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癌症归属中医“痹痰”的范畴

2015-01-24罗安明戎志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痹症癌痛脾虚

罗安明,戎志斌

(1.新洲区中医医院,武汉 4304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论癌症归属中医“痹痰”的范畴

罗安明1,戎志斌2

(1.新洲区中医医院,武汉 4304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笔者从《金匮要略》《内经》《难经》等进行剖析,认为癥瘕积聚不等于癌症,癌症与痰病相关,又与痹症相关,遵循痰病的命名规则,癌症就是兼有痹症特征的痰病,也就是痹痰,这样命名不仅符合癌症的基本特征,而且名正言顺地为癌症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更多的外治手段。

癌症;脾虚;癌痛;痰病;痹痰

中医在临证上习惯地将癌症归属为“癥瘕”、“积聚”范畴,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基于肿瘤(癌症)以脾虚为本理论[1],认为癌症当归属“痹痰”范畴。

1 癥瘕积聚不等于癌症

癥瘕首出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曰:“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日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癥瘕,名曰疟母。”此癥瘕为腹中结块,特指疟疾的并发症脾肿大,充其量算是良性肿瘤,与癌症靠不上边。

积聚首见于《灵枢·五变》曰:“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尽管在《难经》中将积与聚分开来,如《难经·五十五难》曰:“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并在《五十六难》中提出“五积”之名:“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贲豚。”

中医往往将癌症划为“积聚”范畴,积聚分而论之,聚证“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而癌症既像喦(岩)石一样,根本坚固,痛有定处,又像蟹爪(Cancer)一样向四处伸展,两者相去甚远。但是临床上还是常将五脏所生的癌症称之为“积”,如肝癌称作肝积,肺癌称作肺积,肾癌称作肾积等等。诸如此类的积证不等于癌症,试以肝积为例来分析。《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这里的肝积算不上是肝癌。其一,肝积由“季夏戊己日得之”,说明肝积发病有准确的时间性,显然肝癌的发病并不存在时间节律。其二,肝积从肺病传来,“肺病传于肝……留结为积”,而肝癌原发于肝脏。转移性肝癌可由肺病传于肝,但不在此讨论之列。其三,肝积发生于脾王(旺)之时,而肝癌则发生于脾虚之时,于尔辛[2]认为肝癌病的本质是“脾虚”,因此积证不等于癌症,癥瘕不等于癌症[3]。

2 癌症归属于痹痰

2.1 癌症与痰病相关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石。若脾气虚弱,或脾胃升降功能障碍,不论其水湿抑或是“精微”物质,都能害化成痰。痰浊失其正化,日久蕴毒内生,痰聚毒凝,胶结为瘤。正如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所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按五行讲肾属水,水生骨。就生理而言,最柔弱的水生成最坚硬的骨骼;就病理而言,水失正化为痰,痰坚敛为岩(癌)。癌常可蚀骨,这样痰之柔似水,痰之坚甚骨。从大体解剖看,肿瘤质地较硬,切面常呈灰白色,较干燥[16],这种描述也符合中医痰病的特征。肿瘤的肿块不是血肿包块,而是痰块。痰之结块者,可如滚雪球般增大;痰之未结块者,随气行遍周身,无所不至,气滞则痰结。痰结而血瘀,出现痰裹瘀血征象。因此,肿瘤从形态上可称为白痰或红白痰。

痰浊以肿瘤形式而存在,并在肿瘤发病过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明·李中梓认为,噎隔(食管癌)是“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虑,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而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清·冯兆张认为,乳岩(乳腺癌)是“妇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魏品康认为,“痰”与胃癌特性相近[4]:①胃癌形态似痰:胃癌的大体形态多为肿块,类似于痰阻局部形成的痰核等块物;②胃癌转移具有痰的特性: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其易行易聚、流痰阻络易形成痰核瘰疬。胃癌浸润转移或淋巴结转移而致癌灶与此相似。

肿瘤属顽疾多为本虚标实,中医学认为,肿瘤多为痰阻、气滞、血瘀、热毒等相互搏结而成,其中痰浊内阻是肿块最终形成的关键病机。古人有“怪病多为痰作祟”、“痰为百病之母”之说。痰浊既是体内津液水湿代谢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恶变的原因[5],因此肿瘤也称为顽痰、怪痰。

2.2 癌症与痹症相关

2.2.1 癌痛似痹痛 癌痛是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症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饮食、休息、精神、康复和预后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在癌痛阶梯治疗策略中,第一级就是非甾体抗炎药,而这类药物恰恰是治疗风湿病(痹症)的基本药物。治疗癌痛的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炎痛喜康、拜阿司匹林等,还具有预防肿瘤复发和防止肿瘤转移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米歇尔·霍姆斯及其团队自1976年起持续30年研究发现[6],乳腺癌患者如每星期服用阿司匹林2~5 d,体内癌细胞扩散和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分别降低60%和71%;相比之下,每星期服用阿司匹林6~7 d的乳腺癌患者,癌细胞扩散风险降低43%,死于乳腺癌风险降低64%。

中医治疗癌痛,在辨证的基础上常常选用威灵仙、徐长卿、羌活、独活、白芷、川乌、草乌、马钱子、蜈蚣、全蝎、乌梢蛇之类,而这些药物本来就是治疗痹症的常用药物。比较常见的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就有不死的癌症之说,有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症之一,即尪痹)和淋巴瘤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年的癌症存活率明显低于总人口,但整体癌症发生率并无差异。

癌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癌瘤患者,但特别好发于支气管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肿瘤和垂体肿瘤等。关节炎的典型发作,大约在癌瘤体征出现前1年,而比较少见于癌瘤体征出现的同时或以后。患病关节(最常见于膝、踝、掌、指及蹠趾等关节,其次为肩、肘、腕、髋及脚等关节,20%为单关节,50%为非对称性)突然疼痛且常很严重,早晨有强硬感。若急性期,关节可有发热、红、肿胀及疼痛。因此,我们认为癌症和痹症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2.2.2 痹痛自脾虚 痹病尽管与风寒湿相关,《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尤以湿邪为主。《说文解字》曰:“痹,湿病也。”凡痹病无有不痛者,痹者闭也,不通也。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中藏经》曰:“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

脾五行属土,居四维(木、火、金、水)之中央,故《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者,土也,治中央。”脊柱作为人体躯干的中枢,与脾同气相求。脾有病,脊背腧穴即有反应。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张介宾注曰:“脊居体中,故应土也。”脾恶湿,脾病则湿生,湿聚为痰,流注五脏六腑。痰湿属阴邪,易闭阻阳气,痹自内生。脊内贯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诸痹必扰动督脉之气,腧穴亦会感应,触之有酸麻胀痛。故痹生于脾,客于五脏,现于脊。

2.3 痹痰概念的提出

将癌症归属于“癥瘕”、“积聚”的范畴似乎不够妥帖,称之为“顽痰”、“怪痰”或“老痰”也未尝不可,但略显空泛。癌症属痰病,又与痹症相关,姑且以“痹痰”来命名,如同风痰、寒痰、湿痰、热痰、郁痰、气痰、食痰、酒痰、惊痰等之称谓。痹在这里作为修饰词,描述痰的性质,如同风痰之风字、寒痰之寒字、湿痰之湿字。落脚点当然是一个“痰”字,简而言之,痹痰就是兼有痹症特征的痰病。

3 结语

中医将癌症归属为“痹痰”范畴,或者说癌症的中医病名为“痹痰”,顾名思义,癌症以痰为本,痹为标。中医治疗痰病多以内治法为主,而治疗痹症除内治法之外,还有丰富的外治手段,如膏药疗法、药浴疗法、药敷疗法、针灸治疗、推拉治疗、饮食治疗等,这样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不仅多样化,而且也名正言顺了。

[1]罗安明,戎志斌.肿瘤以脾虚为本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2):164.

[2]刘鲁明,宋明志.于尔幸肝癌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3.

[3]胡凯文,卫月.癌症的中医诠释及相关病名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8.

[4]魏品康.胃癌从痰论治的机理与临床研究[C].北京: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204.

[5]石变,袁秀霞,秦志丰,等.论痰浊内阻与肿瘤发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9):2390.

[6]http://news. xinhuanet. com/tech/2010-02/18/content _ 12998642.htm

R222.15

A

1006-3250(2015)01-0014-02

2014-08-19

罗安明(1970-),男,湖北武汉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理论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痹症癌痛脾虚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