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良春治疗肺系难治病的理论与经验述要

2015-01-24朱金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肺络肺系络病

朱金凤

(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京 210023;2.南通市中医院呼吸科,江苏南通 226001)

朱良春治疗肺系难治病的理论与经验述要

朱金凤1,2

(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京 210023;2.南通市中医院呼吸科,江苏南通 226001)

肺系难治病有现代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癌等,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而发病率、死亡率呈日益上升趋势,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总结国医大师朱良春从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角度探析肺系难治病与络病理论关系,并运用痰瘀毒阻络、扶正通络理论治疗肺系难治病的经验及用药特色,以推广其治疗心法,为肺系难治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用药经验。

痰瘀毒阻络;扶正通络;肺系难治病;朱良春

肺系难治病常见的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癌等,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应用中医络病学说治疗疑难病所取得的显著疗效,肺系难治病和络病理论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5],并形成研究热点。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痰瘀毒阻络、扶正通络理论治疗肺系难治病有较好的经验和临床心得,为肺系难治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用药经验,现总结如下。

1 肺系难治病与络病的理论关系

1.1 中医角度认识肺系难治病与络病理论

朱良春认为,肺络病形成的病因广泛,是多种肺系病变发展的结局,也是恶性循环的中间病理环节,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哮证”、“肺胀”、“肺岩”等范畴。络脉具有满溢灌注和双向流动的动力是络中之气,而宗气、肺气是肺中络气之源。宗气聚于胸中,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血气在宗气、心肺等脏共同作用下循环于经脉之中,溢入于络脉,而“肺朝百脉”,使百脉中的血气朝还于肺。而宗气充足又有赖于营、卫及肺脾肾之气的壮旺。肺脾肾亏虚,宗气生成不足呼吸无力,气血运行缓慢;同时水津代谢失常,痰饮瘀血内生且互为影响,积久蕴毒;或外感、毒邪侵袭肺络及肺络本身的病变,均可导致肺络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络痰瘀、气滞、毒凝且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咳痰喘丛生,久治不愈。因此,肺络病的病理主要为络虚、痰、瘀、毒,痰瘀毒阻络是表象,正气不足、肺络亏虚是根本。

2 现代医学角度认识肺系难治病与络病理论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肺系难治性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甚至肺癌等都是由多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黏附分子等参与并介导的肺部病变。多种免疫细胞和炎性介质、黏附分子等作用于呼吸道,导致气道炎症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和内膜损伤、微小血管病变及细胞异常增生、增殖等。持续存在的气道炎症,可能为中医“痰”、“瘀”、“毒”病机的现代医学所阐释。中医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说,炎性细胞浸润、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为“有形之痰”;参与发病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黏附分子等是否可理解为中医的“无形之痰”和“毒邪”。中医认为,痰、瘀、毒的产生责之于肺脾肾功能不足,气虚失于运化,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失调,对炎性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甚至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减弱有相通之处。持续的气道炎症激活神经可塑性,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增生致气道重塑、解剖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小血管、淋巴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均可用中医“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气虚血瘀、痰瘀毒互结”阐述。而痰瘀毒阻滞日久、正气益虚、恶性循环、毒损络脉,或外感、毒邪侵袭肺络,败坏形体,瘀痰毒聚,阻滞肺络,日久亦可成肺积,发为肺岩。现代医学的抗气道炎症,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与活化,干扰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的合成、释放,防治气道重塑、改善微循环、免疫疗法、抗肿瘤等,与中医涤痰祛瘀、解毒通络抗肿瘤,并补益肺脾肾、扶正通络等亦有相通之处。近年来,从现代医学角度对中医药治疗肺系难治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很多化痰活血解毒及补益肺脾肾中药可使患者咳痰喘症状减轻,化“有形之痰”;并使炎性细胞凋亡增加,炎性细胞因子如IL-4、IL-5、肿瘤坏死因子等表达减少,从而抗气道炎症[6-7],化“无形之痰”,并解毒通络;另很多化痰定喘活血经方及中药如定喘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川芎等可抑制神经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防治气道重塑,保护肺功能[8]。很多涤痰活血解毒虫类药,如蜈蚣、全蝎、僵蚕、地龙、蜂房等临床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间质性肺炎及肺癌等,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大有裨益[9]。很多清热解毒、活血化痰软坚药物有抗炎、抗肿瘤作用等[10]。这些研究成果都阐述了化痰活血解毒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提供了这些药物疗效的有力证据。

3 基于痰瘀毒阻络理论治疗肺系难治病经验与用药特色

基于肺系难治病与络病理论关系,朱良春认为痰瘀毒阻络、肺络亏虚可视为很多肺系难治病的共同病机,比一般意义上的“痰瘀阻络”更为深伏难解、沉痼,致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故治疗肺系难治病。需注意化痰活血、解毒通络,因正气不足、肺络亏虚是根本,应分清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时时注意扶正通络,并结合辨病治疗肺络病变的其他致病因素,及肺络病变引起的继发性其他病理变化,分清主次、孰轻孰重,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效。因络病痼疾,寻常化痰祛瘀解毒药难以深达络脉,须借助通络之药,在普通化痰活血、解毒散结药物基础上加用辛味通络、虫类通络及藤类通络药物,如乳香、没药、三七、桂枝、细辛、薤白、当归、炮山甲、水蛭、蜂房、蜈蚣、全蝎、蝉蜕、僵蚕、地龙、鸡血藤、丝瓜络等,虫类药在治疗这类疾病的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他认为这些药物既是祛邪药,又具有一定增强体质作用,其祛风化痰、钻透剔邪、开瘀散结的作用,不仅能松弛气道、舒展肺络、改善循环和促进炎症的吸收,而且还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起到寓攻、寓补、攻补兼施的作用,非一般植物药物所能及。对于肺络亏虚者朱良春喜在朱氏定喘散(朱良春经验方:红参、北沙参、五味子各15 g,麦冬、橘红各9 g,紫河车20 g,蛤蚧1对共研末,每服1.5 g,每日3~4次)基础上加减,扶正化痰通络、标本兼治,取得佳效。

具体到每个病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朱良春认为此类病变多病程日久、反复发作,致阳气虚衰、阴精暗耗、痰瘀毒深伏于肺络,复因外邪触动内疾而致。由于肺脾肾俱虚,气化不行,痰瘀毒阻络,呼吸无权,证属标本俱急,当标本同治。在化痰平喘、逐瘀解毒基础上,需注意温肾暖脾、补肺通络,喜用紫菀、款冬花、杏仁、苏子、葶苈子、鹅管石、半夏、陈皮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地龙、水蛭、蜂房、当归、桃仁、红花、僵蚕活血化瘀通络;且鹅管石、蜂房能温肾助阳;蛇舌草、金荞麦、射干、鱼腥草、天葵解毒化痰;定喘散、黄芪、白术、茯苓等益气养阴,化痰平喘,燥湿健脾;附子、肉桂、熟地黄、牛膝等补肾助阳,以阴阳同调,痰瘀毒同治,标本兼顾,达益肾健脾补肺、化痰逐瘀通络、解毒平喘之功。

间质性肺炎病因复杂,由外感病毒感染引起,也有全身疾病累及肺部及药物所致等,发病后病情复杂,预后欠佳,与中医的“肺痹”、“肺痿”表现相似。“肺痹”是肺被邪痹,气血不通,痰瘀毒阻络,其证属邪实为主,兼有本虚的病证;“肺痿”是因五藏气热,从而导致肺热叶焦,萎弱不用,气血不充,络虚不荣,并有痰瘀毒阻络,是以本虚标实为主的证候。本虚多为气阴两虚,亦有表现为阳虚者。朱良春在辨别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扶正通络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解毒通络、虫类药物,并喜用穿山龙、鬼箭羽。他认为,穿山龙既能化痰又能活血通络,既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却无激素样的副反应。临床亦证明,穿山龙对咳、痰、喘、炎均有良效,用量宜大,30~50 g左右起用,配合鬼箭羽活血化瘀、咳痰、气短等症状能明显得到缓解。

朱良春认为,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符合正虚、痰瘀毒邪阻滞肺络,其虚以气虚、阴虚多见,所以重在扶正,配以化痰软坚、活血破瘀、解毒散结通络,成为朱良春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临床注意分清正虚邪实轻重,临证常用金荞麦、鱼腥草、石菖蒲、贝母、牡蛎、半夏、薏苡仁、白芥子、紫背天葵、甜葶苈、蛇舌草、龙葵、藤梨根、半枝莲、山慈姑、山海螺、猫爪草、重楼等化痰软坚、清热解毒通络。丹参、桃仁、莪术、土鳖虫、炮穿山甲、水蛭、蜈蚣、全蝎等活血化瘀通络;黄芪、沙参、百合、石斛、麦冬、当归、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鸡血藤、朱氏定喘散等益气养阴、养血生血、扶正通络;有阴阳亏虚的分别给予燮理阴阳。肺癌伴骨转移,朱良春认为其骨质侵蚀破坏,在化痰活血、解毒散结、虫类药的应用基础上,根据“肾主骨”、“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治以益肾蠲痹通络,给予骨碎补、补骨脂、续断、杜仲、熟地黄等补肾壮督;制南星透骨走络、涤痰化瘀以治骨痛,且制南星用量宜大,从30 g用起逐渐加至50 g,止痛效果较佳,临床未发现毒副反应。

朱良春基于痰瘀毒阻络、扶正通络理论治疗肺系难治病的丰富经验及用药特色,在临床上有较好疗效,我们将进一步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细胞因子等多个层面开展临床研究,以期从更深层次揭示其治疗肺系难治病经验及用药特色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以推广国医大师经验。

[1]朱慧志,韩明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络病病机演变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6):456-457.

[2]白晓旭,王琦,张永生,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络癥、瘕、聚、散理论[J].中医杂志,2012,53(20):1717-1719.

[3]李海燕,顾超,张谊,等.浅谈支气管哮喘与络病理论[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529-530.

[4]熊露,郑红刚.肺癌之络病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2):86-90.

[5]吴银根,张天嵩.络病理论指导肺纤维化中医证治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23(1):14-15.

[6]王文英,涂献玉,许甲凤.五味地龙汤对实验性哮喘豚鼠平喘机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4):1168-1170.

[7]杨牧祥,于文涛,徐华洲.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J].中医药通报,2008,7(4):58-60.

[8]段旭东,杨牧祥,于文涛.中药抗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实验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16):1265-1267.

[9]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0]杨雨微,卞慧敏,蒋凤荣.肺癌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9):1934-1936.

R256.1

A

1006-3250(2015)01-0059-02

2014-10-08

朱金凤(1975-),女,江苏扬州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在读博士,全国第五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肺络肺系络病
小柴胡汤加减论治常见肺系疾患举隅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络病理论”从瘀论治中风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肺络微型癥瘕”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
“肺系疾病”中医特色疗法的体会
黄吉赓应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