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患者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分析

2015-01-25李敏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凝二聚体产后

李敏慧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常州 213000)

产后患者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分析

李敏慧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 分析产后患者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 统计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人员的PT分别为(10.49±0.60)s和(12.70±0.42)s,FIB分别为(2.81±0.47)g/L和(2.59±0.51)g/L,APTT分别为(27.50±1.60)s和(30.00±1.80)s,TT分别为(15.73±2.10)s和(17.78±2.30)s,D-D分别为(220.00±12.62)μg/L和(186.00±8.00)μg/L。研究组患者产后的PT、TT、APTT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FIB、D-D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产后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动态检测其凝血指标能够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对孕产妇血栓栓塞的预防工作。

产后患者;D-二聚体;凝血指标;变化;意义

本研究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产后患者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正常孕妇,所有患者近期均未用对凝血、纤溶活性造成影响的药物,均知情同意;将既往有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史等的患者排除在外[1]。患者的年龄在20~33岁,平均年龄为(27.6±10.2)岁;孕周在10~40周,平均孕周为(25.6±10.0)周。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年龄在18~35岁,平均年龄为(26.8±10.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真空将两组人员的1.8mL静脉血采集下来,然后将其加入抗凝管中,抗凝管中含有0.2mL柠檬酸钠,混匀后对其进行离心,离心速率和时长分别为3000 r/min和15min,对血小板血浆进行分离,从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DADE BEHRING购买质控血浆(LEVEL-1、LEVEL-2)、校准品,产后3 d采用Sysmex-CA 15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2 h内运用凝固法对血浆中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进行检测,运用CLAUSS法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进行检测,运用免疫比浊法对D-二聚体(D-dimer,D-D)进行检测[2]。

1.3统计学处理: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人员的PT分别为(10.49±0.60)s和(12.70± 0.42)s,FIB分别为(2.81±0.47)g/L和(2.59±0.51)g/L,APTT分别为(27.50±1.60)s和(30.00±1.80)s,TT分别为(15.73±2.10)s和(17.78±2.30)s,D-D分别为(220.00±12.62)μg/L和(186.00 ±8.00)μg/L。研究组患者产后的PT、TT、APTT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FIB、D-D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3 讨 论

正常孕妇妊娠时具有和未妊娠时不同的凝血及纤溶系统,妊娠早中期这些变化并没有显著的表现,但是妊娠晚期这些变化十分显著,血液中绝大部分的凝血因子具有越来越高的含量,引发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生理变化能够为产后加速、有效止血、对子宫螺旋动脉及静脉窦内血栓进行清除等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该变化开始恢复正常的时间为产后3~4 d[3]。在外源凝血系统中,PT是临床最常用的筛选试验;在内源凝血系统中,APTT是临床常用的筛选试验,较为敏感。在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时,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对TT变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够帮助临床对血浆中的FIB是否足量及其结构是否正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为对血肿抗凝物质是否增多进行有效的观察提供依据。FIB属于一种糖蛋白,在凝血酶水解下能够促进肽A和肽B的形成,并在Ⅷ因子的作用下促进不溶性纤维蛋白止血的最终形成[4];D-D属于一种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诱发因素为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继发性纤溶的诊断工作。同时,D-D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临床有效诊断孕妇的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在机体,同时机体发生纤维蛋白溶解的标志就是其在血液中具有较高的水平[5-8]。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产后的PT、TT、APTT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FIB、D-D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充分说明了产后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动态检测其凝血指标能够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对孕产妇血栓栓塞的预防工作。

[1] 黄芳.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 : 27.

[2] 刘芳,王小刚.晚期孕妇血浆APTT、PT、FIB和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0(6): 36-37.

[3] 陆海一,张忠林.妊娠晚期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2):95-96.

[4] 王雪华,林少微,焦晓阳,等.妊娠妇女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2) : 294-296.

[5] 陈莎莎,胡波,陈伟.正常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8,37(3) : 266-267.

[6] 陈静梅.妊娠晚期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监测的临床意义[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4):33-34.

[7] 罗志丽,谭峰,吴玉华,等.血必净治疗产科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58-59.

[8] 陈杰.临产孕妇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583-584.

R446;R714

B

1671-8194(2015)09-0043-01

猜你喜欢

高凝二聚体产后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