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5-01-29峰,黎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成人教育构建

杨 峰,黎 杰

(怀化学院 体育系,湖南 怀化 418008)



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杨峰,黎杰

(怀化学院 体育系,湖南 怀化 418008)

摘要: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和实施,而课程体系又是成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重构成人高等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把体育职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从而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保证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0前言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特别是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出台关于“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中学教师学历本科化”的政策文件后,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顺应当前成人教育形势的变革,针对成人高等教育体育专业的特点,重构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体现了全面发展人性化教育价值观,提升成教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每一个体育者工作值得思考的问题。

1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针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特点,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精神和要求作为依据[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点突出了成人体育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以培养高质量的师资作为宗旨,培养一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重创新的一专多能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2]。

2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2.1以国家方针和政策为依据的原则

纵观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永恒的话题,观念转变是先导,体制是保障,课程体系改革是核心。上世纪90年代,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本世纪初,国家又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进行了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了第五次的调整,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人才的需要。因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以国家方针和政策为依据的原则,结合体育成人教学的特性,重点突出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应用性、务实性和针对性,再把职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素养,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2.2课程构建体现“三位一体”的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学科本位”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已无法适应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而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又是成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成人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把握好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这三位要素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一核心主体,才能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多重因素,将成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成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寻找出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体育成人课程体系。

2.3课程构建体现超前性原则

普通高校在构建本校成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仅仅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而且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更要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同时,超前性原则还应从学科自身不断发展、前沿知识不断涌现、发挥教材对成人学生潜在发展性的促进作用,把握好课程设置的主体方向。因此,体育成人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树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战略思想,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教兴体的方针,契合现代体育成人教育发展的进程,从而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前瞻性和务实性。

2.4课程构建体现主体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也有少数的高考落榜的体育特长生,他们年龄跨度较大,学历层次不齐,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的自律性和兴趣相对较差,在学习目标上也存在差异。因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即考虑体育成教学生的基本需求和总体要求,又要考虑生源和学生的其他差异性,注意共性与个性,充分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通过建立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使每一个同学得到充分发展。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即要加快步伐,又要立足学校所在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增大学校的自主权,增强课程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学生的适应性。

2.5体现民族体育课程与现代体育课程相结合的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融入于各民族的生活之中,与现代体育项目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风味。因此,普通高校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示精神[3],结合成人教育专业的特点,强调国家民族的特点,在原有体育课程基础上,灵活机动地加强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开发,丰富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使之符合现代中小学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构建有地域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2.6体现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体育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方案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尤其在中小学新课标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下,学校体育由单纯的唯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适应的三唯健康观转变。因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符合时代发展进程需要,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成人教育从原来的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调整课程结构,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和模块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课程设置,把健身效果和实用性强的体育项目纳入课程体系中去。

3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3.1国外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借鉴

由于各国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及教育伦理道德的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各国在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课程框架也有所区别。美国的教育体制是典型的分权制[4],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但是有高等教育鉴定制度,课程结构大致分为4大类:①普通教育课程,②专业教育课程,③专业技术实践课程④自由选修课程。而日本课程体系则是学分制管理,整体呈现开放性的特点[5],它不仅仅加强了基础教育课程,而且还加强教育类课程及专业基础理论课内容综合化和职业化。俄罗斯的课程结构强调吸取多学科的知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美、日、俄罗斯三国不同的英国,它课程体系结构主要体现是课程设置小型化,与专业学习无关的课程几乎没有[6]。

3.2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结构

在构建成人体育课程框架时按照必修课与选修课来区别划分,重点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结构,协调二者的关系,增加选修课的范围,减少必修课的比重,体现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逐渐形成弹性多样的课程模式,从而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社会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科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突出体育成人教育职业的特性,另外,在结构形式上要开足选修课,增强适应性,提倡课程小型化,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强调学生学会学习,能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

3.3基础课程内部的协调统一

体育成人教育基础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根据目前体育函授体育教育专业(专升本)的公共基础课程大致包含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三门课,范围比较狭窄,应拓宽普通文化课程,增加文理科渗透,体现在体育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另外,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基础课上,不能照搬全日制国家所确定的几门主干课程,应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需要,按照“综合性、整体性、创新性”的原则确立专业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要创造条件多开成人职业化的课程,多开前沿性课程,增强专业之间的通融性,建构多样化、多领域的新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3.4调整术科和学科类课程的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构建以学科类与术科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应根据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遵循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特点,合理调整学科和术科类课程的结构比例,突出了成人教育职业性,大致学科略高于术科的比例,以60∶40为宜,学科的增多使学生的知识面增宽,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术科的掌握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3.5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加强实践环节

合理安排教育学类课程的同时,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注重成人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体现师范特点,在强调“整齐划一”的同时,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尽可能培养、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7]。另外,重视成人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组织竞赛及担任裁判工作, 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课程”拓展基础知识,加深学生的基本能力训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生掌握交叉性的体育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重构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

4.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保健康复、体育管理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4.2培养规格

①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②具有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③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具备学校体育教学的能力;⑤具备体育健身、保健的基本知识与指导能力和指导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⑥具备运动专项、副项的指导能力;⑦具备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训练能力;⑧具备从事体育保健与康复工作的能力。

4.3学制和教学形式

学制为三年。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学制为三年,教学过程分自学、面授和辅导三种形式。自学是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主要学习形式,主要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根据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的教学内容,要求学员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学东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②面授是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学习形式,主要讲授本专业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本学科当前的发展趋势;③辅导是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学习形式,主要通过寒暑假期间的交流,以及平时互联网沟通平台方式解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4.4授予学位

课程修满合格后,可以申请教育学学士学位。

4.5主要课程

①公共课程类。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②体能课程类。田径、定向越野、游泳等。③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④操类。体育舞蹈、健美操、体操、瑜伽等。⑤民传类。武术、舞龙、舞狮、板鞋等。⑥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体育统计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科研方法等课程。⑦体育人体科学类课程。生理学、解剖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

4.6课程计划与学时分配(略)

5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多元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变革,而原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大部分已经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重构成人高等教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把体育职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与整个课程体系,从而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10(2):1-4.

[2]杨峰.湖南省新升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3]王建民,谢芳.新课程标准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和原则[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2):12-14.

[4]许凌.中外高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现代财经(学术讨论会论文),1997(7).

[5]黄爱锋.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9,18(4):39-42.

[6]程传银,李文辉,等.中英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与启示[J].体育学刊,2003,10(3):71-72.

Study of PE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Adult

Education of Higher Learning

YANG Feng,LI Jie

(PE Department, Huaihua College, Huaihua 418008, China)

Abstract:Personnel training goals and values are implemented through course system which is also the core and key part for adult education of PE majors. Therefore the task for PE department of adult education must cov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ed course system on a basis of needy requirement on the part of the society, together with a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capacity cultivat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modify the orient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goals and guarantee adaptability of the trained personn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Key words:higher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PE major;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成人教育构建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