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26耿巧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5期
关键词:整体护理心力衰竭老年

耿巧玲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再次入院治疗、病死情况,测定护理干预前后的步行6 min距离。 结果 观察组的再次入院治疗所占比例、两次以上再住院治疗所占比例、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步行6 min距离长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体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力衰竭;老年;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108-03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较为严重,常发生于老年群体。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同时又合并其他器官的慢性疾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且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导致此类患者再次入院的机会和病死率增加[1-2]。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68.1±5.3)岁;心功能分级分别为Ⅱ级患者12例(30.0%)、Ⅲ级患者18例(45.0%)、Ⅳ级10例(25.0%);左心射血分数<45%。对照组中男性21例和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69.3±5.3)岁;心功能分级分别为Ⅱ级患者11例(27.5.0%)、Ⅲ级患者19例(47.5%)、Ⅳ级10例(25.0%);左心射血分数<45%。两组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左心射血分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态度要和蔼可亲,关心、理解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情绪、经济状况及家庭等,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以缓解患者的沮丧、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患者心境。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教会患者心情放松,减少心理因素对心力衰竭病情的影响。②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掌握预防复发的相关措施,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的认知,消除对相关知识的误解。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预防诱发因素对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影响。③用药指导:让患者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嘱咐患者根据医嘱服药,在服药过程中避免随意增减药量,护理人员及其家属要进行监督,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④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要清淡,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戒烟戒酒,多摄入蔬菜,以防止便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饮食计划等,既要保证患者的营养充分,也要避免血脂水平升高。⑤出院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出院后的知识教育,嘱咐患者及家属定期检查,如有不适或其他情况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

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再次入院、两次以上再住院、病死率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根据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心功能无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再次入院、两次以上再住院、病死率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再次入院治疗所占比例、两次以上再住院治疗所占比例、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步行6 min距离长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再次入院、两次以上再住院及6 min步行距离情况的

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程长,病情容易加重,易导致患者心理情绪发生改变,甚至可使患者出现沮丧、厌世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可加重心力衰竭和心脏缺血状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临床治疗效果[3-4],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5-7]。整体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需要,对患者实施的一种最佳护理干预措施。整体护理干预要求在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护理干预。在整体护理措施中,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有机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性情、习惯等进行整体护理干预[8-10]。整体护理实施后,患者的心情会得到放松,从而降低了抑郁、焦虑等情绪对患者的影响[11-12],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再次入院治疗患者所占比例、两次以上再住院治疗患者所占比例、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降低复发率,减少病死率,提高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贤.34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9):191.

[2] 马智文.护理程序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213-214.

[3] 何春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J].河北医学,2014,20(11):1922-1923.

[4] 庞玉华,杨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20-123.

[5] 王建霞,宣囯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5):109-110.

[6] 韦正莉,梁明,马小敏,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作用[J].右江医学,2014,42(4):505-506.

[7] 顾爱芹,徐红.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229-230.

[8] 田华利,闫会琴.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189-190.

[9] 马永萍.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和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329-330.

[10] 年卫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144-145.

[11] 邱亦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36-138.

[12] 王洁.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 7(21):126.

(收稿日期:2014-10-11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整体护理心力衰竭老年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