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势及能力建设探析

2015-01-28郭海霞卢黎明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军队应急

郭海霞,卢黎明,王 芳,周 斌

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势及能力建设探析

郭海霞,卢黎明,王 芳,周 斌

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特点,以及军队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优势,并从加强军地协同、做好应急预案、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善后处理工作四个方面对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进行探讨,为今后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军队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近几年来,我国接连发生数起影响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2年南京食物中毒事件、2003年SARS流行、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和手足口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性流行、2011年腺病毒感染流行、2012年毒胶囊事件等,这些不仅引起了群众恐慌,更考验了政府的公信力。军队医院作为一支重要救援力量,其积极参与,并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对控制事件扩大、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良好作用。笔者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军队医院在应对中的优势,并对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及特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其主要针对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重大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预防接种群体性反应和群体药害事件、食品生产安全、重大环境污染、急性职业中毒、放射和核辐射污染、暴力恐怖袭击、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卫生事件,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事发突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不易预测性事件,难以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准备,如群体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暴力恐怖袭击等,都是短时间内突如其来,导致群众和医务工作者,甚至是政府部门措手不及,并且所需技术手段、药品、物资、人员和装备等准备时间不足,因此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1.2 成因多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繁多,原因复杂,例如传染病,人类迄今已发现百余种传染性疾病,其中近30年间新发现的达40余种,几乎每年都以1种或2种以上新发传染病的速度递增[2]。多种传染病病因复杂或病原体不断变异,一些群体性疾病仍不能明确病因[3]。另外许多突发共卫生事件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火灾等)、事故灾难(如环境污染、职业中毒、放射和核污染等)及公共安全事件(暴力恐怖袭击)等密切相关。有些事件可直接造成人体或财物损害,有些可作为潜在威胁,持续较长时间。

1.3 传播广泛 当前社会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人员交流频繁,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若不能尽早干预,传播速度极快,患病人群呈层级扩增,可能造成暴发流行。并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交往日渐频繁,某些重大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等,可通过交通、旅游、运输等渠道跨国流动,造成全球性传播。

1.4 伤情复杂 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繁多,成因复杂,不可避免地造成伤病员群体的伤情复杂多样,可能会导致呼吸、循环、消化、外伤及精神心理等多系统多部位疾病的发生。即使同类事件,其表现形式也可能千差万别,处理也难以采用同样的模式[4],加之发病人群数量较多,仅靠一所救治单位难以承受,需多家医院共同参与救治。

1.5 处置困难 许多严重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因病因、传播途径不明,对所发事件准备不足,同时受到参与处置人员知识经验水平、处理能力和医疗检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早期难以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进而不能给予伤病群众适当的处置[5]。并且有些事件本身可能是范围更大突发事件的一部分,难以预测其蔓延范围、发展速度、趋势和结局,从而对其处置造成很大困难。

1.6 影响恶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范围广,影响范围大,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对公众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还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2 军队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优势

2.1 组织指挥统一 作为部队的一部分,军队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多为现役军人,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通信、后勤保障等接受统一指挥,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为实施高效快速的医学救援提供可靠基础[6]。地方医院与之相比常是卫生部门孤身奋战,缺乏与各层级其他部门的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处置的效果。

2.2 自我保障力强 军队医院坚持落实卫生战备制度,组织、制度、技术、物资落实到位,并且大部分医院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保障预案,物资储备充足,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设备进行训练演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援过程中能够提供可靠的生活物资、救援及通讯设备保障,及时的后勤补给,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确保能在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快速有效地开展救援行动。

2.3 专业素质全面 军队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除具有专业医疗救治知识外,还具有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自救互救能力、野战救治能力及核化生物武器救治技术等,这是一般地方医务人员所不具备的。并且军队医院所提倡的分级救治、时效救治和野战外科经验等,通过多次应急医学救援实践的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4 反应迅速 军队医院作为军事管理机构,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院都抽组专门的战备机构,如野战医疗队(所)或应急医疗分队,平时坚持按计划组织训练,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接到命令后,能够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赶赴事发地点,实施医学救援,为有效实施救治争取时间[6]。而且受军队特殊任务的需要,当事件发生在夜间、雨雪天气或交通不便的地域时,军队医务人员依然可以按要求出动,实现全天候、全时空的应急响应。

3 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分析

3.1 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军地协同 (1)指挥协同,建立集中统一、机动灵活、精干快捷、顺畅高效的军地一体协同指挥体系,常设军地联合指挥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交流与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2)预警协同,地方政府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构,获取信息途径较广,获取信息比军队医院更早、更全面。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军队医院应与地方行政部门、地方医院一起,共享信息,共同应对。(3)处置协同,由地方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的医疗资源统一组织、统一部署,如抽组专家队伍,共同制订处置程序、诊疗方案等。(4)保障协同,即建立共同的保障系统,如集中储备药材、实施统一的后勤保障,建立通用的通讯系统等。

3.2 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作为军队医院,要加强应急值班,与驻地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密切关注驻地社情,及时了解最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预测突发卫生事件可能引起的疫情,及其将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的危害,及时向院领导报告,启动应急预案,提早进行预防处理。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框架,结合本地区和医院实际情况,组织医院各个部门,科学研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同时进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性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订不同应急预案,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3.3 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机制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及长期和持久的工作。医院作为应对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力量,应当探索长效机制[7]。一要搞好应急演练。组织应急队伍成员,根据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必要时与地方政府进行联合演练,要使所有成员熟悉预案的内容,掌握自身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任务、事件处置的流程和程序等,确保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正确应对、有条不紊。二要提高应急队伍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涉及面广,应急队伍的组成有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需对这些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以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保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效率和质量。三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军队医院的药材储备方法是根据战时的需求而制定,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多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前,批量采购储备,储备的药材不能完全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需求,因此,军队医院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同时,要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制度,保证储备物资供应充足,并根据储备物资的有效期适时更新,保证应急物资始终处在有效状态[8]。

3.4 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善后处理工作 做好社会心理的疏通与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会对公众造成的一定心理影响,甚至可能引社会恐慌,因此,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消除公众不良的心理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因而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效果评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步调查及控制结束后,应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事件发现、报告、处置等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效果评价,如工作的好坏程度、反应的快慢、决策的正确与否、应对方式的正确与否等。通过综合评价,有利于发现医院应对中的缺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从而提高医院应对能力。

总之,军队医院作为国家和军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急机动保障职能已经由单纯的作战行动卫勤保障扩展到了国际维和、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应急医学救援,且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因此 ,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军队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军地协同,完善应急预案,搞好应急演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北京:国务院,2003.

[2] 玄泽亮,傅 华.城市化与健康城市[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2):236-238.

[3] 张文生,张这伦,周 萍.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637-638.

[4] 马光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性及处置[J].灾害学,2008,23(z1):36-39.

[5] 聂善化,宋忠良.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主要特点及对策[J].武警医学,2014,25(8):849-851.

[6] 周立华,余洁鸥,梁志强,等.军队医院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体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7):670-672.

[7] 王金堂.构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4,8(7):466-468.

[8] 吕孙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3):73-74.

(2015-01-07收稿 2015-03-24修回)

(责任编辑 付 辉)

Discussion on superiority and competency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hospital in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GUOHaixia,LULiming,WANGFang,andZHOUBin.

DepartmentofMedicalAdministration,No. 266Hospital,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Chengde067000,China

Through analyzing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superiority of military hospital dealing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competency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hospital responding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strengthening military/civil cooperation, completion of emergency plans, setting up long-term mechanism and improvement of afterward disposal,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military hospital handling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the future.

military hospit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4.012

郭海霞,本科学历,副主任技师, E-mail: 2160350@sohu.com

067000 承德,解放军266医院医务部

R197.32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军队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旧军队的改造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