党员弱势群体向普通党员延伸,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党员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注和关怀,增强信心。
二、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政治定力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提出,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面临许多新的课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一支有政治定力、敢担当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凝聚起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
(一)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引领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发展前进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方向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内核和主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和主旋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价值坐标和道德基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弘扬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精神,使敬业奉献成为时代强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共同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
(二)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体现在信念坚定、方向明确。要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着力打造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员干部队伍,使他们理论清醒,思想统一。使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深入到基层党员干部的内心,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人民的重托,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操守,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体现于他们的行动中。
(三)切实增强担当意识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责任要求。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员干部的责任重于泰山。要增强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遇事积极主动、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在重任和考验面前勇于担当,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于攻坚,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工作新局面,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四)重在模范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是一个政治思想价值体系,很大程度上也是关于建党、治党的思想体系。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加强党的建设的紧密结合。重要的是,使基层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自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广大党员的思想中,展现在他们的精神追求里,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转化为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审慎使用手中的权力,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三、以建设高素质的带头人队伍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能力
拥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骨干力量。
(一)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在2013年6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6]这尤其适用于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队伍建设:选拔、使用、工作过程中,坚持好干部标准,择优选拔,量才使用,提高本领,增强能力,造就一支信念坚定、甘于奉献、能力突出、品格清廉的基层书记队伍。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年1月),创新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政治品质好、党性修养强、群众基础牢、发展经济能力强、具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党员选拔任用到领导岗位,在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上提高领导班子的感召力。在农村,着重从党员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协会负责人和回乡青年、退伍军人中选拔村“两委”班子成员,重点选好村党组织书记。使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富有开拓进取精神、乐于奉献、有能力致富、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能人进入村级“两委”班子。在城市社区,打造一支熟悉基层、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综合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充分发挥党的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
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基层党组织书记身处人民群众中间,要接地气、壮底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核心的就是要牢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紧紧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标准和依据,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政绩观, 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永葆人民公仆政治本色, 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使党始终得到亿万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
(二)以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为重点,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基层的“领头雁”,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第一责任人,是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具体领导者、实践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影响到方针政策的执行效果。他们又是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发展的重要谋划者、制定者,起着把方向、管全局、抓大事的作用。他们服务社会和民众的能力直接决定我们党赢得社会认同和民众支持的水平。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能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人民充分信任的坚强堡垒,使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先进、更优秀,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1.建立党建责任制。要建立明晰的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基层民主等在内的党建责任制。通过制度来界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坚持责任导向,确保权责明晰。党组(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明确具体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视基层党组织基础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成为领导核心,把握方向,紧紧围绕本部门(单位)中心业务开展党建工作,使各项制度配套落实,党组织范围及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增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建设成为领导团结本单位本部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的战斗集体。
2.健全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健全综合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实绩评定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发挥考核和评价工作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以注重实绩、综合绩效为核心导向,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使考核方法尽量简明便利。考评内容重点是看工作实绩,按照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单位设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评指标和考核内容。对考核优秀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进行相应的奖励,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任用、奖惩、培训、调整等的重要依据。
3.完善激励关怀机制。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做到思想上关心、政治上关注、生活上关爱,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工资保障制度,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免除其后顾之忧。真心关怀和关爱全体党员,包括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做到增强其归属感、荣誉感。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切实保障和落实党员干部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积极推荐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计划地推进干部交流工作,让每个人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充分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上创先进、争优秀、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
[1][4]赵乐际.切实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功能 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N].学习时报,2013-12-02.
[2]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党的生机活力的不竭源泉 伟大事业的坚强战斗堡垒——9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回顾与总结[J].党建研究,2011(9).
[3]赵建玲.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应注重服务党员[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 n/2013/1009/c117092-23132739.html.
[5]高儒.十八大揭开党员教育新篇章[EB/OL].http://www.12371.cn/2013/04/23/ ARTI1366699176292647.shtml.
[6]盛若蔚.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
(责任编辑 马树颜)
胡爱敏,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科研部副教授,编辑,博士;丛文娟,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科研部教授;金刚,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科研部教授,博士后 (邮政编码 250100)
D267
A
1672-6359(2015)05-0011-05
2015年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合作基金课题重大项目 “‘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15HZKT005) ;民政部2015年“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互联网+’时代街道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视野下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研究”(11CDJJ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