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2015-01-25王云琦王玉杰
王云琦 王玉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王云琦 王玉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根据国家和社会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3方面构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较为复合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创新素质,并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体系
一、新形势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程度逐步加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从1952年北京林学院开设水土保持课程以来,在国家教育部门的鼓励支持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全国已有19所院校设立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3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硕士点,8所高等院校及1个研究院所设立了博士点。2014年,该专业在校本科生有3936人,硕士1429人,博士308人,人才培养总规模在5600人以上。在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需求
目前,社会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且趋向于多元化,大致分为应用型、管理型及研究型人才[1]。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理念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应同时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即较强的动手能力、复合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创新素质。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突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地位。
二、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社会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目标就是基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发展需求的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培养创新能力而忽略应用能力,也不能只培养应用能力而不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和应用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
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
(一)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增加实践教学各环节所占的比重,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具体的做法是增加实践性、综合性实验以及实习、实践学时,增设前沿讲座。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2011新版教学计划中,压缩了课堂学时,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增加了33.1%),增大了选修课比例(增加了30%),并结合社会需求增设了新课程,新增综合拓展环节课程为7学分。
其次,要搭建好实践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和条件。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经过8年建设,已建成农科教人才培养和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延庆水土保持教学实习实践基地。
第三,针对具体的实践环节,要改革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方法,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实验室要完全开放,使学生有时间和空间来设计和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和实践过程不是按既定的流程重复进行,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2]。
第四,要实施导师制。导师在做社会需求项目研究的同时,学生可直接参与进来,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导师制的实施可使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和充分,学生可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社会服务工作中,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最好的培养方式是与目前大学教育中国家和教育部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由于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所以专业教师需亲自指导。在创新项目申报与实施过程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验的原则。例如,2007年至今,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共有科研创新项目50项,其中国家级的14项,北京市级的5项,校级31项,所有这些创新性项目都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独立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结题报告。实践证明,本科生创新项目的成功申报和顺利结题,提高了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的主体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而且90%以上的项目成果都撰写成论文,20%左右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
导师制的实施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对学生一对一的交流指导,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现在导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可直接参与到导师科研项目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加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培育具有创新特质的教学团队,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学团队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体系培养的动力。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础科研潜力、创新能力、工程及管理技术能力,需要优化和充实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保障了教学的不断创新和稳步前进。此外,紧密结合社会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人才需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修订了专业计划,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了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就业需求实用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通过导师责任制的完善,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虽然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十分重要。因此,要求专业教师充分了解实际工作的程序,并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能将教学过程同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在知识结构上,教师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实践教学知识与综合性知识;在能力结构上,除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此外,还应鼓励教师真正参与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评价等工作中,不断积累生产、生活服务的一线经验[5]。同时,还应完善专业教师进修培养制度建设,安排每位专业课教师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担任一定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科研任务,并选派教师出国交流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更前言的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
(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师在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减少相关学科间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复与脱节。此外,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到水土保持工作及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完善优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体系。
另外,教师还应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在确保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过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关国内外先进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相关的科研成果及动态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达到传统与先进、理论与法制、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
(三)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应从校外企事业单位聘请一线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的兼职教师,目的是利用他们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聘请了校外导师,在学校与延庆县水务局共建的延庆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在熟悉技能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很多与生产实践相关的技术,还学到了教材之外的方法和技巧,缓解了校内专业教师在生产应用方面知识储备的不足,使校企间的沟通更加有效,从而使得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实践教学平台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实施创新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6]。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加强校内实践教学重点实验室建设;②加强水土保持科研项目野外实验点建设;③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的效果
(一)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教育部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大学生自行设计研究课题,并开展实验研究。这一项计划的参与度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得到极大地提高。早期是劝说引导大学生开展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到现在已经发展成积极、有竞争性地开展项目的申报工作。立项数由2011年的15项提高到2014年的28 项,翻了近一倍,而申报项目的淘汰率由原来的0%到现在的近50%,表明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极大地激发。学生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的数量由原先的0篇,到现在的5篇以上,而且高水平的SCI、EI文章不断有突破,同时专利和软件著作等知识产权也有了零的突破。
(二)学生通过参与实践锻炼,应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大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的热情度有了极大的提高,2011年前只有在大三做暑期综合实习时,学生才有机会接受导师指导,参与课题,并开展实践性强的综合训练实习活动,但现在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选择导师,使学生提前一年接触到导师的研究课题。大二学生直接跟随导师参与实践综合训练的比例由2011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教学经验证明,学生利用导师的科研课题、实验室和野外基地开展相关的仪器设备操作或开展与社会需求相关的实践工作,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用人单位普遍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感到满意,毕业生的就业率达100%。
(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充分激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之后,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更加明确。约有60%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生选择攻读研究生。统计表明,这类学生在大学阶段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之后,研究生阶段的成果可以翻倍提高,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在研究生一年级时便可以达到研究生三年级的水平。对于直接就业的约40%的本科学生而言,其优秀的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刘增文,王进鑫,吴发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硕—博”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3):29-31.
[2]吴发启,王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3):24-28.
[3]李春平,张洪江.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策略[J].成都高等教育研究,2010(3):1-4.
[4]吕月玲,薛智德.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3):47-50.
[5]高鹏,张光灿,刘霞.改造提升水土保持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8):61-63.
[6]韩红建.基于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探索,2013(5):129-130.
(责任编辑 孙艳玲)
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项目编号BJFU2013JG005;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青年骨干教师第二批出国研修项目”,项目编号留金发[2013]3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