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人群“四高症”中医病因辨析及防治对策
2015-01-26刘蕾姜涛李德俊陆建国
刘蕾,姜涛,李德俊,陆建国
(北京军区总医院保健科,北京 100700)
·保健论坛·
离退休人群“四高症”中医病因辨析及防治对策
刘蕾,姜涛,李德俊,陆建国
(北京军区总医院保健科,北京 100700)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日趋加快,离退休人群已普遍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健康问题是离退休人群首要的、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其中“四高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本文从中医学角度辨析“四高症”的发病因素,并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1 “四高症”中医病因辨析
1.1 饮食不节,结构失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糖分、高热量膳食的过多摄入,极易造成饮食不节,损伤脏腑。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不散精,气化失司,则形成浊脂,凝浊为癖,浸淫心脉”,可见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腻,导致脾胃受损,水谷运化失司,湿浊内蕴,形成痰浊膏脂,进而更加损伤脾气,引发诸多病证:①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伤阴液,易引起消渴。故《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又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三焦十渴》曰:“消渴病……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人少有也。”②肥甘厚味之物,因肥能生热,甘能壅中,肥甘可阻碍胃肠运化,影响脾胃升降,中央不运而生湿,湿能生痰化热,形成湿热和瘀血之患。肥甘厚味生湿化热,浸淫脉道,而血脉不利,堵塞气之运行,气结血瘀,痰浊阻滞脉道,阻遏经气运行而致气、血、痰、瘀相互搏结,痰浊留于血脉,久病入络致瘀,痰瘀互结,胶着脉道,形成高脂血症;若停于血脉,致脉管闭塞,形成斑块,终至脉痹、胸痹、中风等变证;若膏脂蕴结于肝,则极易形成脂肪肝。故有《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论。③嗜食肥甘厚味,摄入大量高嘌呤食物如大鱼大肉、动物内脏、海鲜、酒类(尤其是啤酒),久则呆脾害胃,酿湿生浊,痰湿阻滞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痰浊,痰浊瘀阻而形成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导致痛风发作[1]。④另外,饮食口味偏嗜亦会引起多种病变。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又如《素问·五脏生成论》曰:“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说明过食咸味食物,血脉凝滞而致病。另外,长期嗜食肥甘厚味或吸烟无度,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不利,痰湿内生,阻碍气机,蒙蔽清窍,发为眩晕。
1.2 起居无常,劳逸不均 《素问·宣明五气论》有“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说明劳逸失度,均可损伤人体而致病。很多人退休前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每天工作时间大多超过8 h,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和时间也很少,生活起居缺乏规律,导致机体阴阳失调,出现血压升高、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出现紊乱等一系列症状[2-4]。而退休后生活状态发生很大变化,从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突然转变为放松懈怠的休息状态,大部分离退休人群能够适应这种角色转变,重视养生保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但也有一部分人群在退休后出现喜静懒动、精神倦怠,“盖太饱则脾阻,过逸则脾滞,脾气困滞而少健运,则阴停湿聚也。”说明过逸少劳可使气血壅滞,运行不畅。过度安逸亦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其精力和体力无疑会走下坡路,抵御疾病的能力相应下降,很多疾病就会趁虚而入,易于罹患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等疾患。
1.3 情志失调 中医学理论中,肝主疏泄,条畅气机的功能与情志密切相关,若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畅通条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若情志过极,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导致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如《诸病源候论》说:“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善怒,逆则头晕、脑胀”,故长期的精神刺激,忧思恼怒,使得肝失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耗伤阴液,阴不敛阳,肝阳上亢,使得血压升高,出现眩晕、头痛等症。另外,长期过度紧张或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必然导致气机郁结,气郁化火,消灼阴液,上灼肺胃阴液,下灼肾阴,肺胃肾阴液受损,易发为消渴。
离退休人群最常见的问题是心理失衡,离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当事者在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适应不了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引起疾病,谓之为“离退休综合征”。据统计,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退休综合征,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在中医学范畴可归为中医情志疾病的范畴,情志为病,可影响脏腑气机,导致人体心身疾病的发生,继而引发血压异常波动、血脂紊乱等情况。
2 从“治未病”角度探讨防治对策
2.1 未病先防,完善健康管理
2.1.1 健康饮食教育 饮食干预是“四高”预防与治疗的基础,合理膳食、饮食均衡,克服不良饮食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饮食方面建议三餐定时定量,搭配膳食,不偏食,不挑食,杜绝暴饮暴食,遵守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原则,多食高纤维膳食及新鲜绿叶蔬菜,提倡清淡、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饮食,保证每日食物搭配多样性,主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尽量做到低糖、低盐(每天摄盐量<6 g)、低油脂[5]。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葡萄糖、蜜糖、蔗糖及其制品[6]。高尿酸血症者,应控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豆类、坚果类的摄入,适当增加奶类、鱼类等优质蛋白和蔬菜水果的摄入。提倡细嚼慢咽,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维持正常体质量。自觉控制饮食,充分认识合理饮食是防治“四高”的重要手段。
2.1.2 健康生活方式教育 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尽量不熬夜、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劳逸结合,不吸烟,不酗酒,以适当户外运动代替吸烟喝酒去排解生活、工作压力。其中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状态均有益,是预防诸多病症的积极措施。应尽量合理安排每天运动,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爬山、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适宜的运动方式。上述运动方式均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能减少体内瘀血,改善脾胃运化及机体代谢过程,从中医学的角度上来看,是很好的保健方式,通过长期习练可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的目的[7],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尤其要重视运动前后的自我感觉,如出现头晕、呼吸费力等症状,则应及时停止运动。
2.1.3 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主要是通过教育使离退休人群能够正确对待衰老和疾病,减轻心理负担;积极调整,保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丰富心理环境,创建良好的心理;对离退休人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引导他们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情绪,及时转移不良情绪,使身心健康调节到最佳状态。只有心情舒畅,情志条达,脏腑阴阳气血调和,方能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2.2 既病防变,及时合理用药 针对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情况,经体育锻炼、减轻体质量等举措仍不能控制指标时,即应考虑适当药物治疗。主张针对性、个体化用药,尽量少而精,制定合理治疗方案[8]。用药时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盲目使用或停用某些药物。
[1] 钱玉中,李娜,苏于纳.高尿酸血症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的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3,19(1):18.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5):390-391.
[3] 杨文英.重视预防.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121-122.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12):483-486.
[5] 郝玉凤,董景珍,杜玉苗,等.门诊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教育对血压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1):87-88.
[6] 封卫东,王磊.健康教育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3):292-293.
[7] 张春晖,鞠宝兆.太极拳运动的中医养生保健机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17-18.
[8] 牛琴,姜淑霞,姜晓莉,等.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2):168-170.
刘蕾,博士,主治医师, Email:simply2008@126.com
R25
C
10.3969/J.issn.1672-6790.2015.02.040
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