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疗情况的临床分析

2015-01-24宋汉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8期
关键词:机械性肠管肠梗阻

宋汉远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疗情况的临床分析

宋汉远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后早期腹腔内部的炎性渗出或者手术创伤的原因,可导致的机械性和动力性并存的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成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占术后肠梗阻20%左右[1]。如果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或造成死亡的发生。所以,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和了解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早做出诊断并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为此,笔者对临床所见8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笔者临床所见8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龄20~75岁;从手术类型看,20例为小肠手术,18例为阑尾切除术,17例为胃手术,14例为结肠直肠手术,13例为胆胰手术;术后发病时间2~19 d,平均(中位数)8.0 d,其中33例发生于7 d以内,28例介于7~14 d,21例超过14 d。多数患者在禁食以后出现症状,少数为进食数天后出现。

1.2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所有患者均出现腹胀、排便和停止排气,其中52例为轻度腹胀,30例为重度腹胀。19例恶心呕吐,49例未见发热,33例体温升高。触诊时,均见腹部柔韧或坚韧,未见肠型、蠕动波或包块;69例患者出现轻度压痛,其余患者压痛不明显。听诊时,72例肠鸣音较弱,10例患者肠鸣音稀少甚或消失。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见56例患者白细胞升高,其余正常。B超检查见患者腹部出现肠管扩张,肠腔内积气积液。X线腹透腹部平片见患者均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CT检查见患者肠壁水肿增厚,肠管扩张,积气积液。

1.3治疗方法: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支持;肌内注射奥曲肽,0.1~0.2 mg/8 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8 h,应用时间<7 d,以后逐渐减量直至撤药;静脉注射呋塞米,20 mg/12 h。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保守治疗7 d内,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治疗30 d后,均痊愈。治疗结束以后,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腹胀感消失,恢复每天排气排便,恢复肠鸣音,腹部触按较为柔软。X线和B超检查未见积气积液现象,恢复正常饮食,症状未出现反复。

2.2治愈时间分布:7 d内治愈者18例,7~14 d内治愈者20例,15~21 d内治愈者26例,22~28 d内治愈者18例,平均治愈时间14.5 d。

3 讨 论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由于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的炎症引发肠壁出现水肿、渗出等病变,所引起的机械性和动力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创伤指广泛分离肠管粘连、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其他由于手术操作所造成的肠管损伤。腹腔内炎症指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残留[2],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他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残留。在诊断之前,必须排除机械性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梗阻。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解剖特点表现为“铁板腹”“冰冻腹”,肠腔内的肠管没有间隙,如冰冻状;主要病理特点为肠壁水肿,炎性渗出,肠袢间相互粘连,引发蠕动能障碍。肠腔机械性不畅,炎性水肿消失后,肠袢间黏着分开,恢复肠管通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多进行一次或多次腹部手术,肠管间广泛存在炎症、紧密粘连和水肿,导致肠袢解剖不清楚,有时难以进行手术治疗[3]。加之再手术不能有效解除梗阻,再次剥离会损伤肠管,致使粗糙面增加,再梗阻的机会更高。如果处理不当,手术方法错误,当损伤肠管后,会切除长段的肠管,导致肠瘘或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术后早期以肠梗阻与都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但亦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术后早期以肠梗阻患者除有近期腹部手术的病史外,术后可能有少量通气或通便,但不能认为胃肠道功能已经恢复,一旦进食马上出现梗阻症状,这是典型症状。术后早期以肠梗阻腹痛症状不显著,如患者有剧烈的腹痛,应警惕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由于梗阻原因中有麻痹因素,所以患者通常只表现为胃肠道不通畅,而腹胀程度不如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那样显著。术后早期以肠梗阻可能为弥漫性,也可能只局限于腹部某一处,这主要取决于腹部手术和肠管受累的部位和范围,局限性病变最多见的部位是切口下方。

术后早期以肠梗阻患者无高热,腹胀一般为对称性,腹部膨隆,但程度不如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严重,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腹部触诊有柔韧感,但各部位的柔韧程度不均一,最显著的部位即是肠管粘连最重的部分,一般位于脐周或切口下方,触不到明显的肠袢或包块;腹部叩诊多为实音;听诊可见肠鸣音减弱、稀少或消失,听不到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随着梗阻的逐渐缓解,肠鸣音渐渐恢复。全腹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见肠壁水肿、增厚、粘连以及肠腔积液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等现象,同时帮助排除腹腔感染、机械性肠梗阻等等腹部其他病变。通过动态观察患者腹部症状、体征以及CT影像的变化,能够了解病变的进展情况。

对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来说,治疗时最好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①禁食:减少胃肠蠕动,给予胃肠外营养。尽早植入静脉导管,给予符合患者实际的全胃肠外营养,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应同时输入血浆蛋白,辅助利尿剂,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改善胃肠功能,降低胃肠道水肿,减轻其负担。如不进行营养支持,难以保证治疗效果。②生长抑素的正确应用: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胃肠道激素的释放,降低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肠内炎性渗出情况。大量胃肠消化液积聚,会扩张肠管,出现缺血性改变。应用奥曲肽等生长抑素,能够缓解这种情况,促进炎症消退,减小肠壁水肿,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加速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恢复动力[4]。③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能使胃肠道炎症水肿消退,松解粘连。但是,不能长期应用。因为长期应用后会加重水电解质紊乱,通常在应用7 d后按照常规减量使用。④中医药和物理疗法:应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2次/天,有助于肠壁水肿的消退,促进肠蠕动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体温和腹部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如患者的腹部会慢慢变得柔软,肠鸣音日趋活跃,此时可逐渐停用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为刺激胃肠道蠕动,同时保护胃黏膜,并帮助清除肠腔内积存的粪便,可用温盐水洗胃和灌肠。对腹部体征已明显缓解但动力较差的患者可应用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在胃肠道恢复通畅后开始给予普瑞博思帮助胃肠道排空,并维持到能够正常进食。

临床资料分析表明,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腹胀感消失,恢复每天排气排便,恢复肠鸣音,腹部触按较为柔软。X线和B超检查未见积气积液现象,恢复正常饮食,症状未出现反复。但是,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应开展积极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信心。可见,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保守治疗为主,因大部分是腹腔内广泛炎症导致的炎性肠梗阻,较少发生绞窄;随着粘连的吸收和消退,病变可能自愈[5]。

[1]李宁.重视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689-691.

[2]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39.

[3]李曙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7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5):3725-3726.

[4]李幼生,李民,李宁,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长期随访分析(附121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4):291-293.

[5]Sajja SB,Schein M.Ea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J]. Br J Sury,2004,91(6):683-691.

R656

B

1671-8194(2015)18-0162-02

猜你喜欢

机械性肠管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