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1-25韩久同
韩久同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合肥 230031)
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韩久同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合肥 230031)
林业技术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针对林业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技术专业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确立“校企一体,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的师资队伍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以人为本、特色发展、学有所专、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依托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3个专业开展了“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构筑了素质教育的平台。以“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特色办学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的现状
林业技术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专业。目前,该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勤奋敬业、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双师型教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目前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5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16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林业技术专业以学院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林业技术专业实训中心,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代林业实训基地)为依托,建设了6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校内专业实训室,其中林业调查实训室具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乙级资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训练环境。
二、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一)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院初期实施的是“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特点是以传授学科专业知识为主体,突出理论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实践重视不够。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不宽,文化素质不高,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适应性较差,很难适应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林业技术专业以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安徽林业生产的特点,通过发挥行业企业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设计出了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基于学分制平台下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主动适应企业生产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进程的时段性、间断性的要求,将“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落到实处,学生通过企业实训,在“做中学”,改变了被动学习的状态,扭转了实践环节弱化的趋势,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确立“校企一体,产学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林业技术专业全体骨干教师深入安徽林业基层单位及林业企业,对市场人才供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了解到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各地林业行业及岗位群的需要以及对应用型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其次,针对企业对林业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资格及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立“校企一体,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1]。
(二)校企共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多次组织有关专业教师前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合肥佳洲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六安绿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课程及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行业发展前景与需求、企业用工趋势、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做了全面的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结合行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与企业一起共同完善了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林业技术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为98%,报到率为87%,2014年林业技术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为100%,报到率为89%。
(三)构建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1.完善课程体系
学院根据各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规律。首先,压缩了基础课的课时,调整了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其次,核心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直接服务于企业。第三,大一年级学生的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逐步实现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
2.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学院加大了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力度,建设了“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营造技术”“森林调查技术”3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同时学院制定了该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完成了大部分专业主干课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及“森林资源管理”等精品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按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从而使课程内容具有知识的应用性、技能的完整性、工作的连续性、教学的可行性和内容的前瞻性[3]。在此基础上,以项目为支撑、以任务为驱动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将学生的“学”与“做”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生产任务作为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用生产标准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课程考核与技能考核的一致性,使学生学在岗位、教师教在一线,将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应与林业技术专业关系紧密,通过校企合作达到校外实习和技能鉴定的目的;而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通过工学结合来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
学校和企业应共同研讨并制定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全面指导校内典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院已有的林业技术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林业技术发展和技术工种培训鉴定的需要,建设一批能反映当今先进林业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际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如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室等[3]。
林业技术专业已经建立了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了共建协议。学院下一步要在省内选择3~5家实力较强的林业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以扩大实训基地的覆盖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切实达到专兼结合,以教促产、以产促教,互利双赢的目的。
学院每年投资10万元用于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师培训,保证每学期有1~2名青年教师能够外出学习或参加生产实践。
(五)增强专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林业技术专业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的设备与条件,为社会和行业企业在职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提供技术咨询、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充分体现了学院办学的社会功能。同时,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向院内外不同专业进行推广,起到示范与辐射作用,最终形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实验区[4]。
林业技术专业的师生曾承担安徽省合肥市、霍邱县、宿松县、凤台县等地的森林资源一、二类调查任务,并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组成科研团队,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提高教师产学研结合能力。到目前为止,已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1700多人次/年,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学院还为花卉园艺师、林木种苗工、园林植物保护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护林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野生动物保护员、野生植物保护员、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等进行了初级、中级和高级工种的技能培训,并承担了技术等级考评工作。经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学院获准开展花卉园艺师、林木种苗工等10个工种(高级)的鉴定工作。学院林业类专业学生可在一年级申请相关初级工种技能鉴定,二年级申请相关中级工种技能鉴定,在取得中级工种技能鉴定合格证后,可以申报高级工种的技能鉴定。
(六)培养高素质的的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双师育人”的建设理念,选拔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任教师作为培养对象,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研修、工程项目挂职锻炼以及技术开发,参加高职高专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到林场进行顶岗培训等形式,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及双师素质教师。专业课“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100%;同时聘请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8%。通过两年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8名专任教师赴林场工作锻炼;聘用企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各2名,聘请6名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任兼职教师。
四、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一)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创新和完善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深化校企合作,达到“校中场”“场中校”的目标,实现了“工学交融”,构建了“实训―技术服务―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集教学、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能鉴定、职业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使校企对接、产学结合更加紧密,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二)科研和教学成果丰硕
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安徽省精品课程,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推动了林业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建设,2012年“森林调查技术”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成绩和经验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课程建设也促进了教研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林业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共获各级科研课题4项,其中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育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公开发表各类科研论文6篇。
(三)社会对林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反映良好
通过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毕业生在业内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本地区的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3年7月29日《安徽日报》在B2版以《大学生创业结硕果》为题,用图片新闻的形式报道了2012年的毕业生罗欢在定远县带领周边20户农民种植葡萄500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创业事迹。
[1]张晓红.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16(4):21-24.
[2]温涛.基于TOPCARES—CDIO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1(4):23-29.
[3]张建东.谈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泰山学院学报,2004,8(4):24-26.
[4]胡振文,李辉,陈风平.基于CEC—CDIO模式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2009,16(8):64-66.
(责任编辑 王 伟)
安徽省教育厅2011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项目编号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