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鱼拓”休闲文化的内涵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5-01-29黄永良卢海英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内涵

黄永良,卢海英

(浙江海洋学院 体军部,浙江 舟山 316022)



舟山“鱼拓”休闲文化的内涵与发展对策研究

黄永良,卢海英

(浙江海洋学院 体军部,浙江 舟山 316022)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实地调研法等对鱼拓的起源、制作、艺术性、内涵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刻剖析鱼拓休闲艺术文化的内涵形态的意义及价值,并对全国及舟山的鱼拓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开发鱼拓文化作为舟山海洋文化大发展的切入点,传承海洋文化,开发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关键词:鱼拓文化;内涵;发展对策

1鱼拓的定义与起源

1.1鱼拓的定义

“鱼拓” 作为介于垂钓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休闲文化项目之一,近几年已经引起国内业界的关注和重视。鱼拓是一种将新鲜鱼的形象,生动逼真地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或布上的技法和艺术,简而言之,就是把鱼的形状和颜色按其本来面貌拓到宣纸或布上。它原本是钓鱼人对鱼的体态、大小、颜色的一种记录。我国自古以来对鱼和以鱼为艺术题材的绘画作品就十分偏爱,民间更是把鱼看做是吉祥、富贵的象征,取鱼谐音的吉祥诗句很多,如: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等等,不胜枚举。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国钓鱼人群体之中,将垂钓与艺术融为一体,出现了一种以鱼为创作主体的新的艺术形式——鱼拓[1],进入钓鱼爱好者的视野,并逐步被推广开来。

1.2鱼拓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掌握制作鱼拓技术的国家,却没有留下鱼拓历史的记录。据说在我国宋朝就出现了用墨制做的鱼拓,但无详实的史料和鱼拓作品可查。现存古时鱼拓有清初曹溶所藏无名氏鱼拓及清代皇室宗亲溥儒朱砂鱼拓,据此,可见鱼拓最早起源于中国。早期北欧的的挪威渔民就也有制作鱼拓的,将鱼画到木板上做成图腾装饰,祈求保平安。很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鱼拓起步较早的还是日本,据说鱼拓在日本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有记载却是在上世纪30年代,而目前最盛行的在韩国和日本。那时的鱼拓称作“折形”或“鱼折”,后改称“鱼拓[2]” 。鱼折技术源自于“传承了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碑拓技艺,因此鱼制拓的灵感应该来源于此”,如今,鱼拓作为一种文化开始被人们接受并传承下来。

2鱼拓的分类与制作

鱼拓分类,按颜色来分,鱼拓可分为黑白鱼拓和彩色鱼拓,黑白鱼拓只显示黑色墨汁色,而彩色鱼拓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各种颜料颜色所拓的。用直接法制作鱼拓,墨渗到鱼鳞间能够勾画出鱼鳞的轮廓线。用间接法制作时,墨或色彩附在鱼鳞上,鱼鳞之间是无色的。用直接法制作彩色鱼拓时,要相当的技巧。而间接法则可以随意使用颜料,因此,制作鱼拓的人一般都用这种方法制作彩色鱼拓[4]。按制作方法分类,可分为直接鱼拓和间接鱼拓。黑白鱼拓用直接法把墨直接涂在鱼身上,然后在上面铺盖一张宣纸(或容易吸墨的纸张)后用手按压鱼体的方法。这样做出的鱼拓,就像从镜子里看到的景像一样,左右是相反的。用间接法是在鱼身上先铺盖一张已喷湿的宣纸,然后把墨或彩色颜料涂在纸上,再用布或棉球按压鱼体。

3鱼拓休闲文化的艺术性及内涵价值

3.1鱼拓的艺术性

鱼拓艺术的创作方法吸取了中国传统的全形拓特点,又发展了传统“拓”的技法,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能够将鱼形、鱼鳞到鱼体上的细部特征,真实地反映出来,更真实、更直接、更艺术展现鱼儿的美丽,这是与其他艺术表达形式不同的地方,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鱼拓所独特的艺术语言,就是“拓”,鱼体上除眼睛是用笔描绘的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是拓印下来的,即便是画面上出现的水草、贝壳等修饰画面景物,也是“拓”印而成,这是鱼拓艺术的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鱼拓的“拓”之美,美在轮廓,而这种取自创作对象本身的自然轮廓曲线,也是最能表现鱼体曲线美感和力度的方法之一。二是鱼拓的“拓”之美,美在鳞片。层次丰富、清晰的鱼鳞,尽显鱼拓的“拓”之美。这种质感是鱼拓艺术所特有的,也是国画、年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真实感。三是鱼拓的“拓”之美,美在色彩。浓淡适宜、虚实变化自然,强烈的真实感和立体视觉效果,尽显鱼拓的“拓”之美。四是鱼拓的“拓”之美,美在简约。构图简约的鱼拓作品,让人感觉空灵的时空之美,简约的画面,主题突出,尽显鱼拓的“拓”之美,而正是这种简约构成了鱼拓艺术的独特美感,在“单一”的创作对象之上,再现源于自然的美感和生命力,倾注创作者全部的情感,可谓简约而不简单[1]。

3.2鱼拓内涵及价值

鱼拓休闲文化的展示形态与垂钓、绘画和鱼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自古以来“鱼文化”就在人们的体育、饮食、风俗、美术、交流等方面都各有体现。在表现为各种评比竞赛的同时反映出了鱼拓的体育文化;在表现为各种生熟美食的同时反映出了鱼的餐饮文化;在表现为各种图画、造型的同时展现出了鱼的美术文化,在表现为各种鱼祭、鱼信仰的同时演化出了鱼的风俗文化[3],在传承文化艺术时,表现为友谊桥梁,增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鱼拓的魅力之所以让很多人着迷,就是因为它的不可重复性和自然质朴的表现手法,每一张鱼拓作品都是一段故事,一段人生经历。

3.2.1鱼拓是与劳动(垂钓)结合的技能型体育休闲项目。鱼拓艺术源于垂钓,说到与鱼相关的休闲方式,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钓鱼,钓鱼是一项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活动,钓鱼的过程是一种体育活动,是一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神合一、净化心灵的活动[4]。古时候的人常常是迫于生计而钓鱼,他们大多不是在享受钓鱼的乐趣,而是在追寻钓鱼的结果[5]。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一项运动,海钓也有另一种雅称 “海上高尔夫”。

钓鱼活动的文化内涵绝不是钓鱼人和鱼之间的简单关系,也不是猎取者和猎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如果你把垂钓活动延伸到生活的更深层面上来理解,就可以知道什么是钓鱼的文化内涵了[6]。对绝大多数垂钓爱好者而言,钓鱼的快乐不仅在于垂钓的过程,更多注重文化艺术形态的垂钓了,所以如今有人将钓到的鱼不是急着拎进厨房,而是成为艺术创作的工具,通过鱼拓,将鲜鱼神色和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逼真,不愧说是艺术的一部分,那就是奇妙的另类鱼拓,其不光是记录鱼获,更是一种纪念与展示了。

3.2.2鱼拓是与美术相融的艺术文化作品。鱼拓艺术已初步确定了其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传统的绘画、摄影同属于造型艺术,同样存在着构图、印章、题款等。鱼拓严格来看不是画,而是拓印,是为鱼留影的艺术,但又同美术相关,特别是美术的用具相关,如鱼拓制作时所用的宣纸、墨、调色盘、固定板、毛笔、颜料、脱脂棉等都同绘画。起初,鱼拓主要是作为记录鱼体形等表面特征的一种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演变为现代艺术回归自然的完美载体,具有浓厚的艺术文化底蕴。

从鱼形竹器,鱼形木雕,到鱼形玻璃雕刻,鱼形不锈钢构件,鱼形雕塑等,都具有鱼的美术形态;从民间的穿鱼服跳鱼舞,剪鱼纸挂鱼灯,到现代舞台的鱼装饰等等,无不带有强烈的鱼文化色彩[3]。中国鱼拓艺术正处于发展阶段,正在寻找鱼拓艺术的精髓及本质,寻找鱼拓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鱼拓作品的真正艺术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目前突出表现的是鱼拓艺术的表现形式,首先,鱼拓是造型艺术,就与同属造型艺术的摄影、绘画有着共同点,即在作品构图上存在聚散、虚实、疏密、参差、纵横、藏露等关系的处理。但是在鱼拓作品中鱼是主体,应注意鱼与景的主次关系,景一定要处于辅助的位置,宜简不宜繁,宜淡不宜浓[7]。它与我国的诗、书、画、印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成为艺术殿堂的一枝绚丽花朵。

日前在浙江千岛湖首展的群鱼荟萃鱼拓长卷《千岛湖锦鳞图》,这是目前世界鱼拓作品中单幅面积最大、图卷最长、鱼类最多的作品,体现了当今鱼拓艺术的最高水平。

3.2.3鱼拓艺术是渔鱼等产业文化的延续。鱼拓艺术是现代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渔业产业外延扩张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人士所喜欢的休闲益趣的行为,是艺术家所执着推广发展的朝阳性艺术行业。我国的鱼拓活动,参与鱼拓制作的人也越来越多,鱼拓水平也显著提高,鱼文化产业的内容主要有:渔业的渊源及其发展史;各个历史时期的渔船、渔具、渔法,养殖和加工的技术与方法;各地渔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与习俗;有关鱼和渔民的故事传说、文学艺术品;食鱼的技术和方法;渔业与宗教结合的衍生品等等。鱼拓作为渔鱼文化的内容之一,是发展和传播渔鱼文化的延续[8]。挖掘海洋资源,传承文化瑰宝,形成鱼拓艺术产业,促进渔鱼文化经济发展,提升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3.2.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传承文化,促进国际合作。鱼拓作为一种文化,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鱼拓作品,传递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鱼拓不仅每个人能自己动手做,完成后不但可以留作永久的见证和纪念,让别人共同欣赏,一张成功的鱼拓,既是纪念品又是宣传品和艺术品,有稳重的朴实之感,有真实的艺术之美,不仅使人产生喜爱之情,我国的鱼拓活动,从1994年至今,已举办过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等评选活动,作为鱼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多人关注与从事。通过举办各类鱼拓制作研讨会或者鱼拓精品展演等中外大型交流活动,不光是世界各国艺术专家的技能交流,更是各国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同时推动了中外鱼拓界的友谊与合作,成为宣传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4鱼拓休闲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4.1全国及舟山鱼拓休闲文化现状

观我国鱼拓文化发展历程,鱼拓文化在我国起源早,发展较慢。在我国大陆加速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钓鱼媒体开始介绍和刊登了与鱼拓相关的文章及作品。同时,日本一些渔具企业进入我国大陆后,为了其产品的宣传,向我国渔具经销商,发送鱼拓挂历,这样,在一些中小城市的鱼具店里都能看到日本鱼拓大师们的鱼拓作品,让更多的钓鱼人知道了鱼拓这门艺术,从而,在我们国内重新出现了一批鱼拓爱好者。近十几年鱼拓艺术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同步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鱼拓制作水平可以与日本和韩国鱼拓艺术家的作品相媲美,同时,我国的鱼拓作品吸收了中国诗、书、画(拓印相关景物) 的元素及构图方法,更具有观赏性和文化内涵,更具有东方艺术的韵味。鱼拓作为一种文化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初步统计,从2006年以来,鱼拓高手10多次被政府部门、旅游部门、钓鱼大赛、鱼展会、渔具企业、钓鱼俱乐部等组织邀请进行鱼拓展示和现场制做。特别是以海洋文化、渔文化为发展的沿海旅游城市和企业,更是关注鱼拓艺术,从他们提出的企划书中,鱼拓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企业文化、旅游纪念品之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或当地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增加了就业,创造了价值。

而在舟山更是表现为有研究,但仅仅表现出零零星星几位垂钓爱好者的个人收藏。究其原因,首先,社会对鱼拓休闲运动的关注度不高,真正参与与了解鱼拓艺术作品的人数较少,导致该文化艺术发展滞后;其次,在于没有形成文化产业优势,虽在全国举办了三届鱼拓艺术评比,但产业化市场还没有完全拓展,如鱼拓与垂钓、旅游、节庆及海洋经济等产业结合程度不高;其三,媒体的认知度较少,国内众多媒体报道宣传与展示不力;其四,对鱼拓休闲文化的研究甚少、研究深度欠缺,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传承与创新不足;其五,地方政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发扬文化艺术的传承,在民间流传断断续续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阻滞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各地政府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策划时,当海洋经济发展成为强国之道时,人们开始深挖经济发展之源,开发海洋经济及海洋文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题,舟山市建设“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海洋旅游实验区”,必须要科学地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根据舟山的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地方文化,在岛、渔、船、鱼等项目上开拓。因此,让鱼拓艺术进一步发扬广大,有效传承与结合,创建海洋文化品牌,是发展海洋经济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在创新海洋文化中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力争成为发展舟山海洋经济的有效推动力。

4.2舟山鱼拓休闲文化发展的对策

鱼拓休闲文化在我国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影响力不大,尚属新生产物。要使鱼拓艺术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正如日本鱼拓大师山本龙香所说“鱼拓的意义在于,它能让逝去的生命复活,并永远活下去[9]。”因此,我国的鱼拓休闲文化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4.2.1加强鱼拓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创新,立足实际,从多角度、全方面、深层次、多方参与和整体把握、借鉴创新等方面加以推进,建议成立国家级的鱼拓艺术研究会,对鱼拓艺术的学术活动加以指导与管理。

4.2.2将鱼拓艺术融入经济发展中,与海钓、旅游节庆、海鱼美食等相结合,形成一个“游(旅游)、钓(垂钓)、拓(鱼拓展示)”三位一体综合性海洋旅游产业。鱼拓艺术产业的发展,不但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推动渔鱼文化经济发展,同时,从鱼拓的流通和制作加工,如鱼拓艺术的渔具、印刷品(文化衫、服装、衣帽等拓例印)等销售,拉动了产业经济,从而起到对当地海洋经济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推介城市形象,提高旅游城市的知名度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4.2.3根据实际情况,整合政府、企业和民众力量,探索适合本地的节庆运作机制,定期举办一些较大规模和高水平的鱼拓国际、国内比赛和鱼拓艺术展示活动,传承当地海洋文化,凸显地方海洋特色。

4.2.4成立地方鱼拓研究会,建立一套健全的鱼拓艺术评比制度,使鱼拓艺术逐步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并使鱼拓比赛与评比形成届次化、制度化、普及化,从而打造舟山自己的鱼拓文化品牌。

4.2.5加强新闻媒体对鱼拓艺术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与相关媒体达成共识,共同发展鱼拓文化产业,以扩大鱼拓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鱼拓艺术及鱼拓展演活动快速发展。

4.2.6利用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及高校的教育资源,将舟山鱼拓艺术文化列入高校校本课程,一则传承舟山海洋特色的艺术瑰宝,二则促进鱼拓艺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作品开发的因素适用于任何一种项目,但各要素的侧重点视不同的情景而不同[10]。而鱼拓休闲艺术文化其魅力不仅在于具有欣赏和收藏的价值,更在于开发海洋经济产业的深远前景。在当今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项有生命力的休闲艺术文化应该将其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艺术内涵及精华充分继承与发扬。在日本鱼拓艺术已完全成为一种产业并走向了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鱼拓艺术文化与我国的诗、书、画、印相辅相成,融于一体,必定成为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在吸纳艺术精粹时必将带动艺术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峥.谈谈鱼拓艺术[J].文学教育,2011(5).

[2]李振龙.制作鱼拓乐趣多[J] .中国水产,2006(6).

[3]http://www.bjmy.gov.cn/service/sercon/cg/8a317b 3b1e0507ba011e1426b2480015.html.

[4]陈学新.垂钓美学刍论[J].集美大学学报,1999(2).

[5]吴红梅.略论垂钓休闲体育文化[J].中国水产,2009(1).

[6]侃侃垂钓文化http://bbs.chinafishing.com/thread-93112-1-1.html.

[7]鲍富元.我国海钓休闲运动研究综述[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8]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DIYU201006027.html.

[9]http://www.jfdaily.com/blog-article/34584.html.

[10]周丽君.从休闲、休闲方式谈海洋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发[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4):9-11.

·群众体育学·

The Research of Zhoushan Gyotaku's Leisure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UANG Yong-liang, LU Hai-y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ilitary Training,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22, China)

Abstract:Though methods of references survey, expert interviews, and field research,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origin, manufacture, artistry, intrinsic value of gyotaku.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gyotaku's leisure culture connotation deepl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yotaku in Zhoushan city an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put forwar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develop the gyotaku cultur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Zhoushan Marine culture to inherit marine culture, exploits ocean industry,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Key words:gyotaku;connotation;development strategies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4-0014-07

作者简介:刘春梅(1974-),女,山东栖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

收稿日期:2015-05-06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4NDJ250YB);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890008)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