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感染防治的效果分析

2015-01-25姜晓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9期
关键词:监护室感染率重症

姜晓萍

(单县中心医院护理部,山东 菏泽 274300)

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感染防治的效果分析

姜晓萍

(单县中心医院护理部,山东 菏泽 274300)

目的 探讨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单县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自2013年1月开始进行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将采取措施之前的2012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重症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护理质量。结果 2013年的感染率与2012年相比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与手术医师满意度明显改善,差错发生率明显减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感染源进行强化消毒隔离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广泛号召各大医院做好重症监护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重症监护室;护理;感染源;消毒隔离

2013年我院对重症监护室的感染源加强消毒隔离,显著地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现将我院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单县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其中2012年选择100例接受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18例发生感染;2013年选择100例接受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3例发生感染。对照组100例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74.27±5.32)岁。观察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72.68±5.74)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自2013年1月开始在重症监护室试行感染源强化消毒护理管理模式,之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2.1强化手术流程管理:将重症监护室改建,清洁物品运送通道、病患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及杂物处理通道分界清楚。使重症监护室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明确的三区分隔、运作流程安全简洁、严格分离洁污物品。其中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即为三区,设立门等格挡物各个区间分隔并进行明确标识。

1.2.2重症监护室清洁消毒:定期对重症监护室进行彻底的清洁打扫,擦拭用的消毒液使用1%的含氯消毒液并要定期检查防止失效。重症监护室的紫外灯运作时间为2次/天,1.5小时/次。重症监护室中拖把每次使用过后进行冲洗消毒晾干后才能再次使用且禁止将各分区的拖把混用。由于各致病菌常常在排水孔处容易生长,所以要加强对排水孔处的清洁,每次清洁时将300mL 0.5%的含氯消毒剂倒入其中进行消毒。

1.2.3手部清洁:有研究表明,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手部清洁不到位而导致患者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30%[2]。医院要加强对医务工作人员手部清洗的监督,灌输无菌操作思想。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护理质量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模式。

1.4统计学方法:本实验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χ2检验来判定2012年组以及2013年组在感染率上的差异,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护理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结果并表示差异显著的指标。

2 结 果

通过2013年对重症监护室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采取的许多改良,医院的感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感染率有了显著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χ2=11.10,P<0.05)护理质量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感染是目前临床上一个重大问题,而重症监护室是最容易引起感染的敏感地带,感染不仅会影响护理质量,更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在经济和精神上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必须确保严格的无菌,严格消灭致病菌的生存繁殖环境以及切断其传播途径。只有确保在相对无菌条件下进行才能防止患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2013年对重症监护室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采取的许多改良,医院的感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感染率有了显著的降低。不仅如此,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措施的严格落实、感染相关的专业知识、合理布局的重症监护室、健全的规章制度等可以是重症监护室内的感染源得到很好地控制,这样既提高了手术质量、降低了感染率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快速痊愈。

[1] 曾敏,何剑.消毒隔离管理在降低门诊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2):22-35.

[2] 李浑,王晓玲,包戈华.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8) :151-153.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of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in ICU Infection Prevention Effect Analysis

JIANG Xiao-p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Shan County Center Hospital, Heze 2743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nd reinforce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Shan county central hospital intensive care unit since January 2013 were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to strengthen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to take measures before surgery in 2012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2013 surgical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infec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surgery related nursing quality.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in 2013 and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2012,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physician satisfa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rror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of intensive care in hospitals to strengthen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widespread calls on each big hospital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work d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Disinfection isolation

R473

B

1671-8194(2015)09-0007-02

猜你喜欢

监护室感染率重症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男男性行为者不同解剖部位感染率的系统分析和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