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归来
——中医“治未病”观探析

2015-01-25殷克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经黄帝内经素问

殷克敬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西咸新区 712046)

《黄帝内经》归来
——中医“治未病”观探析

殷克敬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西咸新区 712046)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对人们心身威胁不断被深入认识,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思想又一次提到了重要地位,当今地球环境破坏,直面构成还原论困惑而企兴于东方之际,诸多智者将目光投注到中医传统文化,期待享有养生保健的公平;《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中医药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方明示,也是人们的夙愿。故以《内经》“治未病”观探述其理念,遵照其思想和方法掌握规律,先时而治,防病于未然。

《黄帝内经》;“治未病”;健康工程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首先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种“治未病”的论述在《内经》中多处可见,成为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东汉·张仲景十分重视“治未病”思想,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中将“上工治未病”列为首条,告诫我们只有“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并云:“若人能养慎,不会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说明如能内养正气,外拒风邪,即可预防疾病。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中曰:“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在《内经》引导下“治未病”已成为中医一个重要治疗原则,也是中医在整体观、辨证观精神指导下在预防医学中的体现,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未病大致概括为顺应自然、防病予先,未病先防、形神兼养,已病抑变、防微杜渐,瘥后防复、调摄为最等4个方面。

1 顺应自然,防病予先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在自然界,机体随时随刻都受着自然的影响,人的生命已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界运动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其“神机”涌现,是自然界运动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中医把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活动与时空变化联为一体,这就是中医理论的“天人相应观”。人是时空生物的一种,时空运动导致人体脏腑气血自然信息的规律变化,并制约着人体生命活动。《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至真要大论》进而言之:“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吕氏春秋》以“应同”专论,指出“天地万物,人之一身,是谓大同”,《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顺应天道,依赖自然,二者已形成不可分割的联系,且都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正如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允所说:“天地合气,物偶自生。”这种“天人相应”的观念在《内经》中比比皆是。作为应用医学理论,世界上没有一种医学向中医学那样能够全面、完整、卓越地筑构“天人相应”的医学统一思维。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并顺应自然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素问·四气调气大论》又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内经》针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提出养生防变适应四时变化规律,使人和自然产生天人合一的良好效果。在《内经》“天人相应”的思想影响下,养生保健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正在应运而生。

2 未病先防,形神兼养

中医的生命观正如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记载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种“通天下一气耳”的论述就是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天人合一”。天地阴阳之气相合,就化生了万物,人就是一个自然产物。中医的阴阳理论认为,一切疾病的产生都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也就是说失去了“中道”。《灵枢·本神》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说明生命健康在于平衡,也就是“守中”,是守“生气之原”,这是未病先防的根本。《难经·八难》云:“所谓生命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守中”是维持平衡,平衡是要有适度,既不过也不及,正如《周易》中讲变化,要变得恰到好处,这也是中医讲治未病的概念。《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所言“致中和”是易理对宇宙万物演化的研究核心。《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对“致中和”作了进一步阐发解释。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五章》中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将“致中和”的运用作了简明扼要的发挥。人体气血升降出入的不断变化,成就了生命的旺盛,也为防病打下良好的基础。《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种以朴素的唯物论观点认识生命的活动,就是从“守中”中求变,防病于未然。《素问·宝命全形论》明确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变是常态,从“守中”中防变,改变自我,顺应规律,找准位置,变后再达到新的平衡,正所谓“变通趋时,惟变所适”。

另外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又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恬淡虚无以恬愉为务,和于术数,要求人们摒弃私欲,心无邪念,重德、纯洁稳定,形神兼养,这样才能筑起稳固的防线,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防治疾病发生。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嗜烟酗酒,生活无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癌症等不断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在2014年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继续制定推广常见病、多发病高危人群和偏颇体质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此乃上级明示,更是吾辈夙愿。《内经》治未病引领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规范的准则,“医学以养生保健为中心”已成为中医未病先防的观点。

3 已病抑变,防微杜渐

中医之理,阴阳理论反映了平衡,五行理论反映了整体的相关性,这是中医传统文化的思想,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中医将阴阳脏腑气血的异常变化辩证地归纳为子病及母、母病及子,通过四诊八纲基本方法辩证分析,根据体质不同状态、年龄的差异等,提出“补母泻子”“泻子补母”“母子同治”以及“同病同治”“异病异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实现新的相对平衡,以防变故加重病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因而疾病发生后,准确地认识其病因病机,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防传变,制约疾病于萌芽。《素问·八正神明论》所云:“上工救其萌芽”,即是此意。《难经·七十七难》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治未病观点:“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发挥其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时至今日,从《内经》提出“治未病”的理论后,历代医家不断发挥补充,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对疾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治未病”已形成中医的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思想体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内环境时刻保持气血平和,这对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气是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血在维持着生命活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旦气血运行失常,种种疾病便会应运而生。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调经论》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亦提出“夫百病皆生于气。”在临床治疗中,“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其治法。为何气虚不补之、养之,而要引导之,这是中医看待事物运动的观点,只有引导气血通畅、达到动态的阴阳平衡,才能确保人体身心健康、已病防变。先贤要求医者必须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和传变途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妥善处理、阻截传变、深化防治。清·叶天士也提出“多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主张在甘温养胃阴方中,加入咸寒滋肾之药,以防肾阴耗损的典型范例。今天我们临床应用的“冬病夏治”“夏病冬调”“春夏养阳”“秋冬滋阴”的观点都是源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更符合《内经》随机应变、不执一法之旨。可以看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后世医家诊疗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先安未受邪之地”乃未雨绸缪之举,也是既病防变的具体运用。

4 瘥后防复,调摄为最

疾病的过程,使患者的心身受到了很大的创伤,疾病瘥后的调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转变,更全面地研究人体健康,即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防治疾病较传统的医学模式更具优势。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形神一体观以及整体观与现代的心身医学异曲同工。疾病康复后的四时摄养、情志调适、合理膳食以及适宜的动静,在瘥后防复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一切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措施之一。中医学的学术理念与方法,已被现代医学借鉴,成为现代心身的发展方向。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在“养生论”中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泊然无惑,而体气和平。”保神、安神方显重要,因为神动,人体阴阳会失调,气血会逆乱,疾病会在机体、机能紊乱时运然而生。所以他的“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论述提出是从养生防病着手。现代心身医学认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人体健康保持有好处,而负面精神则会有害健康,中医的“三因制宜”法则更体现了这点,因而中医将瘥后的精神调养放在首位。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养生学涵盖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环境生态、运动等等,但关键的是要将谙熟人体生命客观规律内化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机体中微观的量变带来宏观的质变。精神情志的异常改变,会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紊乱,《素问·举痛论》中提到的“百病生于气”亦是此意。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命的现象本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紊乱疾病就会发生,气机一旦终止,生命也就结束。瘥后防复中还应以“不妄作劳”为戒,只有劳而不倦,劳逸适度结合,生活有序加之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才能维护加强体质,远离疾苦。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开明宗义地提出“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而去。”并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如此科学的理念和有效的措施成为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魅力。而《素问·经脉别论》“生病起于过用”等明示,对瘥后防复调摄指明了方向,也为“治未病”引领人们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规范的准则。

随着一种健康与疾病之间“亚健康”状态对人们威胁被不断地深入认识,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思想又一次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内经》中顺应自然规律、以恬愉为务、开阔心胸、内守精神、合理膳食、劳逸适度等精辟论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养生防病观,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中医药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地球环境破环严重,人们期待享有养生保健的公平,诸多智者将目光注视到中医传统文化,其底蕴深厚、学问深奥、潜质无穷,只有改善生存环境,修养情志,调摄精神,改变一切不良生活习惯,消除各种疾病诱发因素,才能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和合,健康生存。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调查显示,真正健康人占5%,亚健康状态人75%,有疾病人占20%,因而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种思想早在《内经》中有体现。一部《内经》至关重要,它治寓于防的理论为“治未病”的公民健康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3]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5]殷克敬.针灸时间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马艳东,赵龙辉.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中医治未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4-2-17(003).

R212

A

1006-3250(2015)06-0634-03

2015-03-15

殷克敬(1941-),男,陕西三原人,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级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治疗急症、痛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猜你喜欢

内经黄帝内经素问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