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盛医话浅谈
2015-01-24潘晓红王亚玉
潘晓红 王亚玉
(1吉林省磐石市中医院内科,吉林 磐石 132000;2 吉林省四平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吉林 四平136000)
胡永盛医话浅谈
潘晓红1王亚玉2
(1吉林省磐石市中医院内科,吉林 磐石 132000;2 吉林省四平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吉林 四平136000)
胡永盛,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1926年生,19岁成名医,20岁就教,在文化浩劫中也不免受精神的伤害,曾被下放到内蒙古,因医术精湛被当地蒙人敬同信奉的“活佛”,后回校继续治病育人,因医术精 医德廉有“小胡仙”之美誉。但胡老不务虚名,不谋人利。不只博及医道,更崇尚传统中华文化,对佛道皆有所得,修身立命,诲人医疾,“体天仁心、绵历有长”。下面就浅谈其医话一二,希望与同道有所益处,不当之处,望不吝指正。
医家;胡永盛;中医文化;医案
胡永盛,15岁从师盖受益,学成悬壶江城,1955年长春中医进修学校(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组建,被选聘任教,曾任教《伤寒》《内经》《温病》《各家学说》等,在方剂教研室退休,担任过图书馆长,曾有“中医活字典”之誉。研制的“颐和春”曾救活一方产业并获发明奖 。一生简于著述。曾参编《中医方剂学讲义》,在编委中“囊锥自显”,方为业内同道所识;因進级所迫,出《串雅内编选注》;受长春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邀稿并参与整理,2004年出版了《民间医方传心录》。自己整理手稿《叶天士医案约编》、《方剂临证备要》、《脉学求是》等都已多次易稿,不急于发表。学术上曾对伤寒精方及温病学派深入研究,后归为被后称为医中王道脾胃派。用药主张“常见药,常用量”,但对民间医方研究颇深,对马钱子、硝黄等药力猛、毒性大的药很有经验心得。对与道家命门学派有关的明代景岳等的学说也较推崇。常说多看名山大川,可以知天下;而深山大泽,实藏龙卧虎。
为人也好为医也好不要求“名”,要做明白的人,做明白的医师。要知己知彼,知己不容易,……。心地要清净,让他人三分海阔三空,不要执著于我见,要无私,变私为公就好了。并借鉴大医精诚,自勉勉人要“体天仁心……做善降祥……”。在中华的文华浩劫中,很多人如同被灌了迷药与恶魔的诅咒般,无知中疯狂的破坏着道德及传统,战天斗地,更无论师道尊严,胡老的一位学生就曾踢过这位教诲过他的老师“臭老九”,在那是非颠倒,邪恶充斥的年代,也确是害人不浅,正如“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焚书坑儒秦始皇”,后雨过天晴,该学生成长成人师,悔当初逆天叛道的行为,常向他人述当初之过,并托人向胡老表达谦意,希望得到胡老的谅解,胡老冰释前非,后来此人中年罹患,因癌去逝,临终还向胡老托孤,胡老对其所托一直照顾有嘉。
医案1:长春中医药大学儿科杨医师(医学博士),有一患者咳嗽,杨医师经辨证为内有痰饮,风寒外束,小青龙汤证,予处小青龙汤服后未效,请教胡老,胡老详审患儿病情认为也是小青龙汤证,再审所处方剂,找到证结所在,杨医师因患者为小儿细辛处方2 g,胡老说调至5 g,再予患者,后果效。
医案2:长春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门诊初期有一患者,心病(现处方不详),疗效不佳,将患者带至胡处请教,胡老诊脉,后询患者是否背部有手掌大处凉的地方,患者言是。胡老说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医案3:患者女性,58岁。2000年冬月发病。头晕,左腿如踩棉药感,左手臂连及颈部掣痛难当,左胸背疼能半月。查血压155/90 mm Hg。在当地以脑中风前兆予刺五加注射注等静点5 d,效果不明显。诊脉弦大。胡老诊后予处方八珍汤加天麻乌药,药服数日既诸证大减,服半月各症消失。后至夏又各症小作,胡老调方:生脉散加芎归汤套四君子汤一味薯蓣汤加川断乌药。再效。论言:“上虚必固其下,……压之不服反跳更高,顺其自然,心悦诚服”。
医案4:东北师大一音乐教授患痛风,病苦甚,后就诊于胡老处,调治一年,诸症全失。
医案5:笔者一亲属患肺癌,行动不便,家属代诉,请胡老处方,回当地抓药,服药数次,一药工听病情后建议去方中砂仁一味,去后患者述较原方略佳。笔者将此转述胡老,胡老点了点头。
医话一则 这是一则胡老发表在《吉林中医药,1983:3;17》并收录在《民间医方传心录》(2004,184页)的一则医话《读罗天益医案一得》。
罗氏医案为《卫生宝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治验》“有博兔赤马刺,约年三旬有余,因猎得兔,以火炙食之。各人皆食一枚,惟马刺食一枚半。抵至营,极困倦渴,饮重乳斗余,是夜腹胀如鼓,疼痛闷乱,请予诊之,具说饮食之由。诊其脉,气口大一倍于人迎,乃应食伤太阴经之候也;右手关脉又切有力。盖烧肉干燥,因而多食则致渴饮,干肉得重乳之湿,是以滂满于肠胃,肠胃乃伤,非峻急之剂则不能去。遂以备急丸五粒与服,觉腹中转矢气,欲利不利,复投备急丸五粒。又与无忧散五钱,须臾大吐,又利十余行,皆物与清水相合而下,约二斗余,腹中空快,渐渐气调。至平旦,以薄粥饮少少与之;三日后,再以参术之药调其中气,七日而愈。”本案可见罗氏造诣精深,先了解发病原因,并根据脉象审明病理,再开方投药。饮食停滞,初投吐下以挫其锋,次则薄粥养之,再進参术调之。随后有答客一段尤为精辟:“或曰:用峻急之药,汝家平日所戒,今反用之何也?予对曰:理有当然,不得不然。《内经》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更虚更实,此肠胃传化之理也。今饮食过节,肠胃俱实,胃气不能腐熟——脾气不能运化,三焦之气不能升降,故成伤也。大抵内伤之理,伤之微者,但减食一二曰,所伤之物自得消化,此良法也;若伤之稍重者,以药内消之;伤之大重者,以药除下之”。值得注意的是罗氏客观地根据不断变化的病情不同阶断,采取不同的方药治疗,这种不墨守成规,法而能化的精神是非常可取的。
正确的对待医流派,……当以客观疾病为指归,不应该固执地好其所好,恶其所恶。李士材说得好:“不善学者,师仲景太过,则偏重峻,(按当师从正太过);师守真太过,则偏苦寒,师东垣太过则偏升补,师丹溪太过则偏清降”……中医难学者在于此,中医之长也在于此。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
【笔者浅议】“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用庄子的说法是“大器”从善从恶在于人自己,从善则为善,装进恶的则为恶。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社会有时就是砺石,是染缸。在物欲横流中,甚至往往黄金毁弃,瓦缶雷鸣,能分明是非真相的已是上士,能潜心于一术以利他人的为明哲,能有高明医术的为上工,而能明道诲人黑白者,自是德泽不浅。
胡老晚近虽平素用药多四君、四物、六味等平和之类,但观医案一、医案二皆为关于伤寒精方的医案,有理有效,对所谓“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也掌握入微。并且胡老潜心于脉,晚近处方诊病,脉为主要参合,案二即见一斑。医案三为胡老常用方药,效也较明显。看似肝阳上亢,风动之象,但治不从肝,对病机当时胡老说了一句“操劳过度”,故用八珍汤,略加平肝之天麻钩藤理气机的乌药。二诊暑天,以生脉应天气之变,四君补气,芎归养血,菊花清肝合川断祛风湿,乌药理气机。药皆平常,方无奇方,合证即有效。“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可见一二。 医案四为医患合力,毕竟效见于奇非是常道,病有重轻,渊缘有浅深,功成事方毕。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亏一篑而无功。对生命宇宙的探求,不求大智者有慧心独见,但有明白、坚持正义者自能临渊回首,得登慈航,后面医话不细议谈,有感者细品之,“理有当然,不得不然”。
R249
A
1671-8194(2015)18-01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