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常见病的诊断方法

2015-01-24龚翠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
关键词:嗉囊胸骨脸部

龚翠明

(湖南省安化县畜牧水产局,湖南安化 413500)

鸡常见病的诊断方法

龚翠明

(湖南省安化县畜牧水产局,湖南安化 413500)

鸡病多呈现群发性,为了防控鸡病,迅速及时和正确诊断十分关键。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效治疗。但如果诊断错误或失误,可导致治疗的错误。一般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技术、发病情况调查、病例剖检等可诊断鸡病。本文介绍了发病情况调查内容以及临床检查的详细要求和要点。

1 发病情况调查

1.1 发病时间

要向鸡场工作人员询问鸡生病时间、生病时长,如果了解到病鸡是突然发病,并且病程短且急,那么可能是鸡中毒病或急性传染病感染,相反,如果了解到病鸡发病时间比较长,则可能是慢性病。

1.2 发病数量

对发病鸡只做好数量统计,如果调查结果是病鸡数量比较少,并且是零星发病,那么,可判断为慢性病或普通病,相反,如果调查显示发病鸡数量比较多,并且病鸡都是同时发病,则可能是鸡中毒性疾病或传染病。

1.3 生产性能

如果是蛋鸡发病,那么应该首先观察其产蛋率、所产蛋重量、蛋壳质量以及蛋壳颜色等,如若所发病鸡为肉鸡,则应该迅速了解其生长速度和增重情况以及均匀度。

1.4 发病日龄

鸡群发生不同疾病,其发病日龄不同,可以根据发病日龄来判断感染疾病。

1.5 饲养管理

首先,要观察鸡舍内的通风情况和卫生情况,其次,还需要对病鸡感染疾病前和感染疾病后的采食、饮水等情况。

1.6 用药情况

如果是细菌性疾病,那么病鸡感染后所用药物为抗生素类药物,病鸡症状要么会减轻,要么会迅速停止死亡。相反,如果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后没有任何作用,那么,病鸡所染疾病则是病毒性疾病或中毒性和代谢病。

1.7 饲料调查

饲料情况检查的重点是要检查饲料中所含粗蛋白、钙、磷和能量的含量,必要时,还需要对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极性成分分析。

2 临床检查

2.1 群体检查

因为鸡对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在进入鸡舍检查时,应该缓慢进入防止鸡群受到干扰,必要时常常用在鸡舍内一角或外侧直接观察的方法来检查病鸡情况。

2.2 采食状态检查

正常状态下,鸡采食量相对比较大,特别是笼养产蛋鸡加料后1~2 h可将食物吃光,观察采食量可根据每天饲料记录就能准确掌握摄食增减情况,也可以观察鸡的嗉囊大小,料槽内的剩余料的多少和采食时鸡的采食状态等来判断鸡类的采食情况。如舍内温度较高,采食会减少;舍内温度偏低则采食量会上升。采食量减少是反映鸡病最敏感的一个症状,能最早反映鸡群健康状况。

2.3 粪便观察

正常粪便的形态和颜色:正常情况下鸡粪便像海螺一样,下面大上面小的呈螺旋状,上面有一点白色的尿酸盐颜色,多表现为棕褐色;鸡有发达的盲肠,早晨排除稀软糊状的棕色粪便;刚出壳小鸡尚未采食,排出的便为白色或深绿色稀薄的液体。

2.4 呼吸系统检查

正常情况下,鸡呼吸次数为22~30次/min,计算鸡的呼吸次数主要通过观察泄殖腔下侧的腹部及肛门的收缩和外突来计算的。呼吸系统检查主要通过视诊、听诊来完成,视诊主要观察呼吸频率、张嘴呼吸次数、是否甩血样粘条等。听诊主要听群体中呼吸道是否有杂音,在听诊时最好在夜间熄灯后慢慢进入鸡舍进行听诊。

2.5 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检查

肉仔鸡、育成鸡主要观察鸡只生长速度,发育情况及鸡群整齐度。若鸡群生长速度正常,发育良好,整齐度基本一致,突然发病,临床多见于急性传染病或中毒性疾病;若鸡群发育差,生长慢,整齐度差,临床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缺乏症或抵抗力差而继发其他疾病。

产蛋率下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鸡脑脊髓炎等都会造成蛋鸡产蛋率下降。薄壳蛋,软壳蛋增多: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会使蛋鸡所产蛋薄壳和软壳等病症发生。小蛋增多:主要是病鸡感染输卵管炎,禽流感等疾病。蛋清稀薄如水:临床上主要是病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会导致鸡蛋蛋清稀薄。

2.6 个体检查

2.6.1 体温

体温变化是鸡发病的标志之一,可通过用手触摸鸡体或用体温计来检查。正常鸡体温41.5℃(40℃~42℃)。

2.6.2 冠和肉垂

正常状态下冠和肉垂鲜红色,湿润有光泽,用手触诊有温热感觉。

2.6.3 鼻腔检查

检查鼻腔时,检查者用左手固定鸡的头部,先看两鼻腔周围是否清洁,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用力挤压两鼻孔,观察鼻孔有无鼻液或异物。

2.6.4 眼部检查

正常情况下鸡两眼有精神,特别是鸡两眼圆睁,瞳孔对光线刺激敏感,结膜潮红,角膜白色。在检查眼时注意观察角膜颜色、有无出血和水肿、角膜完整性和透明度、瞳孔情况和眼内分泌物情况。

2.6.5 脸部检查

正常情况鸡脸部红润,有光泽,特别是产蛋鸡更明显,脸部检查注意脸部颜色是否出现肿胀和脸部皮屑情况。脸部出现肿胀:若用手触诊脸部出现发热,有波动感,临床多见鸡霍乱、传染性喉气管炎;用手触诊无波动感多见于支原体感染、禽流感、大肠杆菌病;若两个眶下窦肿胀多见于窦炎、支原体等。

2.6.6 口腔检查

用左手固定头部,右手大拇指向下扳开下喙,并按压舌头,然后左手中指从下颚间隙后方将喉头向上轻压,然后观察口腔。正常情况下鸡口腔内湿润有少量液体,有温热感。

2.7 嗉囊检查

嗉囊位于食管颈段和胸段交界处,在锁骨前形成一个膨大盲囊,成球形,弹性很强。常用视诊和触诊的方法检查嗉囊。软嗉:其特征是体积膨大,触诊发软、有波动,如将鸡的头部倒垂,同时按压嗉囊可由口腔流出液体,并有酸败味,临床常见某些传染病、中毒病。硬嗉:当鸡只缺乏运动、饮水不足,或喂单一干料,常发生硬嗉。按压时呈面团状。垂嗉:嗉囊逐渐增大,总不空虚,内容物发酵有酸味,临床多见于饲喂大量粗饲料而引起。嗉囊破溃:临床多见于误食石灰或火碱引起。素囊壁增厚:用手触诊嗉囊壁增厚多见念珠菌感染。

2.8 皮肤及羽毛检查

成年鸡羽毛整齐光滑、发亮、排列匀称,刚出壳雏鸡有纤维的绒毛、皮肤因品种、颜色不同而有差异。

2.9 胸部检查

通常情况下胸部平直,胸部肌肉附着良好,因经济作用不一样,肌肉有差异。肉鸡胸肌发达,蛋鸡胸部肌肉适中,肋骨隆起。在临床检查中注意胸骨平直情况、两侧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囊肿等。

胸骨出现弯曲,肋骨出现凹陷:临床多见Ca、P、维生素D缺乏,钙比例不当、氟中毒等。胸骨部分出现囊肿:临床多见肉种鸡、仔鸡运动不足或垫料太硬引起。胸骨呈刀脊状:胸骨肌肉发育差,胸骨呈刀脊状,临床多见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马立克、淋巴结白血病、大肠杆菌引起的腹膜炎,输卵管炎。

2.10 腹部检查

鸡的腹部是指胸骨和耻骨之间所形成的柔软的体腔部分。胸部检查的方法主要通过触诊来检查。正常情况下鸡腹部大小适中,相对比较丰满,特别是产蛋鸡、肉鸡用手触诊温暖柔软而有弹性,在腹部两侧后下方可触及肝脏后缘;腹部下方可触及较硬的肌胃。在临床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腹部的大小,弹性、波动感等。

2.11 泄殖腔检查

正常情况下,泄殖腔周围羽毛清洁。高产蛋鸡肛门呈椭圆形、湿润、松弛。检查时检查者用手抓住鸡的两腿把鸡倒悬起来,使肛门朝上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翻开肛门,观察肛道黏膜的色泽、完整性、紧张度、湿度和有无异物等。

猜你喜欢

嗉囊胸骨脸部
脸部美容须知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成人心脏手术胸骨正中入路术后胸骨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鸽嗉囊积食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鸡嗉囊病的病因、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鸡嗉囊疾病的防治
如何治疗小鸡不消化
做脸部运动让你显得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