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小结节疾病的CT临床诊断分析
2015-01-24尹永芳
李 斌 梁 妍 衣 闯 尹永芳
(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肺部小结节疾病的CT临床诊断分析
李 斌梁 妍衣 闯尹永芳
(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分析CT检查在肺部小结节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肺部小结节患者(43个结节)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病灶平均直径(1.7±0.6)cm,共进行54次CT引导下穿刺,将活检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①本组43例观察对象中,共检测出恶性肿瘤15例(其中原发支气管肺癌11例,转移癌4例);穿刺检测结果阳性13例,其中2例假阴性,未出现假阳性。11例经CT平扫加增强扫描确诊为良性病变,阳性预测比为84.62%(11/13)。②共出现8例气胸病例(12.12%,4/43),5例肺出血病例(9.09%,4/33),2例感染病例(3.03%,1/33),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 检测人员要注意观察肺癌小结节在CT扫描中的形态及特征,对结果作出准确判断,CT在肺部小结节疾病临床诊断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肺部小结节;CT;诊断
肺部小结节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中对肺部小结节疾病的病理活检方法主要有开放式手术、胸腔镜、支气管镜以及经皮肺穿刺四种,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其中操作最简单,而且准确率高,患者损伤小。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肺部小结节肿块患者(43个结节)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CT检查在肺部小结节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肺部小结节肿块患者(43个结节)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3~69岁,平均年龄(51.54±4.19)岁;病灶直径0.6~2.4 cm,平均(1.7±0.6)cm;临床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其他检查方法未能确诊,并排除了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及心、脑血管疾病。
1.2方法
1.2.1设备及参数:本组研究采用GE HD750宝石CT机(通用公司,美国),穿刺针采用Tru-core14-18G(MDTECH,美国)肺切割针,CT扫描参数:平扫+增强均采用0.6秒转数,0.984:1螺距,120 KVP,智能mA,14 N值,50%ASiR值。CT引导下扫描采用Low Dose:100 KVP,50 mA,80%ASiR值。
1.2.2检测方法:根据患者的病灶部位选择体位,对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进行备皮处理与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5~10 mL局麻,用手术刀将穿刺点皮肤切开,根据样本的大小及深度选择针的长度与粗细,同时确定进针的深度和方向[3]。本组43例患者共穿刺54次,其中7例患者穿刺2次,2例患者穿刺3次。肺部小结节与胸壁距离平均(6.3±3.1)cm。值得注意的是,在穿刺时,护理人员要提示患者屏住呼吸,避免对胸膜造成损伤,导致气胸。
1.2.3样本采集:穿刺后,将取出的病灶组织用10%福尔马林浸泡送检。
1.2.4并发症观察:所有患者在穿刺后进行CT复查,观察病灶周围情况及有无气胸发生[4],如果没有则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控制咳嗽,避免伤口沾水发生污染。
1.3统计学方法: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0.05时认为两组之间所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检测结果:本组43例观察对象中,共检测出恶性肿瘤15例(其中原发支气管肺癌11例,转移癌4例);穿刺检测结果阳性13例,其中2例假阴性,未出现假阳性。11例经CT平扫加增强确诊为良性病变,阳性预测比为84.62%(11/13)。
2.2并发症:在40次穿刺中,共出现8例气胸病例(12.12%,4/43),5例肺出血病例(9.09%,4/33),2例感染病例(3.03%,1/33),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
3 讨 论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肺部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已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肺部小结节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指的是直径在1 cm以下的结节性病变,结节会随机出现在肺脏的任何部位,可能造成淋巴管附近发生病变及血液散播性病变,结节通常为形态、体积各异、组织密度均匀且表面光滑。有肿瘤病史或血液散播性肺结核的患者的结节多属于小叶间隔结节,串珠形,边缘清晰,长度通常<3 mm,是不会影响支气管血管束的结节[5]。
肺部小结节是胸外科的常见病,由于其生理解剖特点复杂,呈单发或多发性,经常相互融合成块状,临床中可以将肺部小结节分为四种类型:①小叶中心结节:包括肺小叶支气管肺间质及肺小动脉附近,形成表现为出现结构性病变,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心附近,与胸膜小叶的距离一般保持在5~10 mm;②外围间质表面结节:是指胸膜与小叶间隔相连接而形成的肺小叶边缘,临床表现为血液散播性异常及淋巴管附近组织异常,外围间质表面结节不但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在胸膜和小叶间隔中出现;③轴心间质附近结节:是指支气管血管束附近的组织,绝大部分为间质结节,以淋巴管附近组织发生病变或血液进行散播性异常为临床表现;④随意分布结节:可随机存在于肺脏的任何部位,分布无明显规律性。
肺部小结节缺乏特异性,因此其临床诊断难度很大,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因此也是诊治中一直是临床讨论的热点课题。在肺部小结节的CT检查中,检查医师一定要熟悉掌握各种小结节和肺小叶二者之间的关系[6-7],对多发小结节的特点及形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CT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成为肺组织穿刺活检必不可少的辅助器械,但穿刺要在X线下进行,而且在扫描孔中操作不灵活等是其明显的缺点。检测人员要注意观察肺癌小结节在CT扫描中的形态及特征,对结果作出准确判断,CT在肺部小结节疾病临床诊断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夏泽章.肺部弥漫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441-442.
[2]孙开宁,甄永强,滕琳,等.B超及胸部CT导引下经皮针刺肺周边孤立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0(11): 824-825.
[3]Furuhashi N,Sugino Y,Okumura J,et a1.A case of secondary pulmonary malignant lymphoma with multiple pulmonary nodules and speculation[J].Nihon Kokyuki GakkaiZasshi,2011,49(11):873.
[4]武玉坤,王玉国.64排螺旋CT导向经胸穿刺活检对评价肺部小结节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13(4):1054-1055.
[5]Brauner MW,Lenoir S,Grenier P,et al.Pulmonary sarcoidosis CT assessment of lesion reversibility[J].Radiology,2009,18(23):319-354.
[6]黄宝生,陈巨坤.肺部CT树芽征的诊断价值[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11,30(6):406-409.
[7]赵欣,李鹏,龙健.肺部感染性疾病CT树芽征的病因病理及其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9,13(4):514-517.
R563
B
1671-8194(2015)18-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