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①——基于协同学视角
2015-01-24蔡建光申伟华李忆湘唐海军吴四贵
蔡建光,申伟华,李忆湘,唐海军,吴四贵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协同,狭义上是指与竞争相对立的合作、互助和同步性状态;广义上来说,是指在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和系统内各个子部门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演进目标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状态[1]。在这种良性循环状态下,要求各个子系统、子部门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同一性或者“一体性”,各个部门之间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行为效果就超过了其自身单独作用的效应总和,即会产生“1 +1 >2”的效应。
国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对体育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的体育研究生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为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能力,本文提出构建一种基于社会需求、学校评价、教师促进、学生实践“四位一体”的协同化体育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1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有关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诸多的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周英对华东地区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显示,虽然培养单位很重视实践环节的作用,但并没有很好地把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培养落到实处[2]。郭霞对东北地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样发现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本科课程重复性较大,而且授课形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培养的研究生往往出现社会实践能力差等现实问题[3]。湖南师范大学谭广、马卫平调查了国内8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发现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是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课程重复内容偏多,研究性、前沿性不够;选修课程门数偏少,跨学科的选修课开设尚未得到重视[4]。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的研究生视野狭窄,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专业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的要求。
2 国内外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1 国外高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1.1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多种教学理论,如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以案例、问题、情境、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美国许多大学的专业课都包含有实践内容,实践内容所获取的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如其中麻省理工大学最低独立课题研究学分为12分,斯坦福大学为11分[5]。
2.1.2 以见习—实习为手段的实践能力训练
以见习—实习为手段的实践能力训练是欧美发达国家传统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模式。如美国密执安大学要求研究生入学后首先到企业实习7个月,然后再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法国实行“学徒培训”实践训练制度,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在企业接受2年培训;俄罗斯和德国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工厂的实习鉴定学分,才允许毕业[6]。师范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大多选择延长实习时间和增加实习项目,以提高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7]。
2.1.3 以“产学研”为内容的校企合作实践训练
产学研是指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经营以及人员交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以实现校企互惠互利的联合与协作关系。英国对于校企“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从政府政策到资金都大力支持,以促进大学取得劳动就业技能和获取工作经验[8]。德国许多大型企业的研究机构就设在高校,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为企业生产和研发服务。日本于1996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通过制定“共同研究”“委托研究”等制度或共建研究机构的形式,大力推进“产学研”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模式。
2.2 国内体育教育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同样存在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脱节的现状。在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也有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9-10]。绝大多数高校开展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如针对研究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研究生(创新)论坛,鼓励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设立的创新基金,有条件的高校(如深圳大学)还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等。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环节形式多于内容,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
3 协同学视角下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3.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具体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层面。其中专业基本能力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能力,包括教学基础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发展能力。具体职业岗位能力是体育教学基础能力基础上的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包括体育竞赛编排、竞赛裁判方法及指导体育课外活动的能力、运动员选材能力等。专业创新能力是指在掌握前两种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和岗位特征,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变革,并使其更新与发展,表现为体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创新能力及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2 协同学视角下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构建
以协同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构建的理论基础是1992年由Guzzo 和Shea 建立的“输入—过程—输出”的团队绩效模式[11]。其中输入是团队关键特征变量,输出是团队绩效结果,研究的核心内容则是加工过程。以协同学为基础,对影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加工、协调,形成整体的、环环相扣的培养合力,从而强化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各层次对硕士研究生的全方位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强化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案,并建立有效的管理平台。其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协同机制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框架
3.2.1 协同学视角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特征:协同输入
协同学视角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要素主要来源于社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现实需求,据此要求教育管理者要改革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培养目标和方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要求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不仅能当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同时在体育训练和竞赛、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及体育创新上都有较强的能力。授课教师根据社会的需求修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革相应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之与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一致。在此过程中,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者、行政管理人员、研究生、授课教师和导师等都是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都应为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以确保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石高效运转。
3.2.2 协同学视角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团队过程
协同学视角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涵盖了学校管理部门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建设、教师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多元化以及管理部门和教师对人才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平台的建设、多元化的教师授课形式和多种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基于体育专业类型的多样性,管理部门要建立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体育专业实践活动平台,如一定规模体育活动的组织、训练、比赛平台;教师的授课形式不拘泥于教师的“讲”,而更多的是创造体育运动情境;教师对研究生的评价也不应以考试为唯一依据,而应综合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3.2.3 协同学视角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结果:协同输出
协同学视角下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协同输出,主要是一系列围绕实践能力培养所构建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管理平台。首先,确立以加强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构建一套完整的与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相符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体系层面,根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符合体育教育训练学实际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体系,使之能与实践能力培养相适应。
4 结语
协同学视角下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层面的协同:一是管理层面的协同,改进管理方法,使管理制度与培养目标一致;二是知识技能协同,在导师(包括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和交流,导师在发挥自己引导作用的同时,要善于发现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平台协同,以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消除体育专业各学科之间的藩篱,在较高层面上协同统一整合社会资源和学校的人、财、物,优化现有知识和资源配置,提高各部门整体运行效能,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做后盾。
[1]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09.
[2]周英.对华东地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3.
[3]郭霞.东北地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4]谭广,马卫平.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31-233.
[5]叶红,俞永康,郑清奎.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06-109.
[6]罗公利,毛长名.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现状及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7(3):78-82.
[7]刘金宝,周东明.国外师资培养中对教育学科和教育实践的重视[J].青岛师范大学学报,2012,2(4):50-53.
[8]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21(1):52-56.
[9]郑继超.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0]姬常爱.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2.
[11]Guzzo R,Shea G.Group performance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organizations[M].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