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作用机制的实验室研究概况

2015-01-24梁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井穴刺络实验性

梁慧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3)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作用机制的实验室研究概况

梁慧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3)

通过总结整理近15年来国内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章,从对缺血区电解质Ca2+、Na+、K+、H+的影响,对脑缺血相关代谢产物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对肿瘤坏死因子-α、c-fos蛋白和HSP70蛋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证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有效地保护缺血脑细胞,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增强脑的修复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目前研究尚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脑缺血;综述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学传统疗法,临床用于急救中风疗效肯定。脑缺血时,缺血区电解质、代谢产物、细胞因子表达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关变化,而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这些病理生化反应,在此笔者将近15年来国内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对缺血区电解质的影响

1.1 对抗脑缺血时细胞内Ca2+超负荷

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的大量释放导致细胞外液中Ca2+大量流入细胞内,细胞内Ca2+呈超负荷状态,钙调素(CaM)活性异常增高,Ca2+与CaM结合后可激活一系列靶酶,导致细胞不可逆的损伤。郭义[1]、马岩璠[2]研究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阻止脑缺血大鼠细胞外Ca2+向胞内迁移,抑制CaM活性的增高,使脑功能得到保护。周国平[3]研究亦发现,手十二井穴放血可对抗实验性脑缺血家兔脑组织Ca2+含量的升高。

1.2 减小脑缺血时细胞内外Na+、K+的浓度差破坏

脑缺血停止供氧,线粒体受到损伤,使ATP产生不足,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差遭破坏,梗塞区细胞外K+浓度迅速升高,Na+浓度迅速下降。马岩璠[4]研究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急救中风,使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细胞内外K+浓度差的破坏得到调整,使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的幅度减小,从而可能使进入细胞内引起脑水肿的Na+也相应变少,缓解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1.3 抑制缺血区的H+堆积

何树泉[5]实验观察到,大鼠被阻断大脑中动脉后5~20min间缺血区PH值持续下降。H+堆积可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源性水肿。缺血后即刻施行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一时性地抑制缺血区的H+浓度堆积,调节缺血处的酸碱平衡,延缓酸中毒的发展,对脑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 对脑缺血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

2.1 降低缺血区一氧化氮(NO)含量

内源性NO的产生和过量释放或过量外源性NO都会导致神经毒性作用,与脑循环、脑缺血有密切关系,而一氧化氮合酶(NOS)是NO生物合成的关键酶。黄碧兰[6]研究证明,脑缺血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在缺血开始数分钟即开始升高,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立即给予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缺血区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对抗脑缺血后的自由基毒性作用。李芳[7]实验亦证明,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可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NOS活性。

2.2 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SOD是重要的抗氧化酶,可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脑缺血缺氧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消耗SOD,致使体内SOD降低,过剩的自由基与脑组织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连锁反应,产生大量的MDA。周国平[3]研究表明,十二井穴放血可防止缺血后脑组织MDA的升高和SOD活性的降低,同时可防止脑缺血后脑组织cAMP含量的升高,提示该法可对抗脑缺血后的自由基毒性作用,亦能对cAMP诱导的酶激活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黄碧兰[8]研究亦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能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MDA值,升高SOD活性。

2.3 降低升高的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minoacids,EAA)浓度

脑缺血时,由于神经元释放增加、重摄取减少和死亡细胞内EAA大量溢出,细胞外EAA的浓度大幅度增加。任秀君[9]实验表明,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行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降低其升高的EAA浓度,从而减轻EAA神经毒性,保护神经细胞。

3 对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

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可通过诱导脑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作用,促进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马惠芳[10]认为,脑缺血能快速诱导TNF-α的表达增加,导致缺血脑组织中TNF-α含量升高,而点刺手十二井穴能够有效地抑制神经元表达TNF-α,减少脑皮质及血清中TNF-α含量的增加,从而减轻由其造成的脑缺血损伤,并以6 h时介入疗效最为明显。

3.2 增强c-fos蛋白和HSP70蛋白的表达

即刻早期基因c-fos蛋白和抗应激HSP70蛋白在缺血早期介导与其他抗凋亡因子间的多极保护效应,干预促凋亡目的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的进展。王秀云[11-12]通过大鼠实验发现,c-fos蛋白和HSP70蛋白在缺血区皮层脑组织表达增加,并均有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增多的趋势。井穴放血干预治疗可明显增强缺血区脑组织c-fos蛋白和HSP70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缺血后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和适应能力,影响晚期目的基因的表达,抵抗细胞凋亡的发展,增强脑修复能力。

4 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周国平[13]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家兔分别行手十二井穴和曲池点刺放血,结果表明,手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后,能显著升高家兔脑血流图波幅,其作用明显优于曲池穴。张秀花[14]研究表明,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塞大鼠,早期介入可减少脑梗死体积,其作用明显,而单纯体针治疗疗效不明显。蒋丽元[15]研究发现,井穴放血能减少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缺血脑组织的含水量,对缺血后48 h、72 h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马岩璠[16]实验观察到,MCAo后大鼠缺血区大脑皮层PaO2在早期比MCAo前明显减少,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加重。而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减小PaO2下降的幅度,延缓脑组织的低氧状态的发展。赵哗[17]研究发现,对脑缺血大鼠采用手十二井穴放血后,在缺血区皮质有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促进脑血流的改善、缓解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况、使皮质缺血区的内环境发生良性改变有关。周国平[18]通过实验证明,疼痛刺激在井穴放血中起主要作用。周智梁[19]认为,肾上腺素能神经β受体在针刺影响脑血管的效应中起重要作用,而井穴刺络放血效应受到中枢神经M受体及肾上腺素能神经α受体的双重影响。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实验研究证明,该法可有效保护缺血脑细胞,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增强脑的修复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目前国内研究尚不够完善,如放血量、放血顺序、疗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对时间窗的研究等尚待进一步深入。

[1]郭义,胡利民.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细胞外Ca2+浓度影响的动态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6):48-50.

[2]马岩璠,郭义,王秀云,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钙调素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J].针刺研究,1999,24(2):105-107.

[3]周国平,邓常青.“手十二井穴”放血抗兔实验性脑缺血机理的研究[J].针刺研究,1999,24(2):101-104.

[4]马岩璠,郭义,张艳军,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组织Na+、K+影响的动态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4):18-20.

[5]何树泉,郭义赢,马岩番.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H+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2):43-45.

[6]黄碧兰,程静.“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5):312-314.

[7]李芳,黄爱华,王海琴.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大鼠NOS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11(6): 26-27.

[8]黄碧兰,余良主,刘寿仙,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9(1):4-6.

[9]任秀君,图娅,郭义,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脑缺血大鼠局部兴奋性氨基酸的动态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6):48-50.

[10]马惠芳,图娅,马文珠,等.“十二井穴”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6,31(1):35-37.

[11]王秀云,李积胜,刘公望,等.井穴刺络放血法对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5,22(6):477-479.

[12]王秀云,李积胜,刘公望,等.井穴放血法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4,21(2):123-125.

[13]周国平,徐汤苹.手十二井穴与曲池放血对脑缺血家兔脑血流图影响的对比观察[J].针刺研究,1998,4:268-270.

[14]张秀花,孙世晓,徐博佳.井穴点刺出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影响的基础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 (12):47-48.

[15]蒋丽元,陈泽林,祝骥,等.井穴放血和薏苡仁干预实验性脑缺血性大鼠脑水肿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4): 54-58.

[16]马岩璠,郭义,张艳军,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氧分压影响的动态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1):40-42.

[17]赵哗.手十二井穴刺络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影响[C].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490-492.

[18]周国平,徐汤萍,王哲天.疼痛刺激在“手十二井穴”放血对家兔脑血流图影响中的作用观察[J].针刺研究,1999,24(2): 108-110.

[19]周智梁.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及电针对家兔脑血流图影响的中枢神经递质机理探讨[J].针刺研究,1998,4:254-257.

R245-0

:A

:1006-3250(2015)05-封三-02

2015-02-26

梁慧(1982-),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脑病针灸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井穴刺络实验性
李俊鹏:实验性的“空间叙事者”,以个性与多元焕新体验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电针井穴结合颞三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NSE的影响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颈肩痛简易按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