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便隐血与大肠疾病关系的研究

2015-01-26黄珏田相龙宋冬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5期
关键词:腺瘤大肠癌

黄珏++++++田相龙++++++宋冬霞

[摘要] 目的 研究大便隐血与大肠疾病的关系,说明大便隐血检测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份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内镜室行肠镜检查患者粪便隐血实验结果,并与肠镜检查结果结合分析粪便隐血与大肠疾病的关系。 结果 大便隐血在大肠癌、异型增生、炎症性肠病、腺瘤、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及无异常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83.33%、66.67%、61.67%、39.22%、33.33%、6.16%。大肠癌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黏膜(P<0.05)。癌前病变(异型增生、腺瘤)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黏膜(P<0.05)。 结论 粪便隐血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大便隐血实验对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便隐血;腺瘤;异型增生;大肠癌

[中图分类号] R57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163-03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大肠癌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Jemal 等[1]2008年报道在美国大肠癌的死亡率已经上升到第2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2]。大多数结直肠肿瘤都是癌前的腺瘤状息肉经过5~10年的时间转变为恶性的[3],因此,大肠癌早期筛查很重要,越早发现肿瘤病灶,生存机会越高[4]。现指南推荐使用的大肠癌筛查方法可分为粪便检查和结构性检查。其中粪便隐血实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法是目前为止效果最为确切的大肠癌筛查技术,其操作简便,是被广泛应用的经典的筛查方法,它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本文通过研究粪便隐血与大肠疾病的关系,以表明FOBT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FOBT对于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内镜室行肠镜检查的患者830例,年龄31~76岁,女性362例,男性468例。

1.2 方法

FOBT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试纸法:用采便棒采集粪便后放入装有缓冲液的小试管中,充分混合。将试纸标有max箭头的一端插入待测样本,5 min内判定结果,反应线与控制线同时出现1条色带,表明粪便隐血阳性。试纸由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特异性针对粪便样品中的人血红蛋白(Hb),Hb>200 ng/ml为阳性;根据肠镜病理分型确定大肠疾病组织类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资料分析

830例患者,大便隐血阳性共139例,阳性率为16.75%。830例患者行肠镜检查并予组织病理活检,确定大肠癌6例,异型增生6例,炎症性肠病3例,腺瘤60例,非腺瘤息肉102例,肠道炎症36例,617例无明显异常。

2.2 FOBT结果与大肠疾病的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

FOBT(+)在大肠癌、异型增生、炎症性肠病、腺瘤、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及无异常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83.33%、66.67%、61.67%、39.22%、33.33%、6.16%。大肠癌大便隐血阳性率与异型增生、炎症性肠病、腺瘤大便隐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5,P>0.05)。大肠癌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χ2=4.538,P<0.05)、肠道炎症(χ2=5.536,P<0.05);大肠癌大便隐血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χ2=55.078,P<0.01)。异型增生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χ2=4.538,P<0.05)、肠道炎症(χ2=5.536,P<0.05);异型增生大便隐血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χ2=55.078,P<0.01)。炎症性肠病大便隐血阳性率高于非腺瘤息肉(χ2=0.915,P>0.05)、肠道炎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χ2=1.248,P>0.05),可能与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低、样本数低有关。同时炎症性肠病大便隐血阳性率与正常肠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1,P<0.01)。腺瘤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χ2=7.635,P<0.05)、肠道炎症(χ2=5.333,P<0.05),腺瘤大便隐血阳性率与正常肠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31,P<0.01)(表1)。

表1 FOBT结果与大肠疾病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n)

与大肠癌比较,*P<0.05,#P<0.01

3 讨论

大肠癌癌前病变包括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畸变隐窝灶(ACF)伴异型增生者,目前认为腺瘤-腺癌序列(正常大肠上皮-腺瘤-腺癌)是经典的大肠癌发病过程[6]。大肠癌的早期阶段及癌前病变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一旦有症状者大多已达中晚期,错过了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这一最佳处理及治疗的时机,严重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大肠癌筛查,识别早期肠癌及癌前病变对肠癌的预防尤为重要[7]。许多结直肠肿瘤和息肉会出血,为间断性出血并不易被肉眼发觉,FOBT即可检测出粪便中含有的少量血液,因此大便隐血检测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FOBT(+)在大肠癌、异型增生、炎症性肠病、腺瘤、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及无异常肠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83.33%、66.67%、61.67%、39.22%、33.33%,6.16%,呈逐步递减趋势。其中大肠癌,癌前病变(异型增生、腺瘤)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肠病大便隐血阳性率高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低,样本数低有关,同时炎症性肠病大便隐血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P<0.01),也就是说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大便隐血阳性率均高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黏膜,由此可见,FOBT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具有一定重要意义。FOBT的操作简便,是被广泛应用的经典的筛查方法,它可以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8]、发病率[9]。化学法和免疫化学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FOBT,本实验所采取的是免疫法,有研究表明免疫法的敏感性较化学法有明显提高[10-12]。endprint

综上所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大肠癌的关键,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FOBT能有效降低16%左右的大肠癌相关病死率,且价格便宜,检测方法便捷[13],因而对于基层医院,FOBT对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选来说是一项既简便又实用的大肠癌筛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Jemal A,Siega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8[J].CA Cancer J Clin,2008,58(2):71-96.

[2] 王继恒,李世荣.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十年回顾:1994-2005[J].胃肠病学,2006,11(4):245-250.

[3] Gumaste VV.CT colonograghy can be an adjunct to optical colonoscopy in CRC screening[J].Dig Dis Sci,2009,54(2):212-217.

[4] Luo D,Cambon AC,Wu D,et al.Evaluating the long-term effect of FOBT i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J].Cancer Epidemiol,2012,36(1):e54-e60.

[5] 刘国伟.孔祥毓.大肠癌筛查研究[J].医学综述,2008,14(21):32-49.

[6] 王磊,韩树堂.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中西医治疗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114-116.

[7] 姜泊,龚伟.如何提高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断率[J].广东医学,2011,32(1):1-5.

[8] Labianca R,Beretta GD,Kildani B,et al.Colon cancer[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0,74(2):106-133.

[9] Mandel JS,Church TR,Bond JH,et al.The effect of fecal occult-blood screening on the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J].N Engl J Med,2000,343(22):1603-1607.

[10] Allison JE,Sakoda LC,Levin TR,et al.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neoplasms with new fecal occult blood tests:update 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J].J Natl Cancer Inst,2007,99(19):1462-1470.

[11] Oort FA,Terhaar Sive Droste JS,Van Der Hulst RW,et al.Colonoscopy-controlled intra-individual comparisons to screen relevant neoplasia: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vs. guaiac-based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0,31(3):432-439.

[12] Parra-Blanco A,Gimeno-García AZ,Quintero E,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immunochemical versus guaiac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J].J Gastroenterol,2010,45(7):703-712.

[13] 庄璐,李兆申,蔡全才.犬肠癌筛查方法研究新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1-4.

(收稿日期:2014-08-28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腺瘤大肠癌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甲状腺腺瘤影响生育吗?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大肠癌患者七成有吃隔夜菜的习惯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
青年患大肠癌近80%曾被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