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2015-01-29胡成红
胡成红
威尔金斯说:“没有语法,思想很难表达,而没有词汇,根本什么思想都无法表达。”这句话告诉我们,词汇在英语学习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把五级词汇的目标要求描述为“一要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二要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三要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四要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教育部2012)其中第四点要求初中学生在毕业时应当学习和掌握2000个左右的单词,这样的要求同过去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相比有较大的提升,这样就对我们的英语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笔者在日常的词汇教学中却发现,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
一、目前词汇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探求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真实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学生进入中学一年后,于2012年9月对自己所教的初一(1)班和初一(2)班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如表1所示:
表1:目前你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完全符合=3分,基本符合=2分,完全不符合=1分)
调查表1中问题1-4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学生是为了应试而学习英语词汇,大多数学生在临考前强记重要词汇,抱怨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和很快遗忘所学词汇。因为他们缺乏对词汇学习的正确认识,缺乏积极的词汇学习态度,平时不注重及时消化与巩固,希望通过突击性强记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但是,从调查表中问题5-10也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但是他们还是认识到词汇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可以给他们以合理、有效的指导,学生还是非常愿意去尝试的。
(二)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另一张调查表(见表2)中分析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表2:教师英语词汇教学调查表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三个初中年级组共计11名一线教师进行了调查。经过统计,从结果可以看出,90%以上的教师每天都给学生布置需要掌握的词汇,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检测。但是自己所教学生当中,能达到“80%以上的学生可以完全掌握前面所学的词汇”的只有一半左右。教师在教授新词的时候,往往是领读几遍,举一两个单句为例,不细介绍和分析必要的语用情境,更很少谈及如何长期记住这些词汇的用法,组织有效的巩固性学习活动更是难得一见,使得学生缺乏必要的词汇学习策略,只会对照中英文死记硬背,导致事倍功半,无法灵活运用词汇。对于问题10,大部分教师认为很难有合理有效的方法。有一些学生因为自身能力以及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原因,很难在教师检查时掌握应会的词汇,而事后也不愿意再花时间补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彻底放弃词汇的学习,其实也就放弃了英语。
二、词汇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做到授之以“渔”
传统的教学词汇的方式是“读、背、查”,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缺乏科学记忆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语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语境记忆法等。对初一的学生而言,应注重加强语音教学,从模仿开始,注意教会学生辨别一些相近的发音,如单元音[i:]和[i],可以联系单词让学生反复发音辨析,可以把teach,tree,she,he设为一组;hit,pig,little,it为另一组,让学生反复对比朗读。到了初二、初三就可以几种方法齐头并进,如联想记忆法:stupid,silly,foolish几个同义词可以一同联想记忆;而small,tiny可以联系反义词large,huge。 表 示 季 节 的 词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表示交通工具的词:bus,car,plane,bike等可以用归类记忆法。
(二)化“静”为“动”,多渠道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记忆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我们在词汇教学中,若能为学生提供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刘美琳 2010)。词汇教学中传统的读、背、查用得时间久了,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语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境理解、记忆词汇,把静态的词汇生动化。如可以根据词汇的内容让学生做word guessing游戏,学生分小组活动,每个组选派两人,一个负责描述,一个负责猜词。学生一定会激情高涨,记忆深刻。另外,增加语篇阅读,最好选择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语篇中领悟词汇的用法。
(三)检测手段灵活多样,变中求新
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势必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检测词汇的手段很多,常见的听写单词、猜词游戏、词汇填空、听力检测、句子翻译等都可以使用,不能长期采用同一种检测方式。形式的多样化,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的设计,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四)创设语境,使词汇变得“有血有肉”
词汇量的大小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并不成正比,这是因为词义不是静态的,是因语言场景的不同而变化的(杨玉晨 2002)。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把词汇放到鲜活的语境中才能使词汇变得有血有肉,学生记忆也才会更加深刻。比如,学生通过下面这段文字理解其中很多单词的运用:The best way to earn respect was to devote ourselves to study and achieve high grades.经常让学生在句子中记忆词汇,长期坚持,学生便不只是能记住单词,往往还能学会合理使用。
(五)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词汇积累
有记忆、会积累是学好英语的两个好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如课堂上记笔记、摘抄美句、每天背诵一篇小短文、每天阅读英语文章、及时订正错题的习惯等。再如,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选一些好的文章把泛读文章精读化,充分挖掘文章中的词汇,并且要求学生及时摘录、记忆。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量会显著提高。
总之,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学生,怀疑他们的能力,而应该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多从自身的教学中寻找原因。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词汇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玉晨.2002.关于词汇意义的动态性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6):32,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