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上海虹口章程建设的三重境界

2015-01-24上海虹口课题组

新校长 2015年11期
关键词:虹口区章程教职工

文 / 上海虹口课题组

在我国法律文件中最早提到学校章程的是《教育法》。早在1995年,《教育法》就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必须“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但在十年前,对我国大多数中小学而言,“学校章程”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上海市虹口区“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在推进章程建设之前做过一个调研,发现在当时全区117所公办学校中,只有三所学校拥有章程,比例不到3%,而且这三所学校的章程也不规范。

于是,自2005年下半年起,虹口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一校一章程”的创建工作,并依托章程梳理、完善学校各项制度、规划。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国家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许多学校的章程表述亟待更新,2011年,虹口区又开展了对学校章程的修订工作。

“一校一章程”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虹口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从“金箍”到团队“公约”

在2005年之前,学校章程不仅对校长们来说是陌生的,广大教职员工更是闻所未闻。在虹口区各校准备启动章程制定之时,教师们的观念普遍跟不上,有人认为学校章程是“虚”的,可有可无;有人说,章程是套在教工头上的“金箍”,有了章程,校长就能随时“念咒”管教职工。

面对这样的舆情信息,虹口区的校长书记们在启动这项工作之前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他们多次向教职工进行讲解和动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说明了学校章程的制定不是校长一个人或者几个校级干部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工的事,章程不仅对教职工适用,也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和规范校长工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制定学校章程是所有教职工的权利与义务。

祥德路小学还组织教师反复学习讨论:章程与三年发展规划的关系是什么?与年度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通过大家的反复讨论以及思维的碰撞,终于理清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解决了教职工的思想困惑。

无论是2006年第一次制定还是2011年修订章程,广灵路小学都广泛听取、吸收广大师生的意见,先拟定初稿供各工会文明组室讨论,针对意见进行修改,再利用教代会召开之际,让教师们针对修改稿提出意见并做修改。几上几下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后经学校教职工全体大会讨论通过,避免了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决策窠臼,使章程内容能符合实际,做到内容和程序合法、结构合理、体例合适、语言准确,体现共同意志,得到大家认可,成为团队“公约”,从而产生强大而普遍的约束力,对所有师生员工起到强烈的激励和警示作用,保证学校正常运行、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章程、制度等同于冰冷、僵硬的条款或是捆绑、束缚教师的绳索,相反,应在章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并确保章程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帮助校长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更好地展现校长的管理魅力。”广灵路小学校长孙爱军深有体会地说。

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沟通、动员,虹口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为章程的顺利制定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从照搬模板到彰显个性

在章程制定初期,大多数学校往往会照搬章程模板。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省力又不会出现原则问题。然而,当章程在学校发展中真正要发挥作用时,这类照搬模板的章程就会与学校的发展脱节,它的滞后性和相关连锁问题就会显现。

虹口课题组认为,学校章程有别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政策规定和统一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应当以学校的历史沿袭过程、学校的现状以及切合实际的预期目标为基点,在与师生员工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产生彰显学校个性的学校章程。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被社会各界认同的并已成为师生员工自觉行为的传统、特色,都应当在学校章程中予以充分体现。

因此,虹口区中小学在制定学校章程时注重突出学校的个性特色,并且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从而使章程能够纲举目张,统管学校各领域工作,指引学校自主发展的方向。

北虹初级中学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认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规划,在尊重事实、关注特色、着眼长远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条目。学校将“构建数字校园,创建现代学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写入了章程。

在制定这个条目的过程中,学校做了大量的论证:首先在信息技术硬件条件方面,学校有多个电脑房,有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及较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软件上,学校技术力量雄厚,有专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虹口区名列前茅,且北虹的所有老师都接受过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较高。因此,确定“构建数字校园,创建现代学校”的目标符合校情,也能体现学校的特色。

北郊高级中学在制定学校章程的过程中,彰显学校自身的文化。学校通过管理改革建设先进的管理文化,通过教学改革建设先进的课堂文化,通过课程改革建设先进的课程文化,通过师德教育和教育科研建设先进的教师文化……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基本实现了管理思想价值取向的调整,构建了以人文精神为基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学校管理理念,营造了平等、尊重、和谐、宽松的人文环境,形成了以“规范、合作、学习、创造”为表现特征的“北郊校园文化”。

从制定章程到有效落实

课题组在行动研究中明显感到,学校章程的制定与修订,一定要力求全体教职工的认同与接受。这样不仅是为了让学校章程走好民主程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代会,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学校章程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是学校依法办学、教师法制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一部好的学校章程,还需要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教职工才能切实感受到章程建设带来的效应。

祥德路小学校长赵小敏介绍说,学校章程建设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校办学方向更加明晰。“学校在章程中确立了书法特色项目,即使已经有三轮校长的任免,即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困难,因为有章程的保障,学校在取舍中就特别慎重,保证了这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有了章程以后,曲阳第四小学校长章本荣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学校行政机构各部门分工更明确了,合作也更愉快了。从德育、科研、教学、活动等各个板块切入,分部门指定人员落实,在制度的保障下,学校管理更加有条不紊了。

“在章程的执行过程中,我们深感学校的组织纪律强化了,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办学更为规范,进一步促使师生达到素质全面、观念全新、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的目标,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校长郑琰欣喜地说。

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时不时看到,一旦“好校长”离开,“好学校”的发展势头就难以持续。“现在有了章程,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制度、教师制度和学生制度等,新校长依然要按照章程行事。”郑万瑜说。事实证明,在虹口区很多学校,“好校长”离开以后,学校依然办得很好,还是“好学校”,并且又能培育出一位新的“好校长”,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虹口区章程教职工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虹口区发改委到黄浦区调研建筑节能工作
第十七届(2019)国际设计传媒奖大赛章程
向阳 向上 向善——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第三小学培育新时代好队员
小家系大家 弘扬好家风——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第三小学促进家风建设的实践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虹口区重点用能单位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开展节能技术合作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